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回母校叫冤:我沒有出賣台灣!
1 :
GS(14)@2017-03-04 10:18:17「有人說我出賣台灣,我想說的是,我沒有出賣台灣,我只想出賣台灣的『水果』!」2日下午,馬英九回到母校紐約大學,與恩師孔傑榮教授及100多位師弟師妹分享求學時代故事。被問到「在校期間對他影響最大的人」?他笑說:「當然是我老婆!還有別的答案嗎?如果我還要回家的話。」談到自己任內的表現,他遺憾自己被誤讀,再次強調自己絕無「賣台」,所做的一切「都是從台灣的利益出發」。駐紐約記者:王筱辰洋馬英九說:「因為外交孤立,我們很難擴大自己的外匯存儲,在國際貿易上佔有一席之地,這也是為甚麼我上任後試圖改善與中國大陸關係,是為了非常明確地從台灣的利益出發,取得最好的結果。」但他遺憾表示卸任後很多事情都變了,他認為,這與兩岸意識形態對立有一定關係:「自我卸任這段時間,任何變化都沒有產生,無論是經貿協議還是執法監督,有人刻意地因意識形態分歧而反對來自中國大陸的一切。」關於他任內推行的服貿協議引發諸多爭議,他認為很多反對者甚至不知道它真正的含義是甚麼:「當時有媒體採訪了13所高校的首席經濟學家,12個人贊成,只有一票反對,反對票認為如果通過服貿協議,會有超過100萬中國大陸工人進入台灣。這是個謊言,我們從來沒有說過要允許中國大陸的工人進來。」他說,不信任讓這些努力非常困難,甚至當時也沒有能力將服務產業輸送到中國。有學生問到如果時間能倒回,重來一次,會如何移除自己的阻礙,減少國內的反對,增加彼此間的信任?他開玩笑說:「可能會有更多聽證會吧,我們已經有20次了!」交談中,孔傑榮教授認為民主制度或正在走下坡路,如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他好奇台灣的民主制度是否也遭遇困難?馬英九說:「去年美國大選前,我覺得台灣的民主制度遇到了問題,島內分化非常嚴重。但當特朗普當選後,我覺得美國的狀況可能更糟。」他稱台灣和美國面臨的最大問題都是「不確定性」,但他對民主制度仍很樂觀:「不是某個國家,而是民主制度本身遇到了一些問題,人們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去調整和適應。」席間他不忘分享自己在紐約大學的趣事:「有一次我跑步時碰到有人找我拍電影,那人說他們在找一個『被追趕的人』,我拒絕了,遺憾我失去了一個成為荷李活明星的機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304/19947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