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蔡文勝:我為什麼偏愛草根創業者?

http://magazine.cyzone.cn/articles/201205/2497.html
蔡文勝小檔案
出生日期:1970年
畢業院校:高中時輟學
工作經歷:
曾經營服裝、房地產生意,並投資股票,1993年,移居東南亞
2000年至2003年,投資域名
2003年創辦了華域網絡和265.com,後者於2007年被Google收購
2005年至2007年,舉辦三屆中國互聯網站長大會
2007年後開始進行網絡投資
主要投資項目:同步助手、暴風影音、58同城、Zcom電子雜誌、冷笑話精選、美圖網、網際快車、優化大師

文/《創業邦雜誌》方浩 攝影/蘇薇

熊俊至今還記得兩年前的「奇怪」一幕。

那是2009年年底的一個晚上,他在廈門剛剛和蔡文勝吃過一頓飯。和見很多準備創業的年輕人一樣,蔡文勝談人生、說生活,「講了很多媒體上看不到的故事」,這種嘮家常的談話方式讓熊俊感到很放鬆。轉天早上,他收到了蔡的短信:錢已打到卡上,請查收。

熊俊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卡里一下多了上百萬的資金,全部來自一個只見過一面的福建老鄉,而且在見蔡之前,熊俊根本不知道對方是干什麼的,還是 百度之後才弄清楚蔡文勝的「底細」:中國著名天使投資人、站長之王。讓熊俊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他自己連做什麼還沒想清楚,什麼協議也沒簽,這位「大哥」就 把錢打過來了。

把熊俊和蔡文勝撮合到一塊的,是另一位天使大佬——李開復。2009年,當時還供職網龍的熊俊去北京出差,順道拜訪了剛剛成立幾個月的創新工場。李 開復對熊俊說,「你有沒有興趣自己出來做點事?」此時的熊俊還是網龍的移動產品負責人,他最早一個人做出了91助手,後來這款產品被網龍收購,熊也加盟了 網龍,從此過上了典型「IT宅男」的生活:一心只為產品狂,兩耳不聞窗外事。

「坦白講,我把所有精力都留在了91,你讓我自己再重新去做一個項目、去創業,我真是不知道要做什麼,」熊俊對李開復說,「不如你們在福建搞一個項目,我去負責帶,北京太浮躁,我不喜歡這裡的創業環境。」

當時創新工場採用的是孵化器模式,所有項目都放在一起管理,沒有一個外地項目。熊俊回到福州之後,李開復給他打來電話,說可以滿足你的要求,但要保密。「另外我有一個朋友叫蔡文勝,他在廈門,你可以再去和他聊聊。」李開復補充說。

創新工場是最先決定投資熊俊的,但因為要走程序、簽合同,幾個月之後資金才到賬;而從認識到打錢,蔡文勝用了不到24個小時。「你不能說文勝比開復 更果斷或者更瘋狂,畢竟創新工場是一家機構,文勝只是代表個人,」熊俊說,「但是,和文勝待時間長了,你就會發現,草根出身的他確實有著不一樣的出手邏 輯。」

蔡大哥

初春的廈門白天只有十幾度,如果沒有什麼特殊安排,蔡文勝會在中午時分穿著那件黑色風衣、戴著黑色墨鏡來到位於軟件園的辦公室。這是一片典型的園區 建築,從這裡開車10分鐘,就能到達著名的鼓浪嶼。幾年前,蔡買下了其中的一座連體式辦公樓,4399、美圖秀秀、冷笑話精選以及熊俊的同步網絡等公司都 集中於此,因為它們都是蔡文勝的投資項目。

這些項目都是當地領導心目中的「種子選手」。就在《創業邦》記者前去採訪的當天早晨,一群隨從和記者圍繞著幾個領導模樣的人物穿梭於4399、美圖 秀秀等公司之間,而此時,這幾家公司的老總還在上班的路上,習慣晚睡的蔡文勝還在夢鄉。當我在辦公室等到冷笑話精選創始人伊光旭的時候,領導們早已走了。 「經常這樣,突然襲擊,習慣了,」他若無其事地告訴我,「一般用不著我們陪,人家也不需要,來去自由,哈哈!」

伊光旭經常和熊俊、美圖秀秀創始人吳欣鴻等人一塊吃午飯,他們三個都是80後,都是福建人,其中熊俊是在福建本地上的一所普通本科,伊光旭大學沒畢業就出來創業,吳欣鴻乾脆沒去讀大學。當然,在蔡文勝面前,他們都算得上「高學歷」。

