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政府欺詐對股市的毒害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3drb.html
- 

5月8日在北京慢牛投資俱樂部的發言,

政府的欺詐有多種形式,對社會道德和股市文化產生了致命的打擊,比企業家的欺詐具有更大的殺傷力。如果我們想重建中國的商業道德和股市文化,必須從政府開刀。

我舉三個例子。
(1)某地政府為了扶持幾個本地的公司到證券交易所上市,不惜在稅收,環保,資金和土地等方面給這些公司開小灶。他們甚至幫企業設計如何做假帳,比如偽造 前幾年的銷售額,利潤和實際繳稅額。這種做法有很多惡果:破壞公平競爭,浪費納稅人的錢財,鼓勵官商勾結,欺騙股民,毒害股市。

政府的扶持當然不能讓一個阿斗公司強壯起來。可是,股民買的是公司未來很多年的利潤。這也就是20倍或者35倍市盈率的含義。政府扶持不能持續35年,更不能持續增長35年。從長遠來看,這種公司的股價必然會跌,股民必然受害。

(2)當一家公司變成了ST或者將變成ST時,政府部門通過人為地輸血使上市公司苟延殘喘。但阿鬥畢竟是阿斗,不可能因為一兩次輸血而強壯起來。當然,股 民不懂(或者不願意懂)。他們長期追捧這些殭屍。雖然有人說他們虧錢是活該,但是,我不這樣認為。我的看法是,他們畢竟是弱勢群體,多數人不明真相。中國 證監會應該在教育他們的同時,嚴厲打擊繁殖殭屍的各級政府,幫助弱勢群體戒毒。

(3)政府或者政府部門給他們所控制的上市公司注資。這是一個臭名昭著的中國現象。在香港的H股公司和紅籌公司也很多對此如痴如醉。有些注資的價格完全是 國有資產流失。我們老百姓啊:幾乎沒有人代表我們的利益!官員們為了從他們的認股權證中賺錢,不惜用超低的價格把純國有資產賣給上市公司。我在投資銀行工 作時,經常見到上市公司高管吹噓他們用多麼低的價格從政府"拿到"優秀資產。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就是笑不起來。偷了我的東西, 還到我的面前炫耀! 等到某項業務搞砸了以後(或者變得不時髦之後),他們再用高價把它賣回給政府。這叫"剝離"。

 

有些官員和國企高管說,他們低價注資和高價剝離是為了"保護小股民"。非也!他們保護的是他們的面子和認股權證。為什麼我這樣說?因為,他們並沒有花力氣 改善企業的能力和管治,所以即使好資產裝進上市公司以後,也會慢慢變壞,兩三年後又需要"剝離"。這種循環會給小股民創造一個個誘惑和一個個陷阱。十年之 後,小股民一無所得。

 

  在民營企業中,我們看到另外兩種現象。但是,殺傷力不如政府的惡行。

(1)王老闆慷慨地(公開地或者偷偷地)補貼他控制的一家上市企業。讓這家公司顯示出漂亮的歷史曲線(銷售額,利潤,現金流,用戶數的增長,等等),然後擇機賣股票,賺很多倍的錢(注意:市盈率往往是幾十倍)。

(2)劉老闆把他的企業賣給一家上市公司。價格呢?價格只是今年的預測利潤的15倍。多便宜啊!而且,劉老闆爽快地擔保,如果今年的實際利潤最終低於某一個水平,他會掏腰包補足差額,甚至補貼更多。但是,你有沒有發覺問題所在?劉老闆補貼了一點點錢,卻用15倍的高售價把企業賣掉了。他的企業的盈利能力並沒有他說的那麼強。

另外,我們還見過很多更離譜的情況:到明年三月份公佈今年的業績之後,劉老闆拒絕兌現諾言。為什麼?今年下半年的天氣比預想的差很多,或者,新的管理層沒有盡職,或者出現了另外的"黑天鵝"事件。有時他還直接耍賴。

上當的企業有的是運氣不好,有的是交易結構設計不好,有的是買家過於熱情,還有的是 ... 國企。

在企業估值時,我們要剔除稅收補貼和其它非持續性的收入(比如資產處置收入)。這是常識。但是,大家經常忘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