長期競爭優勢比價格更重要 laoba1梁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dwpo.html
好股好價是價值投資的原則,但熊市讓大部分投資者對價格過度敏感,選擇股票過度偏向價格。而事實證明那些看起來估值很低的股票一跌再跌(並非指銀行等週期
性行業,它們有自己的運行規律),具有強大競爭優勢的穩定企業則股價穩定,有的甚至新高不斷。歷史經驗也表明,一些「低」的企業股價可以長期不動,而一些
競爭優勢強大的企業則帶給投資者巨大的長期回報。企業的競爭優勢比價格更重要,競爭優勢就是一種最好的安全邊際,對長期持股投資尤為如此,至於投資者能否
識別企業的競爭優勢則是另一回事。
以價格為先的選股模式通常會選出一般或較差的企業,因為通常好的東西都有一定的溢價,而且投資者常常簡單以一些指標,如股價、PE、PB的絕對值作為
「低」的標準。對於不穩定的一般性企業和週期性企業,如何才是「低」判斷起來十分困難。50美元的花旗銀行跌至10美元時也許算低了,誰知還能再次腰
斬,5美元應該極低了,還能跌破1美元,雷曼兄弟則乾脆變得一文不值。港股很多股票PB跌破1還能跌至0.3PB,有的甚至長期以低於淨現金的價格交易。
中國還沒出現這樣的現象,但隨著與國際接軌,將向這個的方向靠攏。
其實識別企業是否具有競爭優勢並不難,十幾年前隨便持有一個消費龍頭企業,到今天都獲得不菲的回報,甚至以一般的價格隨便持有一個週期性龍頭至今,也能獲
得不錯的收益(當然這是過去十年整體經濟高增長的結果,未來則未必還能如此),差異僅僅是回報高低的問題。市場集中度高的龍頭企業都基本擁有明顯的競爭優
勢,但暴利心態往往使投資者放棄龍頭選擇爆發力和風險更高的二三線企業。
競爭優勢強大且穩固的企業價值線長期向上,同時股價波動不大,即使產生浮虧也僅僅是暫時的。除非以太高的價格買入,否則即使買入價格略高,隨著企業價值的
增加,也能獲得較好的長期收益(對競爭優勢判斷錯誤則是另一回事,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以漂亮五十為例的統計也驗證了這一點。處於競爭劣勢的企業經營風險
高,業績更容易變臉,一旦基本面出現較大變動,企業價值將大幅降低,這種下降很可能是50%以上,甚至是90%,即使以當初認為很低的價格買入,也會面臨
巨大的跌幅,而且這種損失很可能是永久性的。另外以較高的價格買入那些沒有任何競爭優勢,但因為種種因素出現階段性高增長的企業才是最大的風險。這樣闡述
只是說明競爭優勢相對價格的重要性,並非鼓勵買股票不看安全邊際,而是先選擇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再考慮其價格,以較大的折扣買入股票仍然應該是價值投資
者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標。
對企業個體如此,對行業也如此。有些行業天生同質化嚴重,競爭激烈,龍頭企業競爭優勢不明顯,這些行業投資風險較高,而有些行業則本身比較穩定,而且很容易看出企業的競爭優勢。具有強大品牌的醫藥、消費企業競爭優勢十分明顯,而且相對而言強者恆強,長期趨勢更容易判斷。
選股的原則應該是:先股後價,而非先價後股。
梁軍儒2012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