你可以想像,如果這三個草根創業者放在北京,中午一塊躲在沙縣小吃之類的餐館裡見面聊天,會談些什麼內容:比如房租,又漲了多少;比如某個親戚,又 催債了。這些問題伊光旭們不會遇到,首先有大哥投資,其次,在起步階段,什麼房租、寬帶費、水電費,「大哥全部買單」。蔡文勝就是他們眼中的大哥。他們惟 一愁的可能就是在廈門招聘範圍太小。

蔡文勝從不諱言對這些草根創業者的偏愛,尤其是當提到他也來自草根的時候,他站起身從自己的辦公桌上拿來一個相框,裡面的照片是他2005年組織中國第一屆站長大會的合影。「你看,雷軍和周鴻禕並坐在一起,龐升東在這裡,那邊是戴志康,IDG的林棟樑也在這裡面,當然,他是代表VC。」那種感覺,就像在向別人炫耀自己的明星同學一樣。

一個福建人,普通話都說不清楚,卻要把全國的大大小小的站長請到廈門來,按照蔡文勝自己的說法是,「既然自己這麼草根的人都能獲得VC的投資,全國像我這樣的站長應該不少吧?」

伊光旭是社交媒體時代的「個人站長」。微博剛一推出,他就在騰訊和新浪上註冊了「冷笑話精選」這個賬號,2010年5月的一天,伊光旭發現蔡文勝在騰訊微博上關注他了,隨後他們又在新浪微博互相關注。

那時的伊已經脫離校園有兩年多了。大三的時候,他就問過很多大學畢業踏入社會的朋友:你們學的專業和現在從事的工作到底有多大的關係?得到的答覆基 本一致:關係不大,專業和工作沒有必然聯繫。從大四開始,伊光旭就一個人搬到了校外,整天看各種創業管理類的書籍,在網上查閱各種網站,但一直沒有動手。 「我深知自己經驗太少,不敢輕舉妄動,先靜下心來好好想想最重要。」

大約一年後,伊光旭做了一個電商項目,但不溫不火,此時他又看上了一個不錯的域名,想買下來尋找新的創業方向,這個時候他想到了天使:既能給錢,又 能提供建議。由於從一開始「冷笑話精選」賬號就有不少著名企業家粉絲,所以伊光旭曾嘗試給這些大佬發私信,但回應者聊聊,而且基本都是應付。誰會有興致聽 一個來自福建小縣城的大學輟學生講他的商業計劃書呢?

伊光旭決定給蔡文勝發個私信,想和這位大佬請教新的域名怎麼做,沒想到蔡文勝很快就回覆了,並把自己的6位數QQ號給了伊光旭。毫無疑問,85後的伊光旭被這個「大叔級」的QQ號萌住了:他沒想到這個超級天使還在使用QQ,更沒想到他會把這麼私密的溝通工具告訴自己。

在QQ上加為好友之後,互相留下了聯繫方式,過了幾天,蔡文勝居然親自給伊光旭打電話,把一位專門做域名生意的朋友介紹給了他。伊光旭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此時的他還窩在南京的出租房裡,呵護著他的「冷笑話精選」,他認為微博是一種方向,但很少有人理解。

利用一次去北京出差的機會,伊光旭拜訪了同在北京出差的蔡文勝。他們只是簡單聊了半個小時,從出身到微博,同樣像嘮家常一樣。臨走的時候,蔡文勝邀請伊光旭再去廈門「聊聊」。

沒過幾天,蔡文勝在廈門接待了伊光旭,陪坐的還有蔡的一位圈內好友。這是2010年的春天,微博剛開始流行,此時距離蔡文勝註冊微博賬號還不足一個 月。「我講微博的趨勢在哪裡,未來的價值是什麼,一般我跟別人講90%,對方還很難明白,他那位朋友就是不停地問這問那,但文勝聽到40%就全懂了,這是 他的厲害之處。」伊光旭回憶說。

而在蔡文勝看來,對人和事的判斷,早已形成自己的原則,放在伊光旭身上,有三個方面讓自己滿意:第一,他對「冷笑話精選」已經運營一段時間,並且效 果不錯,證明了自己是個行動派,不是空想派,即事實相對清晰了,不是在畫一張餅;第二,伊光旭對數字很敏感,但不誇張,「我不喜歡誇大用戶量的行為」;第 三,他是不是有一個比較遠大的理想。雖然中國99%的創業者一開始都是為了賺錢,有的人可能賺了錢就滿足了,有的人會覺得應該再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這就 有區別了,也就是所謂的理想了。光旭顯然不急於賺錢。

