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Who is Microsoft?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1623

  有37年歷史的微軟,作為一家創新科技公司,有點老了。


  在這37年裡的後10年中,它被《紐約時報》、《彭博商業週刊》或者《連線》好幾次宣佈死亡,但最有名的宣判則來自硅谷投資人保羅·格雷厄姆 (Paul Graham)2007年4月寫的一篇博客《微軟已死》。他說微軟直到2001年還是一家危險的公司,但2005年就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財務狀況不 錯,但那些關注科技最前沿的人已經不會看它了。


  微軟現在依然很賺錢。在截至2011年6月底的財年裡,微軟總營收699.43億美元,利潤231.5億美元,並且以23.4%的利潤增長率成為IT 歷史上首家超過200億美元的企業。蘋果是第二家,因為它們的財年到9月底才結束。而4月20日發佈的微軟2012年第三季度財報,則以174.1億美元 超過了華爾街的預期。


  在互聯網、開源軟件和智能移動設備的競爭當中,微軟一直表示它還能保持輕盈,就像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Steven Ballmer)總是輕盈地出現在各種公開場合一樣。5月23日下午5點,他大步躍上北大百年講堂,嘴裡咬著PPT遙控,和著音樂節奏大力鼓掌。他只在中 國停留一天,這是趕往機場前的最後一項工作─但你完全看不出他在此之前已經開過兩輪客戶會議、一小時多的員工大會,還在中南海參加了政府會見。


  幾乎所有演講時間都給了即將發佈的Windows 8。鮑爾默在接受《第一財經週刊》的採訪時說:「我們在重塑Windows。手機版的Windows、PC版的Windows、平板上的Windows、 云上的Windows,給英特爾架構的Windows、給ARM架構的Windows……」說到這裡,他突然加快語速,音量提高好幾十分貝,「呼!一切都 是Windows。」


  沒什麼好奇怪的,這就是鮑爾默的經典Style。在短短40分鐘的採訪中,他嗓門提高了6次:除了Windows,分別出現在他提到Bing、「使用 Xbox 100小時」、「3.5億用戶」和「酷就是受歡迎」的時候。這些就是鮑爾默眼中最重要的東西,也是微軟最重要的東西。一切都像有備而來,他不會把肺活量浪 費在那些沒用的東西上面。


  微軟一向是有備而來的樣子。「微軟進入一個新產業,可以從零開始,一般用5年到10年的投入成為這個產業的第一或者第二。我們有這種韌性。」微軟全球 資深副總裁張亞勤告訴《第一財經週刊》。他承認微軟的研發是「技術+應用」導向─這意味著微軟不太容易成為最早向消費市場推出顛覆性產品的人,但微軟的競 爭優勢在於它不惜一切代價進入被發現的新市場。


  比如手機或移動互聯。在中國剛剛推出兩個多月的Windows Phone 7是在iPhone推出五年之後用來對抗的新產品,雖然所有人都認為它反應過於遲鈍了,但沒關係,更「強大武器」已經準備好了。


  這就是讓鮑爾默叫起來的Windows 8操作系統。它看起來不僅可以打敗iOS,而且在每個領域都瞄準了對手,包括最重要的那個對手Linux,這個原本只是赫爾辛基一個大學生研究項目的 Linux如今已經遍佈大多數消費電子產品和網站,比如安卓、亞馬遜Kindle電子閱讀器和Facebook。據Linux基金會執行理事吉姆·策姆林 (Jim Zemlin)所說,到2011年為止,它還被應用到了70%的全球股票交易系統。


  如果站在微軟的立場上,你可能也會反對Linux,因為它不同於你為之驕傲20餘年的商業模式。微軟的成功建立在可出售的軟件之上,換一個拗口的說 法,就是「技術產品的商品化」:回到1980年代末,PC剛剛興起,系統或者由硬件廠商提供、或者由用戶自行編寫,這讓軟件成為一種不僅昂貴而且侷限於計 算機愛好者圈內的東西。而微軟與IBM簽訂了一份協議,它保留操作系統所有權,並被允許向其他PC兼容廠商出售,這也就是你日後看到遍佈全球的 Windows操作系統光盤。


