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花旗撤離浦發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3-23/100372027_all.html

 第一家引入外資的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600000.SH,下稱浦發銀行)最終和外資徹底分手。

  2012年3月20日,浦發銀行發佈公告稱,3月19日原公司股東花旗銀行海外投資公司(下稱花旗)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向幾家機構投資者轉讓了5.06億股浦發銀行股份,佔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2.71%。至此,花旗在浦發銀行的股份為零。

  上交所大宗交易平台數據顯示,本次花旗出售股份的接手方為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太保)及其子公司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成交價為8.33元/股,較浦發銀行19日收盤價9.28元折價10.24%,成交金額總計42.16億元。

  「大宗交易的方式有助於保證出售的效率和及時性,我們對此交易的結果表示滿意。對各參與方來說,這都是一次積極有利的交易。」花旗中國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表示。

  此項交易由海通證券和東方證券擔任聯合顧問。接近海通證券的相關人士透露,「大宗交易有點像OTC市場,券商去詢價,有人願意買,有人願意賣。」

  該人士表示,花旗現在還持有廣東發展銀行(下稱廣發銀行)20%的股份,是並列第一大股東,退出浦發銀行早在預料之中。他認為,「花旗要賣掉浦發銀行的股份,業內能有這個實力、資金規模去接盤的無非就是幾家資產管理公司、保險公司。」在他看來,這是一次市場上簡單的股權交易行為,只是通過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來完成。「被保險公司接下來是情理之中的,因為保險公司有資產配置需要。」

  一位接近廣發銀行的銀行業資深人士表示,除瞭解決本身資金周轉問題,花旗出售浦發銀行股份,可能也是對未來發展前景的判斷,因為花旗對浦發銀行的持股比例一直比較低,因此出售股份對浦發銀行的經營管理影響不大,之後花旗可能會集中精力在與廣發銀行的合作上。

  前述人士還表示,花旗是進取型的投資者,希望能獲得對所投資企業的話語權,而浦發銀行作為上海本地的金融國企又具有一定保守性,雙方的婚姻從一開始就注定不會長久。

影響了誰

  在此次花旗出售全部浦發銀行股份的交易中,2.95億股由太保接手,1.1億股由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接手。

  一位接近此項交易人士透露:「這筆交易和上海國有金融版圖並無關係。對太保來說,如果這不是一個好生意,它可以不要。太保接盤更多是從財務投資人角度來考慮。當時也有別的保險公司在問。」

  另據接近太保人士表示,太保此次接盤定位於財務投資者的角色。花旗轉讓的浦發股份早就過瞭解禁期,為全流通,未來太保也可以再出售套利。

  花旗集團宣佈,雙方已經達成一項新的戰略合作安排:以花旗集團的全球網絡和信貸額度支持浦發銀行海外擴張的計劃,花旗將為浦發銀行提供技術協助和培訓。花旗集團將完成股東向獨立戰略合作夥伴的身份轉換。

  浦發則表示,花旗此次減持股份不會對該行的日常經營帶來影響。浦發銀行稱,雙方已持續近十年的戰略合作卓有成效,該行學習了國際先進同行的經驗,花旗則積累了寶貴的本土經驗,雙方一致希望未來繼續加強和深化這種互利合作的戰略合作。

  東方證券分析師金麟並不認為目前浦發銀行明顯偏低的估值之中,包含與花旗銀行合作的溢價,因此花旗退出並不會損傷浦發銀行的長期價值。

  金麟同時指出,花旗此次售罄浦發行股份,短期內對市場心理將有負面影響。此次股份轉讓,大宗交易價格為浦發銀行當前價格的9折,僅相當於浦發銀行2011年1.04倍市淨率(PB)和5.7倍市盈率(PE)。當前浦發銀行是A股中PB最低的銀行股之一,而花旗寧願9折出售,這對二級市場造成心理壓力。

  另外,太保做為財務投資者的身份,意味著這5.06億股將構成未來的供給壓力。

  根據中金公司的最新研報,此次交易對浦發銀行股價影響負面。儘管花旗和浦發銀行雙方均表示業務合作不會中斷,但是以2012年0.88倍PB的低價格,拋售股份仍將影響市場情緒。中金公司認為,短期內將壓制行業估值水平的提升。

  2012年3月16日,浦發銀行公佈2011年公司年報顯示,2011年實現營業收入679.17億元,同比增長36.23%;2011年末總資產26847億元,比年初增長22.5%;淨資產1495億元,比年初增長21.3%;每股收益1.463元。不良餘額四季度環比增長13%,增速快於股份制銀行同期水平7%。特別是關注類貸款四季度環比大幅上升42%。中金研報由此認為,浦發銀行面臨持續的資產質量壓力,未來走勢不容樂觀。

因何拋售

  對於花旗選擇現在的時點拋售,有市場分析人士猜測,或許有自身資本金不足的問題。對此,花旗中國回覆財新記者說,此項交易決定的做出是基於花旗對投資的檢視,以及對中國其他戰略性發展機會的考量。

  「此舉與近期美聯儲的銀行壓力測試並無關係,實際上,從本次交易中獲得的資金起不到實質性作用。」花旗中國稱。

  外電消息稱,「花旗銀行未能通過美聯儲3月13日公佈的最近一次銀行壓力測試,被美聯儲要求在30天以內提交整改方案,因此存在較大資金壓力。」該壓力測試假定美國失業率上升至13%、股市暴跌50%、房價縮水21%時銀行資本緩衝的水平。在本次壓力測試中,花旗銀行是未通過測試的四家銀行中最大的金融機構。受其信用卡業務拖累,花旗銀行的一級普通資本充足率在假定情況下為4.9%,低於美聯儲5%的最低要求。