確定投資之後,蔡文勝強烈建議伊光旭從南京搬到廈門,能夠回到福建家鄉創業,伊光旭求之不得。老規矩,蔡文勝在最短時間內把錢打給了他。

從草根中來,到草根中去

之所以習慣快速把錢打給創業者,源於蔡文勝自己的創投經歷。「早年我創業拿投資的時候,從談妥到入賬,等了快半年,後來做天使又和很多VC打交道, 速度還是沒見多大改觀,所以既然我自己能決定的投資,就要盡快給創業者,」蔡文勝說,「對於那些剛剛起步的創業者,資金晚到一天,都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命 運。」

常在河邊走,沒有不濕鞋的。蔡文勝既吃過法律的虧,也吃過誠信的虧。他說服自己的理由很簡單:天使投資本來就是高風險的事情。

在天使會的一次內部聚會上,幾位業界大佬「交代著」各自的投資數量,有人說十幾個,有人說三十幾個,還有人說快50個了。輪到蔡文勝,他略作沉思, 說道:大概100多個了吧,反正我也記不清了。蔡記不清的還包括究竟有多少簽了協議、有多少打了水漂。這讓一向熱心腸的徐小平很是著急,連忙對蔡說,「文 勝,我之前也像你這樣大撒把,後來雷軍給我推薦了一個律師,省了不少心,你也趕快試試吧!」

但是,看上「心儀」的年輕人,他還會「不管不顧」地投之。熊俊就是個例子,蔡文勝決定投他的時候,還不知道要做什麼。但他現在的公司已有100多 人,做的產品叫同步網絡,一款iPhone上類似於91助手的應用。喜歡行動派的蔡文勝之所以看上熊俊,就是因為他早就做起來了:當年還在一家台灣ERP 公司工作的熊俊,就利用業餘時間開發了91助手的前身——iPhone PC Suite,前後加起來,1萬個小時是差不多了。所以,在蔡文勝眼裡,這樣的人本身就是行動派。

和蔡文勝相識時間最長的要數吳欣鴻。早在2000年的時候,還是高中生的吳欣鴻就因為泡域名論壇認識了蔡文勝。後者比他大整整一輪(12歲)。吳欣 鴻和蔡文勝同是泉州人,但不是一個地區。讀中學的時候吳欣鴻就跑到位於杭州的中國美院學過兩年畫,所以當後來高考考上清華美院的時候,他毅然決定不上大 學。「那時我覺得自己在初中就上過大學了,沒必要再浪費時間,而且,做域名生意實在好玩。」吳欣鴻說。

拒絕了清華,吳欣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靠經營域名賺的一點錢成立自己的公司,主要是給一些企業做網站設計。「那時我也友情幫助文勝做過幾個網站設計,一開始我爸媽還反對我去,說當心那人是騙子。」

在經歷了兩次不成功的創業之後,吳欣鴻在2005年的時候正式入夥蔡文勝的公司。但他做的事情與導航網站無關:蔡文勝給他時間、給他錢,就讓他做各種產品。「我在這裡前前後後牽頭做過的產品有30多個,大部分都失敗了,但文勝從來沒有因為某個產品的失敗而罵過我。」吳欣鴻說。

而在蔡文勝眼中,一個產品的成敗不能用金錢來衡量。「我首先看中的是用戶量,我一直認為,只要用戶量夠了,不愁商業模式。」蔡文勝說。蔡文勝曾從他 兒子那裡獲得過「成就感」。 有一天,蔡指著還在上中學的兒子的電腦說,你用的FlashGat是我投的,小傢伙連頭也沒回;後來蔡問兒子,你用的那個暴風影音也是我投的,好用嗎?兒 子淡定地說:也就那樣吧。可有一天,蔡文勝發現兒子正在聚精會神地玩火星文轉換器,蔡走了過去,告訴他這也是自己投的,沒想到兒子很驚訝,說「老爸你太牛 了,我們很多同學都在玩!」

火星文轉換器是吳欣鴻主導的產品之一,用戶最多時有幾千萬,但後來吳欣鴻覺得還是缺乏一個長遠的發展空間,關鍵就是怎麼把這幾千萬的85後、90後 用戶留下來。而就在這段時間,蔡文勝經常提醒吳:圖片的空間應該很大。很快,美圖秀秀在吳欣鴻手裡的幾十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截至今年年初,僅PC端上的用 戶量就超過1億,大多是90後用戶。

