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我為什麼願意穿越回宋朝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1646
 前日,有雜誌給我發問卷:「如果你能穿越,最喜歡回到哪個朝代?」我想了一下說,「宋朝吧。」


  為什麼是宋代呢?那不是一個老打敗仗、老出投降派、老沒出息的朝代嗎?連錢穆老先生都說,「唐漢宋明清5個朝代裡,宋是最貧最弱的一環,專從政治制度上看來,也是最沒有建樹的一環。」


  其實我想說的是,強大就值得嚮往嗎?在我看來,與唐漢明清相比,宋代就是一個不太強大但有幸福感的朝代。


  宋代開國100多年後,當時的人們開始比較本朝與其他朝代,我們現在聽不到他們討論的聲音,不過估計也與現在一樣,感嘆「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也是 一個最壞的時代」。有一位大學問家叫程伊川,說得比較具體,他總結「本朝超越古今者五事」:一是「百年無內亂」;二是「四聖百年」—開國之後的四位皇帝都 比較開明;三是「受命之日,市不易肆」—改朝換代的時候兵不血刃,沒有驚擾民間;四是「百年未嘗誅殺大臣」—100多年裡沒有誅殺過一位大臣;五是「至誠 以待夷狄」—對周邊蠻族採取懷柔政策。由此可見,宋代確實是別開生面。


  宋代的皇帝對知識分子很尊重,100年沒有殺過一人。看著實在討厭了,就流放,流放了一段時間,突然想念了,再召回來。文人之間也吵架,但都不會往死 裡整。王安石搞變法的時候,司馬光在大殿上跟他吵,王安石就把他趕到洛陽去。司馬光去了洛陽後就埋頭編《資治通鑑》,編累了,就寫一封公開信罵罵王安石。 王看到了,也寫公開信回罵。


  宋代對商人很寬鬆。在漢朝的時候,商人要穿特別顏色的衣服,不能坐有蓋子的馬車;到了唐朝,《唐律》仍然規定「工商雜類不預士伍」、「禁工商不得乘 馬」,而且商品交易只准在政府規定的「官市」中進行;到了宋朝,這些規定都不見了,商人子弟可以考科舉當官,文人們都不太在意自己的商人家庭背景。朱熹就 很得意地回憶說,他的外祖父是一個開酒店、做零售的商人,當年可有錢了,「其邸肆生業幾有郡城之半,因號半州」。政府對集市貿易的控制也完全地開放了,老 百姓可以在家門口開店經商,各位日後看電視劇,看到老百姓隨地擺攤做生意的場景,那都是宋以後的景象。如果電視劇演的是漢唐故事,你大可以寫微博去嘲笑一 下編劇同?學。


  宋代的文明水平達到前所未見的高度。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除了造紙術之外,其餘三項—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均出現於宋代。台灣學者許倬云的研 究發現,「宋元時代,中國的科學水平到達極盛,即使與同時代的世界其他地區相比,中國也居領先地位」。宋代的數學、天文學、冶煉和造船技術,以及火兵器的 運用,都在世界上處於一流水準。


  宋代的城市規模之大、城市人口比例之高,超出了之前乃至之後的很多朝代。兩宋的首都汴梁和臨安,據稱都有百萬人口。當時的歐洲,最大的城市不過15萬人。


  正因為有如此繁華,所以馬可·波羅寫的那本遊記,讓歐洲人羨慕了幾百年。法國學者謝和耐斷定,「在宋代時期尤其是在13世紀,透出了中國的近代曙 光。」南宋滅亡之後,蒙古人統治了中原98年,之後又有明清兩朝,其高壓專製程度遠遠大於宋代,更糟糕的是,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中國人的格局從此越來越 小,文明創新力也幾乎喪失殆盡。


  簡單說到這裡,你知道我為什麼願意穿越回宋朝了吧—跟漢朝比,宋朝無內亂;跟唐朝比,宋朝更繁華舒適;跟明清比,宋朝更開放平和;跟當代比,宋朝沒有空調、汽車和青黴素,不過也沒有含三聚氰胺的牛奶。其實,人生如草,活的就是從容兩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