  開源系統的逐漸流行和谷歌的崛起對於微軟來說意味著一件事情:軟件越來越關鍵,但它的生產和銷售模式發生了變化,難以進一步壟斷,而還有更多未可知的 事情不在自己掌控之中。「PC時代有三種模式:蘋果垂直整合的系統,Linux完全開源的系統以及微軟,我們叫做Managed System,可控的系統。」張亞勤對《第一財經週刊》說,「Linux混亂,完全沒有管理,而微軟足夠成熟、足夠穩定。」雖然2008年微軟在它的 Azure云服務裡加入了一些開源平台─對微軟來說算是史無前例的動作─但無論是張亞勤還是鮑爾默,提起開源的時候,態度依然是「但它是Linux」。


  Windows 8就是這樣一個「可控的系統」。「微軟希望開發者嚴格符合它的所有規範,Windows Phone開發有好幾百個標準,一個一個去看,比其他的平台更嚴苛,但也讓系統更加統一。」已經研究過開發者條款的街旁創始人楊遠騁告訴《第一財經週 刊》。街旁是Windows系統手機的金牌合作夥伴,而網易旗下的有道詞典也是Windows手機的裝機軟件,它和微軟的合作介紹者是諾基亞。


  儘管這個最新的操作系統預期要到10月之後才會上市,但迄今為止,前期評測都給予了肯定評價。Windows 8的Metro界面設計適合觸摸和手勢操作,專為Windows Phone 7、搭載ARM處理器的平板電腦、搭載英特爾芯片的PC和Xbox而設計。換言之,微軟試圖用一款操作系統統一PC和移動設備。測試者稱,Windows 8可以支持多項任務同時操作而不減慢運行速度,重啟所需時間不足8秒,你可以一個月才關機一次。至於Metro界面,則以「動態磁貼」的效果改變了蘋果主 導的App呈現方式。


  「Metro使用沉浸式頁面,忽略了邊框,內容優先。它可以拉近使用者與應用程序之間的距離。」微軟的一位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週刊》。在搭載了 Windows 8的索尼平板樣機上,用戶可以通過不同手勢迅速切換程序,極少使用到Home鍵。在Metro界面裡,微軟還隱藏了原始的桌面程序,一鍵即可切換到熟悉的 Windows界面,在這裡使用資源管理器和Office軟件。從始至終,這塊平板都插在一個裝有物理鍵盤的底座上,你也可以把它看作一台PC。這個混搭 功能雖不新鮮,但被《華爾街日報》認為是足以挑戰超級本、MacBook和iPad的最佳組合,因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微軟認為Windows 8本身就是一個顛覆性創新,且對於擁有3.5億個全球用戶的Windows操作系統來說,是個不小的冒險。「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在圍繞Windows 8進行重新設計,包括Bing、Skype、Office等等,它們都因為Windows 8而改變。」鮑爾默說。


  「我曾經說過,微軟歷史上有三個最重要的日子。第一個是比爾創立公司的日子,第二個是Windows 95推出的日子,它標誌著智能設備大行其道,而第三個就是Windows 8的推出。」鮑爾默對《第一財經週刊》說,「這是一個重要的年份。一年後再見時,人們一定會相信我們變成了一家創新型公司。我想他們會的。」


  這可能是繼Xbox之後,微軟第一次需要耐心思考個人消費者到底需要什麼。對於一家習慣把大多數精力都放在企業用戶身上的公司,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至少在5年之前,IT技術是為企業服務的。5年前出現的大趨勢就是IT的消費者化。消費者對IT產品提出更大的要求,兩者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張亞勤 說。他承認,蘋果抓住了這個趨勢,並在某種程度上成了驅動者。


  微軟從來不缺技術儲備,但它研究的萬千技術都只為既有的產品架構服務。比如它早於蘋果研究出了成熟的多點觸摸技術,但後者推出了iPhone,而微軟 推出了一個叫做Surface的咖啡桌般大小的產品,目標客戶是旅遊業、醫療業等企業級用戶,因為「當時我們並沒有認識到一個小界面也需要多點觸摸」。同 樣的情況發生在更早的瀏覽器上。微軟研究院很早就有團隊研究瀏覽器的技術,但並沒有得到重視,只有在網景佔領市場之後,微軟才推出IE,並利用和 Windows的捆綁優勢重新成為主導者。


  「網景出來了,微軟說這很重要,我們就趕快把這些研究者移到IE裡面做產品,」張亞勤告訴《第一財經週刊》:「所以這是一個時機問題,什麼時候變成主流,什麼時候開始投入做出產品。」


  2000年,微軟研發Windows Mobile,因為「一批為Windows寫的程序可以被應用到手機上」,但它很快被以郵件和日程管理著稱的黑莓打敗。事實上,除了Xbox,微軟在硬件 產品上表現都乏善可陳:僅僅銷售了兩個月的Kin手機、Zune播放器,還有也許你都沒有聽說過的Courier平板,這個項目在iPad推出之後就被叫 停了。


