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買便宜貨我將比現在貧窮得多 laoba1梁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dv1a.html
巴菲特:「查理把我推向了一個,不要像格雷厄姆那樣,只購買便宜貨的方向,這是他真正給我的影響。他把我從格氏觀點的侷限中拉了出來,這是查理思想的力 量,他拓展了我的視野。我在進化,我以非同尋常的速度,從猿猴進化到人類。如果我只學格雷厄姆一個人的,我將比現在貧窮得多。」這段話是巴菲特實踐兩種投 資策略數十年得出的結論,清晰地表達了巴菲特的態度:格式投資具有較大的侷限性,好企業在長期回報中起決定性作用。芒格強調只購買優質企業,格雷厄姆則喜 歡買便宜貨,而不太在乎企業的素質。這是兩種差異較大的投資風格,兩種不同的選股標準,跟安全邊際無關。芒格並非不要安全邊際,反過來看芒格是在便宜貨中 挑好企業,而排除其他所有股票。
巴菲特也曾經說自己是85%格雷厄姆+15%費雪,一方面表達對價值投資創立者的尊敬,另一方面強調「永不虧損」的重要性。安全邊際和成長是事物的兩面, 缺一不可,也許沒必要量化,只是要記住便宜的同時還要好,這跟買入優質企業價格要合理是同樣道理。安全邊際是防禦,成長是進攻,便宜保證不虧損,而長期持 有最優秀的企業才能保證獲得超額收益。「我將比現在貧窮得多」說明只買便宜貨可能比較安全,但長期收益率可能會較低。僅以便宜為標準選擇標的,而非長期持 有優質企業,每次獲利有限,同時決策次數會增加,一定伴隨著更多的失誤,從而抵消收益。對於一般性企業基本面更容易惡化,從而使安全邊際消失。是否真便 宜,便宜是否會突然變成昂貴,比起判斷企業的前景更困難,特別是在類似港股這樣的市場。
便宜是安全邊際,既便宜又好是雙重安全邊際,儘量限制選擇標的的範圍,只投最好的企業是長期獲得超額收益的最優策略。
梁軍儒2012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