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基金連續4年輸通脹 去年回報1.8% 今年4招抗投資波動
1 :
GS(14)@2017-01-26 07:47:26【明報專訊】在「特朗普效應」下,外匯基金在去年第四季錄得304億元投資虧損,主要因強美元及美債息上升,導致外匯及債券類別錄得帳面損失。金管局總裁陳德霖預料今年的投資環境較去年更難測,但強調外匯基金會透過增持現金、減少非美元資產、分散債券投資及增加長期投資組合四大策略,以降低投資收入的波動。
明報記者 廖毅然
外匯基金在去年首三季一洗2015年的頹勢,錄得逾900億元的投資收入,但美國大選引發的黑天鵝,令外匯基金表現「尾門失守」。第四季香港股票類別虧損80億元,債券及外匯類別,更分別虧損177億元及193億元,僅其他股票類別錄得146億元收益(見表)。
上季蝕304億 外匯虧損最大
總結全年,外匯基金賺610億元,按年扭虧為盈,是3年來表現最好的一年。但全年投資回報率僅為1.8%,跑輸去年2.4%的通脹率,亦是連續第4年跑輸通脹(見圖)。
陳德霖表示,去年是充滿意外的一年,踏入第四季,美國加息預期升溫,尤其在美國總統選舉之後,美國國債息率攀升,債券價格下跌,美元同時大幅升值,令債券及外匯投資的帳面估值都要下調。
非美元資產大降至8%
展望今年,陳德霖指出有四大不明朗因素,首先是美國的加息步伐,這將影響全球的利率變化及資金流向。另外,歐洲多個國家將進行大選及英國的脫歐程序,都可能引致市場動盪。最後,要留意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系列的新政策會如何落實。
面對多變的環境,金管局副總裁余偉文表示,會採取策略令外匯基金保持高流動性,並達到短期保本、長期增值的目標。首先是增持現金,去年外匯基金資產負債表當中,存款已大增987億元至3892億元,佔資產總值的比例加至10.7%。余偉文表示,除銀行存款外,還會增加高流動性的短期票據等。債券投資亦會更多元化,余偉文表示,除了傳統的國債外,會增持企業債及通脹掛鈎債券,並且減少長債、增持短債。由於債券難以發揮互補股票的特性,故外匯基金將增加長期增長組合的規模(見另稿)。
稱人幣值長線投資 未做對冲
為避免強美元帶來的外匯帳面損失,外匯基金的非美元或港元資產佔比,已由2014年的17.5%降至去年底的8%。余偉文表示,即使美元再走強,影響力已較弱,上述佔比仍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
不過,金管局儲備管理部助理總裁朱兆荃表示,長期投資組合遍佈全球,難以避免會有非美元資產,但他未見到任何有效的短期對冲機制。「以人民幣為例,即使做遠期對冲,成本亦達到5%。」况且他認為,人民幣仍值得長線投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144&issue=2017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