  這些不好看的業績已經被那些宣佈微軟出局的媒體說過無數遍,而如今放在微軟面前一個嚴峻的挑戰是:如何培養「微軟」這個品牌在個人消費市場上的存在 感。英國設計公司Pearlfisher的創意總監Jonathan Ford對《第一財經週刊》說:「人們對微軟這個品牌沒有愛。我80多歲的母親有了iPhone,有了iPad,最近她想讓我替她買個MacBook Air,理由僅僅是『因為蘋果有這麼個東西』。你必須明白一個公司的品牌理念是什麼,這是它們最大的財產。」廣告公司BBH的CEO Simon Sherwood則問了一個問題:「微軟想對它的消費者說什麼?」在BBH倫敦總部,幾百名員工的桌上幾乎全部放著Mac電腦。而微軟市場團隊遲遲沒能為 公司推出一個統一的Slogan,因為總會有某個產品部門主管起來抗議備選方案沒有體現他們部門的創新力。


  這就是Bing遇到的問題。微軟把每年營收的5%投入這個試圖對抗谷歌的產品,最近它的全球市場份額增長到了接近30%。其實Bing是一種創新:它 比谷歌更早致力於語義搜索,這是一種整合信息的解決方案—不僅提供相關性排名,而是試圖給出全方位的解釋。比如你在搜索糖尿病的時候,你會看到權威機構的 簡短定義,還有流行治療藥物和知名診所的信息,最下面可能是Twitter最新發佈關於糖尿病的討論文章。2008年,微軟花了1.15億美元買下了 Farecast,它能搜索全球航班並對機票銷售做出預測;同年它又收購了創業公司Powerset,它也是語義搜索方面的專?家。


  但人們依舊認為谷歌是搜索的同義詞。就像谷歌搜索團隊的科學家阿米特·辛格爾(Amit Singhal)對《紐約時報》說的,用戶習慣是幫助谷歌成功的一股巨大的力量,這些習慣建立在谷歌多年信譽之上。


  說起來不可思議,微軟試圖用Windows 8一步到位。


  「微軟其實現在就做三件事:用Windows操作系統統一各種設備;『自然用戶界面』提供連貫的使用習慣,包括手機、Xbox,甚至電視和汽車;最後 一個是云,我們處理大量數據,最終複雜的存儲和計算都放到云裡面去了。」張亞勤說。從iOS到Lion操作系統,蘋果用了好幾代產品才把觸摸式的操作習慣 應用到筆記本領域,讓App取代原有的軟件呈現方式,而微軟現在正大力推廣他們研究的自然用戶界面,包括體感識別、手勢和語音控制等。


  在張亞勤為微軟定義的顛覆式創新裡,Kinect是最好的例子。微軟把Kinect看作未來客廳革命的最大武器,而不僅僅是一個娛樂設備。2010年 11月,微軟正式發售Kinect,並在60天內售出800萬台,成為全世界銷售最快的消費電子產品。搭載Kinect的Xbox除了體感遊戲,還能用語 音控制流媒體搜索—按照Slate編輯在微軟Redmond總部看到的,如果你要找《廣告狂人》最新一集,你只需要告訴Xbox把它下載下來,不需要任何 手動搜索。就這一體驗而言,它好過蘋果的Apple TV或者谷歌智能電視。


  Kinect有可能成為微軟最有想像力的產品—雖然到2012年1月為止,它在全球僅賣出了1800萬部—在最初創記錄的熱賣之後,它並沒有把這熱度 持續下去。它剛發佈的時候黑客們對它的熱情高漲。從硅谷機器人公司Willow Garage到麻省理工學院再到德國不知名的大學生,人們熱衷於破解Kinect,再為它開發出諸如盲人導航系統以及3D照相機之類的智能設備。


  微軟勸告消費者「最好還是和Xbox配合使用」,並對黑客的做法不屑一顧,「他們只不過走我們設計好的路而已。」微軟首席策略官Craig Mundie在接受《連線》採訪時說。但3個月後,微軟居然開放了一部分SDK(軟件開發工具包)。


