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上海大學校長金東寒:專利補貼可嘗試以運用為導向的後補貼政策

為了改變目前重量不重質的局面,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大學校長金東寒建議稱,地方政府應適時修訂甚至退出專利申請補貼政策,以減少對專利數量的刺激。

與此同時,金東寒認為,可以嘗試以運用為導向的後補貼政策,也就是地方政府把退出專利補貼政策省下的錢用於獎勵專利運用比較好的企業。使得知識產權政策從保護導向,升級為保護與運用並重的導向,引導企業更加關註知識產權的質量和布局以及運用。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的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中強調:開展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試點,完善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體系。金東寒說,自己認為非常有必要。

自2008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以來,我國已形成國際高標準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和強有力的知識產權司法、行政雙規保護機制。在政府政策引導下,企業逐步具有了明確的知識產權主體意識,知識產權能力不斷提高,產生了以華為、中興為代表的一批具有一定知識產權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專利、商標申請的積極性、主動性不斷提高。

2016年,發明專利申請達133.9萬件,連續6年位居世界首位。截至2016年底,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共計110.3萬件,成為繼美國和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三個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百萬件的國家。

2016年,商標申請量達369.1萬件,連續十多年位居世界首位。截至2016年底,商標有效註冊量1237.6萬件,每萬戶市場主體商標擁有量達1422件。

金東寒說,可以認為,我國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第一階段,基本實現了確定的目標,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但是,金東寒認為,我國的知識產權發展也存在明顯的問題,比如知識產權的質量有待提高,布局不合理,知識產權績效未能轉換,未能充分發揮作用等。

以專利為例,與美、德、日等專利強國相比,我國企業專利國際布局能力明顯不足。金東寒說,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劃分的35個技術領域之中,截止2016年,我國發明專利擁有量高於國外公司在華發明專利擁有量的有29個,但在光學、發動機等6個領域與國外仍存在差距。在專利的國際布局上,2015年我國的發明專利申請量超過110萬件,但是,我國的海外專利申請量只有4.2萬件,只占國內申請量的3.82%,而同期美國為40.4%、日本為61.2%。這就意味著我國有96%的發明在海外放棄了專利保護,失去了本該擁有的國際市場優勢。

另外,由於長期重視知識產權的創造和保護,再加上知識產權質量不高、布局不盡合理,知識產權成為了紙面上的權利,未能有效轉化運用,我國的知識產權運用績效未能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對創新驅動發展的支撐保障和引導作用未能充分發揮。

為完善知識產權工作,金東寒建議說,要以經濟科技發展融合度標準評價知識產權。考慮到我國現有龐大數量的專利實際轉化的比例非常低,對有效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支撐不足。因此要回到知識產權制度的本質功能,要以知識產權與經濟發展融合的緊密度、轉移轉化效益以及企業知識產權競爭能力提升程度來評價知識產權制度運行效果,而不能以數量論英雄。“具體建議是地方政府應該適時修改甚至退出專利申請補貼政策,減少對專利數量的刺激。”

此外,金東寒說,不僅要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更要重視其運用。知識產權創造是基礎,知識產權保護是手段,知識產權運用才是目的,只有加強知識產權運用才能實現知識產權價值,發揮知識產權制度績效。因此,我國知識產權工作應從“保護導向”升級為“保護與運用並重導向”。在這個層面,金東寒則建議地方政府把退出專利補貼政策省下的錢用於獎勵專利運用比較好的企業,也就是實施運用導向的後補貼政策。

同時,金東寒說,還要加強知識產權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目前,我國知識產權人才培養體系急需完善,以滿足知識產權人才的複合性、應用性、國際化特點,需要註重知識產權學科定位的頂層設計,完善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模式,形成多層次、多樣化的知識產權人才培養體系,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目前,知識產權人才培養面臨著供給側結構性問題。一方面,純法學背景的知識產權本科畢業生供過於求;另一方面,複合型的知識產權研究生畢業生供不應求。根據我們的研究,市場急需的是理工科本科出身、偏經管的知識產權專業碩士或博士、應用性複合型人才。

金東寒表示,要健全工作評價標準,不以數量、規模論英雄,而以經濟融合度為評價標準,從重視數量積累向重視質量提升和結構優化轉變。還要促進知識產權轉化實施,從簡單化的數量增加、規模擴張向實質性的轉化運用、增能提效升級,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對創新驅動發展的保障和引導作用,最終實現知識產權強國目標。

另外,金東寒表示,人才的培養和保障需要學科支撐,學科建設是知識產權強國的“定海神針”。

據統計,全國61所高校增設了知識產權本科專業,29所高校設立了知識產權學院,91個學位授予單位開展與知識產權相關的碩士研究生培養,31個學位授予單位開展與知識產權相關的博士研究生培養,培養了一大批知識產權專業人才。

但是,金東寒認為,知識產權學科是典型的交叉學科,涉及法學、管理學、經濟學、情報學,還需要有一定的理工學科背景。不過知識產權學科目前普遍存在重法律、輕經管的問題,我國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在學科設置上絕大多數都依附於法學專業,其教學內容及知識結構普遍側重於法學, “知識產權”被狹隘化為“知識產權法”。

這也導致了知識產權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脫節。因為市場實際需要的知識產權人才不但要求有一定的法學基礎,還要有相應的理工科背景和經營管理能力。單純擁有法律知識的學生難以勝任知識產權管理與運用工作。在教學內容上過於偏重理論和學術探討,缺少實務相關內容,使得畢業生缺少相應的實務工作能力。學生知識結構、能力結構不合理直接導致了大量知識產權畢業生難於滿足社會對知識產權人才的真實需求。

因此,金東寒建議,要完善知識產權人才培養體系,制定知識產權學科定位頂層設計,形成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

隨著創新型國家建設和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知識產權學科已經成為了一門獨立的學科。但是,金東寒表示,知識產權學科定性不明、定位不清,必然影響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的實施,進而影響創新驅動戰略的深入推進。

此次全國兩會,金東寒提交了《關於加強知識產權學科建設的建議的議案,希望加強知識產權學科建設,強化學科建設的頂層設計,建議在形成相對成熟的知識產權二級學科群後,增設知識產權為一級學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1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