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資難題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35m5.html今天我49歲。我老婆孩子們給我的禮物是讓我回湖北農村看看父母親。我還是像三十多年前從大學放寒暑假一樣充滿了喜悅和期待。
我媽問我做了一年信用社(其實是小額貸款公司),感覺累不累。我回答,很累,賺錢很難,肯定比做投資銀行還要難一些。我坦白說,我以前從來沒有讀過一本勵
志的書,但是現在,我有時要靠勵志的書支撐,才能在單位裡保持熱情洋溢。
官員們口頭上很支持我們的行業和公司,但是,要做點事情可不容易。規則多而且離
奇,合規成本太高,而我天生就膽子特小,不敢違規,當然什麼事也做不成。
我媽摸著我的禿頂,說,"你的頭髮好像又少了一些"。我說,我最近經常急躁。急躁的時候,我會不自然地揪頭髮。我得改改這毛病。
我跟父母親談起鄰居小夥子二狗頭到鎮上開汽車修理店的事情。我準備入點股,讓我爸爸偶爾去店子裡看看,也算監督二狗頭。
過去十八年,我一直在香港打工,買香港股票成了習慣。儘管神州大地的經濟持續高增長,但是看到A股的那種高估值,和管理層對小股民的不誠實和居高臨下的態度,我從來沒有買過一張A股。
在香港我也踩過幾個做假帳的公司的地雷,躲過了若干地雷,還排過幾個地雷。但是,我還是喜歡香港股票市場。我做了一年小額貸款,突然發現手上有了一點人民幣積蓄。我苦大仇深,所以理財是個習慣動作。
於是,我開始尋找機會。先看存款。三年期5%的年回報。很不錯。把存單當成股票,那麼它的市盈率是20倍(就是二十年收回成本),不操心,不承擔任何風險。不錯。雖然我心裡明白,這個利率率明顯低於物價上漲,但是我沒有辦法。
再看債券市場。普通企業債券6-7%的年回報率完全沒有吸引力。我覺得他們起碼要高於8%,我才願意看一看。
買國內的股票?不行。總的來看,A股還是太貴。兩個原因。一是太多的壞公司還是特別高的估值:20倍,30倍甚至40倍市盈率。有些大公司看起來便宜(比
如說,銀行,保險,地產,建築,石油化工),但是它們其實不便宜。為什麼?經濟增長在放緩。企業利潤的增長在放慢,而且未來幾年現金流會更難看。
國內的利率水平比香港高很多,所以如果你用折現法來看,同一家公司(既有A又有H股的公司),A股應該比H股的價格便宜三分之一或者一半才算合理,因為機會成本不同,資金成本不同。比如,我持有民生銀行H股,但是它的A股必須比H股便宜一半我才會買。
最後一點,A股現在的價格沒有給投資者留下"安全邊際"
margin of safety。我沒有道理要買A股。必須知道,小股民不能買合理估值的股票。我買股票不是為了好玩兒,我的唯一目的是要賺錢,而且要在很安全的情況下賺錢。現在的A股到了這個程度嗎?差得太遠了。
另外,我必須知道,一家公司的估值對於控股股東和對於小股民來說,是很不一樣的。控股股東可以長期等待(兩代人甚至三代人),而小股東可以嗎?另外,他們有控制權,我沒有。信息也不對稱。我必須在折扣很大的時候才能持股。否則,我把錢拿去發放小額貸款更踏實,更滿足。
* 保險公司:增長太慢。股本回報率也太低。
* 地產公司?還是買香港上市的內房股吧。折扣更大。
* 建築公司:增長何在?
* 石油和化工:增長何在?我還不如買它們的H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