  就像對開源的態度一樣,微軟正在意識到成千上萬的人擁有他們從來沒想到過的好主意,哪怕這些人的一部分就是自己的員工。兩三年之前,微軟總部發起了一 項名為「車庫計劃」的項目,有點像Facebook的Hackerthon,後者的規則是工程師可以自由組隊,在48小時內開發出新產品的活動。但不一樣 的是,「車庫」只是一種鬆散的制度,沒有明確的時間概念,它最終的目的是鼓勵微軟的創新文化。


  「我們希望工程師們跨越現有的團隊,跳出日常工作,發揮他們的激情和想像力去做一些事情。」車庫計劃中國地區的推進者Alex Cobb這樣說道,「員工在一個小團隊中學會怎樣合作或者領導一個項目,這對他們之後的晉陞也有幫助。」他向微軟的員工們這樣解釋這個計劃:因為微軟擁有 「幾乎無限」的資源,包括平台、產品和人力,如果有誰冒出一個好想法,大可以拉動三五個同事開始這個項目,然後將自己這件很酷的產品或者技術展示出來。


  比如微軟研究院創新工程中心鄒欣團隊開發的Face Party應用。這是一個基於Windows Phone的換臉程序,在應用商城中已經有十幾萬次下載。直接收到用戶的反饋讓他們很興奮,「以前研究員接觸到用戶反饋,第一週期很長,第二不是直接的, 都是經過銷售部門傳遞到產品部門,再傳遞到研究部門。」鄒欣說。今年1月,微軟上海園區為員工們開闢了一塊叫Space的辦公區域,它是車庫計劃的本土化 延伸,創始人卓偉雄最新的「Crazy Idea」是開發一個Kinect數據處理工具。


  「微軟的技術創新一直是自下而上的,比如最早的Think Week,每個人都可以寫東西給蓋茨,他一年會花幾個星期去看每個人寫的東西。」張亞勤解釋說,在微軟技術研發分成三個架構:研究院負責未來5年至10年 內的技術,產品部門負責2年至5年內的具體應用,還有一個負責產品孵化的部門,分佈在各個產品線裡,負責判斷技術的市場機會。他認為微軟是一個草根型創新 公司。


  這個世界發生了很多變化,微軟對於業界依然舉足輕重—在市場份額這回事上。


  「你希望Windows 8用多長時間替換掉上一代操作系統?」在被《第一財經週刊》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鮑爾默的答案有點讓人失望:2年到3年時間。這是基於歷次產品升級換代得出的結論。在Windows 8發佈之前,這是微軟對這個跨時代的產品的希冀嗎?


  兩三年的確有點長,鮑爾默想了想又說也許用不了這麼久,但可以看到的是iPhone用5年不到的時間已經重新改造了移動市場,而微軟還沒有足夠強大的硬件合作夥伴確保與Windows 8一起戰勝三星、蘋果這些對手。


  和它最密切的諾基亞曾經很強大,但那是舊世界裡的事了,那部幾乎是用能想到的最快速度推出的Lumia 800,市場表現也沒有完全達到預期。而微軟看重的中國市場,Lumia 900尚未發貨在諾基亞最新財報發佈之後,並沒有讓華爾街 看到更多信心。


  更何況還有一如當年的Linux般、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小角色。


  採訪最後,《第一財經週刊》問起如何看待創業公司Evernote,鮑爾默一開始沒反應過來。當他終於聽清了我們是在說什麼的時候,「這是家不錯的公司!對,它們的技術我們已經有了,那是個只有150人的小公司。」鮑爾默哈哈大笑。微軟在全球有超過9萬人。


  但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記住了Evernote,雖然它只是微軟眾多創新研發計劃和產品中的一個,雖然它的收益只是微軟利潤的一個微不足道的零頭。

 

 


鮑爾默:「我睡覺像嬰兒一樣香甜」


  C=CBNweekly

  B=史蒂夫·鮑爾默(Steven Ballmer)


  C: 你認為在未來10年內微軟會怎樣?


  B:我相信會圍繞幾個核心平台—其中Windows是最重要的一個—產生令人難以置信的創新。云、新應用、新場景等,它們都將受益於大數據和機器學習,而且還會有許多基於這些創新的設備,以及支持它們運行的軟件。


  C:?微軟目前已經涉足很多業務。你怎麼可能把每件事都做好?你如何平衡這些事情?


  B:嗯,我們現在的業務門類比大部分競爭對手—當然並不是全部—都要多。但我想說的是,我們的業務也不像你們說的那麼多。我們已經全力投入了設備業務:手機、個人電腦、平板電腦、電視。你會把它們算作不同業務,但我把它們看作一個整體。


  C: 讓各種平台都能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這意味著微軟得從PC平台向移動平台轉移?


