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廣告經綸:耐人尋味說故事

1 : GS(14)@2017-01-06 02:06:32

王家禧的離世,的確令很多從少看《老夫子》大的香港人感到懷念。抄襲與否,我不在此評論。幾十年來,他寫的故事都是切切實實的香港人和事,陪伴幾代成長,代表了香港社會一些小人物的心聲,他的幽默感,帶給人們許多的笑意。也令我想起老夫子漫畫的精闢,在於四格就能說完一個故事。我們做廣告創作的,也非常講求說故事的技巧。試想想,一個廣告,才20、30秒,故事就能說完,還要感動人、影響人,的確考功夫。近年,越來越多微電影、long content,但並不代表觀眾的耐性多了,只不過是媒體消費習慣改變了,製造出更多平台可以在不同環境及時段去配合不同的內容而已。假如明明30秒就可以說完的一個故事,又何必要用上5分鐘或8分鐘呢?廣告故事長了,要長得其所才會有人看。齋得個長字而無增加起承轉合的幅度,無帶來意外驚喜、更豐富娛樂性、更感動人心,那就不做也罷。當然,好的故事可以拖長來說,情節可以細膩點、描繪也可以更深入。但講故事要講得出色,先不是要訓練如何慢慢地去講一個動人的故事。編劇也好、廣告的創作總監、客戶總監也好,能夠掌握一個故事的綱領、能夠用最簡單的文字或語言就講完兼賣完條橋,這才是高手。



我舉個例子,「有個鬼故,講述一個自小雙目失明的女孩,有幸得到角膜移植,可以重見彩色的世界。自此她常常見到很多奇怪的東西,如站在牆角一直不動的小孩、用舌頭舔着叉燒的母女。其實,她見到的全部都是鬼,重點是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見鬼,她自少就不認知鬼是甚麼模樣,而那雙見鬼的眼睛從來就不是她的」。這就是電影《見鬼》的故事了。度橋、賣橋就是要如此簡單。Idea要single-minded,很多時仲要估你唔到。好像《見鬼》的自己見到鬼都不知道自己見鬼,你說那是多麼恐怖!跟《老夫子》許多「耐人尋味」的故事也是一樣,除了易明,也要帶點深度。文廸晞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05/198869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4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