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美元大荒年 不利新興經濟
1 :
GS(14)@2016-12-19 06:29:55【明報專訊】上周港股表現疲軟,美股則天天創新高,斯人獨憔悴也。資金流向已經非常明顯,無謂再抱不切實際的幻想,就是自6月起許多分析大唱歐洲要走資到亞洲找尋回報,又說港股會重見28000點,一切都因特朗普當選而落幕。美股真的是一枝獨秀嗎?全世界的資金都流向美國嗎?
自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起計(11月9日),標普500指數升幅4.38%,不俗,但德國的DAX指數升8.8%和日經指數升19.4%,令人更眼前一亮。當然,計及匯率因素(把歐日股市以美元作結算),歐日股市仍有溫和上升,但相對亞洲市場,以美元計價,馬來西亞跌7%、印尼跌5.8%、菲律賓6.7%、上海A股跌2.3%及港股跌1.8%,資金明顯由亞洲新興市場撤出,回到歐美日發達國家,有聯繫匯率的香港和外匯管制愈來愈緊的中國,股市表現則仍領先區內新興市場。
資金流向主宰資產價格,這個道理不難理解,所以我們的下一個問題,是資金會繼續流到歐美日發達市場,還是會逆轉重回亞洲。王弼會嘗試用最新的政治局勢發展,回答這個問題。
亞洲資金明顯流向歐美
首先,讀者必須明白,不論喜不喜歡美國這個世界盟主,但我們確實是活在一個以美元為本位的世界,當美國的貿易赤字不斷膨脹,又或由寬鬆貨幣政策帶動,美元不斷湧出海外,亞洲新興市場就會一片興旺。然而,自2013年開始聯儲局開始討論收水(Tapering),新興市場火紅經濟便開始見頂,中國的外匯儲備亦於2014年中幾達4萬億美元開始回落,展開美元班師回朝的第一波。這個時期,美元流向海外的增速因收水而減慢(留意增速這兩個字),不過總量還是在上升,到QE完全停止以後,又有歐洲和日本央行接力,所以,亞洲還是有不俗的經濟增長,只是增長率較2013年慢一點而已。
特朗普上任 觸發第二波走資潮
但自特朗普當選總統以後,聯儲局和以美國馬首是瞻的歐日央行對新興市場的貨幣供應有微妙的新發展。首先,美國再一次加息抽緊銀根,歐央行亦有收水之勢。至於一向以貿赤形式向世界輸出美元的美國,近年在新能源和頁岩氣政策非常積極,已經有不想再依賴入口中東石油的取態(例如從伊拉克和也門撤軍)。不少評論指出,美國由全球最大石油輸入國變為輸出國,只是時間問題。這樣的發展,離岸美元自然日見緊絀,而所謂美元班師回朝的第二波,將會由特朗普正式上任而展開,例如他針對中國的保護主義政策,無論最後能落實多少,總會令美元流出外海的速度進一步減慢。
美稅務優惠 跨國企業資金回朝
最後的殺手鐧,則是給予美跨國企業稅務優惠(Tax holiday)把海外資金調回美國。在貿赤收窄、美元班師回朝雙管齊下,離岸美元資金池勢出現收縮導致美元荒,美元會進一步上升。我相信,如果美國持續加息、貿赤收窄再加企業盈利班師回朝的稅務優惠一一落實,新興市場將會受不了這三管齊下的打擊。可以說,美跨國企業的稅務優惠,將會是引爆新興市場泡沫的最後一根稻草。
■最新一集「投資.王道」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王弼會在每周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投資.王道」,以專業投資者角度分析經濟和股市市况,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48484.htm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 fb.com/buytillsuspension
[王弼 投資王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648&issue=2016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