  B:手機和電視很重要,電視的成功甚至更大。世界上的電視機數量遠超過小汽車的數量。


  C: 所以電視將成為下一個主攻方向嗎?


  B:Xbox才是。我們已經圍繞Xbox做了大量工作,並把它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我們所實現的巨大成功不僅限於視頻遊戲,還有各種以視頻為載體的家庭娛樂。


  C: 你認為PC還能存在多久?又是什麼讓你做出這樣的判?斷?


  B:永遠。什麼是PC?PC是一種屏幕放不進你口袋裡的電腦設備。它們有助於你提高生產力,同時獲得娛樂享受。人們是否願意永遠擁有生產力、娛樂以及 大於3英吋的屏幕呢?永遠,我覺得是。因此,軟件在改變,而娛樂也不會一成不變。也許有一天,電腦將直接嵌入到你的眼睛裡——每個人的眼睛都發光,一定很 瘋狂。但是,電腦可能最終就會變成這個樣子(展示手中的索尼Windows平板樣機),屏幕不夠大,但也不錯,因為它適合我的口袋。它並不完美,不適合看 電影,也不適合做功課,但它仍是第一位的,因為它能夠提供快捷的信息和通信,它是個了不起的設備。你可能想要一台Kinect,至少想利用它的智能,而且 有些事情你一定想通過它來做。所以什麼算PC,什麼算手機,你未必能說清楚—可能以後更說不清。


  C: 有趣的是,即使微軟有很好的收入和業績,仍然有很多人都認為微軟不再像以前那樣具有創新精神了。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B:我只想繼續推出酷酷的新產品。這種討論有時感覺沒必要,因為一切都是產品說了算。Windows Phone是具有創新性的,儘管它賣得不好。我們剛剛發佈的新版本Bing—哇,這才叫創新產品,儘管它並沒有獲得我們所期望的市場份額,但它是創新的。 所以我不會參與這樣的討論,因為在某種程度上它並不有趣。


  C: 你怎麼定義一個酷產品?請說幾個關鍵詞。


  B:其實就一個詞:受歡迎。受歡迎(大笑)!就是這樣,你們可以自己判斷。


  C: 你怎麼看對手谷歌?


  B:谷歌是一家創新型的公司嗎?我不這麼認為—好吧即便我同意,但真相是它已經有好幾年沒有拿出任何新產品了。它在7年前收購了YouTube,到現 在也沒有太大的改變。它也沒有對谷歌搜索進行革新。它開發了安卓系統,但其本質上仍然是Linux。三星把它改成了Galaxy。我並不是說谷歌是一家壞 公司,我不是那個意思。但是,人們提起創新的時候,他們所談論的是產品受歡迎的程度。


  C: 蘋果能做很好的設備,安卓是免費提供給開發者,但微軟還在賣軟件,你們的競爭力在哪?


  B:如果考慮中國市場的盜版率,它們(Windows和Office)在中國市場幾乎也是免費的—很可惜。(微軟的優勢是)我們的出貨量最大,開發者 所面臨的機會就會更多。手機畢竟只是手機。蘋果的出貨量不錯,安卓的也可以,但是,如果談到4英吋至5英吋屏幕以上的設備,我手上的這個Windows設 備才是這個地球上最流行的。根據Windows 7的用戶基數,明年出售的PC將達到3.5億台。這對開發者來說,當然是機會,而且總是有這樣的機會—一個賺錢的機會。


  C: 你是怎麼得到這個數字的?


  B:它意味著3.5億套基於Windows 7的設備,PC或者平板,顯示屏在7英吋以上的設備。


  C: 還不包括Windows Phone?


  B:不包括。在納入Windows Phone之前,就已經達到3.5億台,3.5億(擊掌)!現在,我們還需要額外銷售1億台到2億台Windows Phone。我們正朝這方向努力。人們常常沒有意識到,PC市場確實非常大,事實上安卓只是剛剛接近Windows的出貨量。


  C: 為什麼微軟把Windows 8看成是一項很大的風險?


  B:的確,這是一項很大的賭注。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在圍繞Windows 8進行重新設計,包括Bing、Skype、Office等等,它們都因為Windows 8而改變。這不是很大的風險嗎?


  C: 因此它能否成功取決於消費者是否能習慣新設備和新界面使用習慣?


  B:對。我們面臨強勁的競爭,但我們本身也是一個很強的競爭對手。


  C: 很多年前,你們就已經有了多點觸摸技術,甚至比蘋果更早。但是,微軟推出的是Surface,蘋果則拿出了iPad,這是同一技術的不同運用方向嗎?


