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債反應遠遜去年iBond低息影響氣氛 銷售仍足額
1 :
GS(14)@2017-06-16 01:31:08【本報訊】供65歲或以上「老友記」認購的第二批銀色債券,今日下午2時截止認購,市場消息透露,截至昨日計今年銷情明顯較去年差,有個別銀行認購額減幅更達雙位數,相信今批債券最終認購總額將遠低於去年共89億元水平;但據悉目前仍已錄得超購,即逾30億元。記者:劉美儀 陳洛嘉
業界估計,銷情差與近期通脹回落,加上通脹掛鈎債券(iBond)最近息率又創新低,影響氣氛有關。今年銀色債的發行規模與去年一樣,同為30億元。參考去年認購反應,銀色債共獲逾7.6萬名長者認購,平均每人申購11.8手,總申購額達89億元,即超購1.97倍。不過,由於最終每人只獲派4至5手,令今年大手入飛的情況減少。
大新:平均認購8手
第二批銀色債開賣一周,以大新銀行(2356)為例,今年客戶平均認購手數只接近8手,明顯低於去年的12手,該行僅以「反應理想」形容銷情,而非去年的「反應熱烈」。上海商業銀行亦見同樣情況,客戶平均認購8手,較去年10手為低。不過,建行亞洲就指,該行銀色債認購反應與去年相若,平均每人仍認購約11手。與iBond一樣,銀色債亦是以過去半年通脹率平均移動值,作為最新浮息率定價基準,不過銀色債設有最低2厘的固定年息率保證(iBond保證為1厘)。金管局上周公佈2019年到期的iBond(4231)第二個付息日,浮息年息率僅1.02厘,是iBond派息以來最低水平。上商執行副總裁兼產品拓展處總監陳志偉表示,截至周一止,銀色債認購反應較去年稍慢,估計原因有二,一是近期通脹低、iBond浮息率亦低企,影響銀色債認購意欲;二來今年政府第二次發行,無論公眾關注或推廣,可能不及去年首次推出時矚目。他估計,今年銀色債總申購額及倍數,或較去年「有啲下降」。
美元定存息升貼2厘
雖然有意見指政府稍後推公共年金,「老友記」比較之下或認為銀色債回報偏低,但陳志偉認為,兩者概念不同,銀色債只是為期三年兼有2厘最低保證息率,呼籲資金充裕的合資格長者,可平均認購10手或以上銀色債。最近美元定期存款息率亦升貼2厘水平,信銀國際一年期美元定存分4階段派息,全期年息平均有1.9厘,起存金額3萬美元,限全新理財客戶。上商一年期美元定存年息亦有1.6厘,起存金額1萬美元,限新資金。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14/20055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