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我怕分享 蔡東豪

2012-3-15  NM

由中環人變成觀塘廠佬,當中包含不同領域上的轉變,理論上最困難的,應該是人際關係,出奇地,這方面我不覺得有大問題。做生意永遠是跟人有關,做廠 的人跟中環人在做人處事上理應有一道鴻溝,中環人性格外向、進取、看即時回報;做廠的人性格內向、循序漸進、細水長流。表面上中環人英明神武和能言善辯, 做廠的人內斂愛靜和不擅辭令。


回顧這幾年我轉型做廠的生涯,遇到很多困難,但人際關係我反而應付得來,我沒有細想 箇中原因,直至最近我看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書:《Quiet -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我從來沒有細想自己的性格是外向或內向這問題,我做電視做電台寫專欄,我當然是一個外向者,是不用多想的事實,這點我身邊的人都接受, 包括我自己。看這本書我有一種解放的感覺,出櫃吧,我其實是一個內向者。 作者指全球有三分之一至一半人是內向者,環顧四周,這比例似乎是過高,因為身邊的人大都充滿幹勁,做事不停去衝去闖,不停地說話,這世界充斥外向者。原來 這是假象,一個團隊、一間課室、一間公司,兩個人之中有一個是內向者,感覺上沒這麼多,因為不少內向者假裝是外向者。外向是公認成功人士的標準性格,做人 當然要成功,因此,我們都是外向者。


小孩大多不懂得為自己披上外向的盔甲,不少父母覺得內向是有問題,見到別人, 會以帶失望和抱歉的語氣解釋:「唔好意思,我嗰仔怕醜。」這不是香港的獨有問題,全世界人都覺得內向是一種缺陷,跟成功的模樣格格不入,要成功的話,一定 要改變內向的性格。改變自己容易過改變世界,這世界有很多「扮外向者」,我相信自己是其中一員。 看這本書除了有解放的感覺,最過癮的地方,是它歌頌內向之美。愛孤獨不是一種病,不是蝕底的性格,孤獨可以是一種力量,是創意的泉源。「沉默」和「領導」 可以出現在同一句子中,大聲不代表有料。這本書還指出「扮外向」是一條不錯的路,因為外向始終是眾人的標準,扮外向可在主流圈子行走,然後總有時間做回自 己,縮回自己的天地,享受一個人或三數個熟朋友的寧靜世界。 畢業後,我走入中環,中環人的性格是外向中的外向,轉數快和勇於發言是基本條件,不融入便被叮走。工作環境可改變我的表面性格,但未足夠改變我的根本性 格,只變到我有時也相信自己是外向者。後來由中環走去觀塘,一切來得自然,因為我回家。


做廠的本質是細水長流,每 天做得好一些,成績表不是每日,甚至每年派發,外向者的激情會不時換來失望。我懂得跟做廠的人溝通,可能是我根本不是外向者。我以一件事做指標,以前在中 環工作,一個永恒的活動,是開會,我的中環歲月大都在開會中度過。跟做廠的人開會不容易,大家說話不多,問一句答一句,太多相對無言的時間。開會的時候所 有人坐後排或遠離我,這習慣至今不改,他們這樣做,目的是不想說話。開會這麼麻煩,加上我也不大喜歡開會,大家索性儘量少開會。我頗肯定開會次數和時間長 短跟生產力的關係,在我公司,關係應該是反比。


在中環的時候,有一種經常出現的會議叫「腦震盪」 (Brainstorming),鼓勵出席者不怕後果的發言,重量不重質,相信暢所欲言的結果是總有一些好主意會出現。過去幾十年多個學術研究證明腦震盪 無用,甚至有負面作用,因為令人容易墮入集體迷思。做廠後我搞過一兩次,無人爭發言,度日如年,之後沒再搞了。 開會我還可接受,但我一聽到「分享」這兩個字就打冷震。這幾年香港人發了狂的分享,什麽形式聚會都變成分享會。上司對下屬有指令、出了事開會問責,今日變 成分享,或者這比較政治正確。原來我喜歡做廠這個內向的環境,你有你做嘢,我有我做嘢,保持空間,互相存在信任,多聆聽,大家做自己。我不想同人分享,你 的世界我沒興趣了解,我的世界我留給自己和最親近的人,可以嗎?

蔡東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