  B:不是。如果蘋果公司廣受好評,這是它應得的。但這並不是變魔術。它們生產了一些不同類型的平板電腦,並且獲得了回報。我想,我們和蘋果之間的第一 項差異在於,蘋果同時改變了硬件和軟件。我們所做的更多是攜手合作夥伴,幫助它們設計硬件和軟件。在某種意義上,它在某些方面制約了我們與蘋果的競爭。蘋 果從軟硬件兩方面進行創新,而我們則一直需要同時顧及硬件創新和軟件創新之間的界限。


  C: 對微軟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B:最重要的事……毫無疑問,我們要做什麼完全取決於Windows和Office。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做其他事情。這一過程中誕生了很多偉大 的創新:Facebook幫助人們通過新的途徑交往,iPad就在以新的途徑幫助人們閱讀,智能手機可以幫助人們通過新的途徑保持聯繫……我們需要繼續推 進Windows、Office和所有其他產品。


  C: 你最大的壓力來自哪裡?


  B:我晚上睡得很好。如果你作為公司的一名領導者卻睡不著覺,這就是你辭職的時候了。一旦你失去了對最終成功的信心,或者你失去了對創新的信心,那麼 最好離開,並找點別的事情做。我對我們的團隊和創新充滿信心。我也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很有信心。是的,我也有要擔心的事情,但我睡覺像嬰兒一樣香甜。

 


過去7年微軟收購和投資的技術公司

 

2005
FolderShare 文件同步服務商
Groove Networks 協同辦公軟件和解決方案
Sybari Software 反病毒軟件提供商
Teleo 網絡電話服務商
FrontBridge Technologies 提供團體郵件安全管理服務
Alacris 提供安全軟件識別認證管理服務
Media-Streams.com開發基於VolP技術的通信軟件

 

2006
Motion Bridge 適用於移動互聯網的搜索引擎
Apptimum 簡化程序轉移過程的軟件服務
Onfolio 收集、組織並分享互聯網信息的PC程序
Lionhead Studios 視頻遊戲開發商
Massive Incorporated 提供在視頻遊戲中動態發佈廣告的軟件服務
ProClarity 專注商業智能化的軟件服務公司
Softricity 提供軟件遠程安裝、跟蹤用戶需求的虛擬化服務
Winternals Software 系統維護軟件
Whale Communications 安全服務產品提供商,包括網頁程序防火牆、虛擬化私人網絡等
Colloquis 通過即時信息平台分、基於對話的用戶交互服務代理商


2007
Pariano
Global Care Solutions 提供企業級安全信息系統開發服務
Multimap.com 提供繪圖和位置服務信息服務


2008
Medstory 醫療健康類垂直搜索引擎
devBiz Business Solutions 軟件開發工具提供商
ScreenTonic 移動廣告公司
Tellme Networks 語音識別和指令服務技術提供商
AdECN 提供自動、即時的在線展示廣告交易平台
aQuantive 數字營銷服務商
Caligari Corporation 提供3D建模和動畫的協同服務
Credentica 提供用戶在線身份識別服務
Zoomix 為數據存儲提供優化和加速服務
Calista Technologies 提供桌面虛擬化服務
YaData 營銷分析軟件
Rapt 在線廣告管理工具
Komoku 提供木馬探測服務
Farecast 飛機票價預測軟件
Danger Inc. 為移動輸入設備提供平台、軟件以及設計服務
Fast Search&Transfer 提供數據搜索技術服務
Kidaro 為企業提供桌面虛擬化解決方案
Navic Networks 為電纜、直播衛星以及網絡電視提供互動解決方案
Mobicomp 移動軟件公司
Powerset 互聯網自然語言搜索引擎
DATAllegro 提供數據網絡裝置服務
Greenfield Online 提供互聯網的調查和比較購物的解決方案


2009
BigPark 在線互動娛樂公司
Rosetta Biosoftware 面向生命科學研究的信息解決方案的主要提供商
Interactive Supercomputing 提供桌面並行計算服務
Sentillion 為醫療工作者和醫療組織提供識別管理技術解決方案
Opalis Software 為企業提供自動化軟件產品


2010
YaData 數據分析軟件公司

2011
AVIcode 為.net(微軟軟件架構)提供即時監測的應用軟件
Canesta Inc. 半導體公司
Skype 互聯網即時語音通信工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