  花旗中國向財新記者表示,花旗並非「沒有通過」壓力測試。美聯儲的銀行壓力測試結果表明,花旗集團的資本能夠承受「假定的嚴酷經濟壓力」。「經過該測試我們最低的資本金比例為5.9%,明顯高於美聯儲的最低5%的要求。只是在計入了我們提議的額外資金回報因素之後,導致美聯儲的計算結果為4.9%。美聯儲反對我們的資本計劃並不能與『沒有通過測試』畫等號。」截至2011年底,花旗的一級普通股權益資本比率(Tier 1 Common Ratio)為11.8%,花旗集團仍然是全球資本狀況最好的銀行之一。

  東方證券最新發佈的研究報告稱,花旗銀行的退出實屬必然。自從中移動2010年購買浦發20%股權之後,市場就已經不再預期花旗可能給浦發銀行帶來的管理改善或業務提升。

  雙方最初寄予厚望的信用卡業務進展也並不順利。從2003年起,花旗銀行輸出信用卡技術、管理銷售技術和高管人員,在浦發銀行內部設立獨立的信用卡中心,合作經營信用卡業務。但浦發銀行2011年中報顯示,該行聯合花旗推出的信用卡截至報告期末,累計發卡超過543萬張;實現營業淨收入3.71億元,業績不及後起的民生銀行、興業銀行。

  2012年2月,花旗中國宣佈已經從銀監會獲得在中國內地獨立開展信用卡業務的牌照,具體業務內容包括個人卡和單位卡(商務卡),預計今年內正式發行。這是繼東亞銀行之後第二家獲此牌照的外資銀行。

  一位熟悉廣發行的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花旗在廣發銀行有一定話語權,是戰略投資者,而在浦發的投資更像是財務投資。

  他表示,花旗在和浦發的合作上,「有些三心二意、用情不專」,當時入股浦發時,花旗說是戰略投資者,但並未採取實質性的戰略行動。但花旗在進入廣發銀行時,在戰略合作上是有想法的,在九大領域也成立了相關小組在做,只是最後執行上出了問題。

勞燕分飛後

  回顧花旗入股浦發近十年的聯姻歷程,其中幾經波折。

  2003年1月,花旗銀行投資近6億元入股浦發,持股1.81億股,佔比5%,成為浦發的第四大股東,宣佈建立戰略聯盟合作夥伴關係。花旗成為第一家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參股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外資銀行。

  雙方在2005年簽訂協議,花旗承諾增持浦發銀行至19.9%,並在五年內維持積極合作關係。但隨後由於金融危機爆發,花旗遲遲未能兌現增持計劃。在浦發多次擴股融資後,花旗所持有的股權從原先的5%被攤薄至2.71%。

  2004年1月8日,建行與花旗簽署了風險管理技術合作方面的協議。隨後建行又選擇花旗集團作為主承銷商之一,一時間花旗成為建行戰略投資者的不二之選,但雙方因入股定價問題相持不下。2005年3月16日,原建行董事長張恩照案發去職,花旗集團亦退出,錯失了入股建行的一次寶貴時機。

  2006年11月,花旗牽頭組織中國人壽、國電集團、中信信託等組成的投資團隊與廣發銀行正式簽約,購買了廣發銀行85%的股權,其中花旗持有廣發銀行20%股份。雖與中國人壽、國家電網為並列第一大股東,但花旗在廣發銀行的經營管理中掌握實際話語權,亦委派了多名高管。加之花旗中國法人銀行在2006年底設立,花旗對浦發的熱情轉淡,戰略重心轉移。

  急需補充資本金的浦發銀行終在2010年引入中移動,向後者定向增發了約22億股,募得資金398億元。增發後中移動持股20%。在外界看來,雖然浦發與中移動合作兩年後,在手機銀行、移動支付方面並無實質進展,但浦發銀行一舉解決了資本金約束,未來三到五年內都無需補充新資金。

  花旗中國則向財新記者強調,花旗與浦發間是富有建設性的、緊密的合作夥伴關係。花旗珍視與浦發已完成的各項合作,特別是信用卡項目。「我們售出所持的股份並不意味著雙方合作的結束,雙方將共同探索新的合作領域。」

  不過,對於這樣的外交辭令,市場已無心關注,注意力轉向花旗更為「用心」的廣發銀行。接近廣發銀行的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包括花旗在內的幾大股東在廣發銀行的投資回報率「很不錯」。長遠來看,他相信,花旗遲早會退出的。

  「如果廣發銀行能最終上市,花旗將獲得豐厚回報。」某券商分析師指出。此前有媒體報導,廣發銀行赴內地、香港兩地上市的方案已定,融資規模為350億元左右。 不過,介於目前中銀行股估值的低迷,廣發銀行是否還有上市的時間窗口,亦是業內懷疑所在。

  財新記者亦瞭解到,花旗對出售廣發銀行的股份,「態度亦是開放的,不一定等到上市後,關鍵是價格。」

  外資行在參股中資銀行後,的確在風險管理方面為中資銀行提供了很多寶貴經驗。但是這可能也觸碰到中資行的痛處,「他們自己不願意改,因為這裡面涉及到不知多少層的利益關係」。

  本刊記者溫秀、陳慧穎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2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