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小敗局】Winamp謝幕的啟示:如何工具、渠道與平臺關系?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08/57760.html

一款16年的播放器最終還是終止服務了。i黑馬認為,做面向純工具的模式很容易被大公司擊潰,關鍵在於能產生優質內容。當純工具成為了內容渠道,用戶對其依賴度會更強。Winamp在其官網公告說,2013年12月20日停止服務。這款在97年就已經出道的知名播放軟件走到了盡頭。或許,這是工具時代的終結標誌之一吧。我把互聯網產品(軟件領域)分為三類:工具、渠道和平臺。有一類工具產品有一個特點在於:如果只是用戶和它兩個角色,這個工具就很難完成什麽東西。Winamp這一點特別明顯,如果你不去找點MP3之類的音樂文件,這款播放器本身沒有任何價值。還有一類工具產品,需要用戶深度參與。比如說筆記類產品、Office套裝。不那麽恰當地套用麥克盧漢“冷熱媒介”的分法,前一類工具可視為“熱工具”,後一類屬於“冷工具”。熱工具用戶點點鼠標就可以了,冷工具需要用戶開動大腦。通常來說,前者用於休閑,後者用於工作。早年工具類軟件的商業模式都是“收費”,後來有了互聯網,慢慢出現了一種免費+廣告或者收費的模式:功能全部有,但有廣告。如果不想看廣告,繳費――這也是很多共享軟件走的路徑。通常來說,越是複雜及越是瞄準特定人群的工具,收費的可能性越大。比如SPSS這種一般只有搞研究的人才會用的軟件。複雜,意味著需要學習,學習意味著學習成本,輕易拋棄不得。特定人群意味著有特定需求,這種需求通常意義上是剛需。但大眾型的工具就不好講了。Winamp顯然是面向8-80歲的人群的,國內其實早期赫赫有名的Foxmail 也有這個特點。在網絡人口不過數千萬的當年,居然擁有五百萬用戶,可謂是風頭一時無兩。但Foxmail很快沈寂了下去,今天還在用這個軟件的人,怕是極少了。類似的還有一堆的下載工具,網絡螞蟻、網絡快車等等。做面向純工具的模式很容易被大公司擊潰,或者說被有其它資源的大公司利用捆綁的方式擊潰。Netscape就是非常經典的例子。純工具開始慢慢轉型,一個方向就是:成為一種渠道。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是暴風影音,作為一個視頻播放工具,它非常有名。不過,08年的時候,暴風的馮鑫意識到了問題,據說他認為單純靠這個工具而來的用戶價值只有1分(如果總分是10分的話)。後來暴風影音開始進入“視頻內容供給”的領域,雖然限於實力所限,能供應的內容總量上比不過優土、搜狐、愛奇藝之類,但繞開“首播”、“獨播”的高額采購,大體上也能基本滿足視頻觀看需求。在移動領域中,暴風影音這款APP還可以搜到來自優酷(比如萬萬沒想到)、搜狐(比如生活大爆炸)的獨家內容,算是在搞視頻聚合了 。第二個例子是迅雷,作為一個下載工具,同樣非常有名。早些時候,eMule下載更受歡迎一些,但隨著盜版清理,Verycd轉型,離開了內容的支持,純工具便會出現問題。迅雷後來推出了“迅雷看看”的視頻服務,利用迅雷下載技術,還可以支持下載。迅雷在一大堆下載工具之死中殺了出來,今天的迅雷,已經不能再視其為一個“純工具”了。Winamp的淪落,就在於它和內容沒有任何關系。用戶在使用這個工具時,內容全部是自己找來的。工具升級為渠道的必經路徑在於:用戶利用這個工具所消費的內容,與工具本身有著利益關系。作為一個音樂播放器,iTunes就和內容供應者有著很強的利益關系――事實上,我們今天已經很少把它看成是一個音樂播放器,更多的視其為一個音樂商店。到了這個份上,工具成為了渠道,用戶對其依賴度會更強。但事情沒有完。渠道只是單一的內容推送,盡管根據數據挖掘和分析,有可能做到所謂的精準推送,但用戶的遷移成本很低,如果這個渠道不能做到壟斷性優勢的話――無論是在用戶端的壟斷,還是在合作夥伴前的壟斷――被拋棄是很常見的事。但如果在這個渠道上再置入一點東西,比如,進行 “社交”,那就完全不同了。由此,渠道開始向平臺轉化。所謂平臺,應該包括四個元素:海量端點、統一運營規則、吸聚,以及,重組。重組是最困難的地方。微博做到了前三點,但用戶與信息的重組上出現了問題,比如說,用戶被太多的無關信息所幹擾,他們並沒有感覺獲得他們想要的信息。微博全盛時每天要產生數億條信息,重組不佳造成用戶的困擾,平臺優勢慢慢就開始減弱。當一個平臺將海量信息重組得更好,然後成為高頻使用時,“入口”,變產生了,比如說微信。這已經是另外一個話題。但我們的確從Winamp、暴風、微博、乃至微信,發現了這樣一個路徑:工具、渠道、平臺、入口。進化得越深,它的優勢時間,就越長。 相關公司: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作者:魏武揮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寧詠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7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