「我也一直在檢討,就是說這些草根創業者 在企業發展的後期,可能會面臨管理和財務的短板,甚至是最終無法走到IPO的階段,但我還是認為,用戶量也是一種定義成功的方式,」蔡文勝說,「在我投的 項目中,以賺錢的標準看可能是失敗的,但我覺得成功的,一個是火星文,另一個是電驢,因為它們確實服務了千百萬中國網民,這不算另一種成功麼?」

蔡文勝認為外界對他一直有個誤解,即沒讀過什麼書,所以成功了。「我一直反對不讀書就去創業,因為你要付出比別人多得多的成本,」蔡文勝說,「草根創業者可以不去上學,但不能不學知識,我自己一直是這樣要求自己的,對被投資的創業者也是這樣。」

熊俊說,他做同步網絡,最大的影響來自蔡文勝推薦給他的一本書:《IT不再重要》,讓他重新理解了互聯網。「說實話我真挺佩服他的,媒體上大家看到 的是一個成功的草根形象,但誰知道,最早因為不會用鍵盤,文勝用壞了三個手寫板,當他下定決心自學鍵盤輸入法的時候,那是什麼毅力?」

在蔡文勝看來,草根並不是自己的護身符,他投的項目中也有精英創業者,常打交道的VC中更是精英遍地。「天使投資做得好壞,與出身沒有必然聯繫,」蔡文勝說,「我更願意把自己看做一個草根與精英之間、主流與非主流之間的橋樑。」

蔡文勝「攻略」

我的「最愛」:

Ÿ 團隊是第一要素,要有誠信,能不能真正做成事情要看團隊的學習能力,創業的激情夠不夠,這決定了他能走多遠;

Ÿ 方向要對,所做的事在未來幾年是否可持續發展,不能去做一個發展空間很窄的領域;

Ÿ 第三是要有好的執行速度,不能老停留在想的層面;

Ÿ 要有一定的用戶規模。早期的項目一開始就定商業模式都是瞎扯;

Ÿ 我對草根創業者比較偏愛。

Ÿ 關注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創意產業。

出手邏輯:

Ÿ 投資的階段更早,我是草根出身,與個人站長關係很廣,很瞭解中國互聯網,有新的項目起來我會比較早發現;

Ÿ 不是看以後做多大和賺多少錢,而是更看中現在的用戶數多少;

Ÿ 投資速度很快,很多項目我還沒簽訂合同錢都已經打給對方了;

Ÿ 投資規模是一般在幾十萬到500萬之間,大致會佔10%~30%股份;

Ÿ 有些項目我知道可能不一定做太大甚至帶有一定公益性,但如果能幫助對方也會投。

給兄弟們的建議:

Ÿ 早期的項目不可能一開始就確定商業模式,只要你的網站能做到夠多的用戶規模,自然而然會找到商業模式。

Ÿ 一個項目投資之後半年到一年半是磨合期,能不能做成三年是一個階段和節點,小成是三年,大成是七年。

Ÿ 互聯網創業公司需要特別關注三點:1.由於網絡的可複製性極強,創業者一定要注意防範由此帶來的風險;2.創業者要及時關注政策的變化並進行調整;3.互聯網公司要在「管理」和「創意與自由」中間把握好平衡。

兄弟連:

2007年開始做天使投資,一共投資了100多家網站,比較知名的有暴風影音、網際快車、4399遊戲、58同城、Zcom電子雜誌、美圖秀秀、CNZZ數據統計、中國站長站、易名中國、欣欣旅遊、大街網、貸幫等,其中有很多家都拿到了後續的風險投資。

天使看天使:

Ÿ 只有天使投資的概念深入人心,有更多人參與,才能形成系統化和規範化的制度,挖掘更草根、普遍的創業機會

Ÿ 天使投資人在有能力和辦法的情況下,要儘量幫助創業者,亦師亦友是最好的角度和方式

Ÿ 天使投資人千萬不要把自己當成是創始人

Ÿ 成功的天使投資就必須具備三個條件:1.投資人參與過創業,有過成功經驗,能給創業者更多幫助;2.有一定的人脈關係,能幫創業者認識更多合作夥伴和渠道;3.對行業要有前瞻性和判斷

Ÿ 天使投資人和創業者一般要經過四個階段:初識,磨合期,蜜月期和收穫期。

Ÿ 天使投資中最大的問題是誠信問題,多數天使投資人為了快速投資,會選擇一個寬鬆的方式和簡單架構,如果創業者不誠信就會存在很大風險

Ÿ 天使投資行業應該建立行業標準:不誠信的人大家都不投

Ÿ 國內比較規範的天使投資還不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