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銀行股實證(1):風險資產定價 基本面通訊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91f079010107uh.html

這是一篇不合時宜的博文。因為許多博友已經建立「銀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低資金成本」這樣的概念,詳細可參看熊熊博文什麼是銀行的核心競爭力、老木頭博文讀《巴菲特談富國銀行》有感。長遠來說,他們的觀點不可挑剔。巴老也說過:「只要不做蠢事,銀行業是一個很好的行業…富國銀行的資金來源比其他銀行更低廉…此外,他們在資產規模方面很明智,沒有介入會帶來麻煩的領域。」股神的話經常被奉為圭臬,還有什麼可懷疑的呢?股神說他喜歡輕資產但後來買了鐵路公司、股神說不喜歡高科技公司後來買了IBM讓很多國內眾多「價值投資者」不知所措。典型的原教旨主義,呵呵~
眾所周知,銀行為貸款客戶提供同質的產品——資金,然後收取利息,銀行收取的利息即為資金需求方的財務成本。直觀的看,風險程度相同客戶的利率完全相等。 如果一個客戶願意支付更高的利率,則意味著他的風險更高。有一種觀點認為,較高的利率最終會受壞賬的拖累,最終高利率會被壓到正常利率水平,甚至低於這一 水平。壞賬在損益表上體現為貸款減值損失(即信貸成本)。實際情況是否真的如此呢?存不存在經濟學上的所謂「帕累托改進」,即保持貸款質量的前提下提升貸 款收益率呢?
招商銀行的馬蔚華先生認為存在這種可能。一次採訪中他這樣說:一個是風險理念的問題,就是不良率在不斷降低,但是定價能力也在下降。這意味著我們還是習慣 於找低風險的大企業做貸款,同時忍受他們下浮利率的要求。過去看客戶強調「雙優」,不論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都要優質的。但是現在優質企業都會讓你價格下 浮,你如果犧牲了定價,你可以得到一個非常低的不良率。但是一個企業不光是要保持非常優的質量,還要盈利。為了保持過低的不良率,犧牲了盈利,也不是一個 好銀行。就比如說風險的觀念,銀行業本身就是把雙刃劍,沒有風險也就沒有收益。關鍵是怎麼樣能夠在風險和收益之間取得一個最佳的平衡。如何實現在一定風險 容忍度內,收益能夠最好。這些對中國銀行業來說都是新的挑戰。
大段引用馬行長的話很乏味,幸虧全是口語化的短句,意思也很清楚。同樣是貸款,能以更高的利率賣出去當然也算是一種能力。當然,前提是風險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下表一為2010年a股各上市銀行貸款平均收益率。數值由計算所得,與年報披露數據有細微差別。比如工行收益率為5.05%,年報披露值為4.99%。寧波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居前三位。中國銀行以4.47%位居末尾,是唯一一家低於5%的銀行。四大行排名分別是農行(5.30%)、建行(5.09%)、工行(5.05%)和中行(4.47%)。如果風險低則利率低、風險高則利率高的邏輯,簡單認為中行的資產風險比建行、工行要低,肯定有許多人會笑。那種認為銀行不需要找客戶、可以坐等客戶上門是一種「偷懶」的想法。中行4.47%的貸款平均收益率證明他們很懶?
表一:2010年貸款平均收益率
 
股票代碼
 
公司名稱
收益率
不良率
002142.SZ
寧波銀行
6.14%
0.69%
600016.SH
民生銀行
5.79%
0.63%
600015.SH
華夏銀行
5.64%
0.98%
601009.SH
南京銀行
5.77%
0.85%
601288.SH
農業銀行
5.30%
1.67%
601939.SH
建設銀行
5.09%
1.03%
601328.SH
交通銀行
5.20%
0.98%
601169.SH
北京銀行
5.31%
0.59%
601166.SH
興業銀行
6.08%
0.35%
601998.SH
中信銀行
5.05%
0.62%
601398.SH
工商銀行
5.05%
0.95%
600036.SH
招商銀行
5.11%
0.61%
600000.SH
浦發銀行
5.19%
0.42%
000001.SZ
深發展
5.06%
0.44%
601818.SH
光大銀行
5.11%
0.67%
601988.SH
中國銀行
4.47%
1.00%
       
註:中國銀行根據國內數據計算
某個年度的貸款平均利率的影響因素比較多,首要的是貸款的期限結構。期限長貸款利率高於期限短的。先不討論這一點。從議價能力看,零售個人客戶最弱,小微企業次之,大中企業談判能力強。從民生銀行針對個體工商戶的「商貸通」利率通常溢價20%可窺一斑。上表還列出了各銀行貸款不良率(不良貸款/貸款總額)。回歸分析顯示,貸款收益率與不良率不存在線性的關聯關係,去掉歷史負擔比較重的5大行也是如此。
我原計劃用貸款平均利率與信貸成本相比較以考察風險定價,考慮到利息產生於全部貸款餘額,但信貸成本涉及新增貸款計提的準備、到期貸款準備轉回、貸款五級 分類之間的遷徙等等,這種比較存在邏輯漏洞。故而分析過去幾年貸款平均利率和不良率的關係。仍以招行為例。貸款平均利率不是用絕對值,而是用相對基準利率 之間的相對值(這意味著假定國家調整基準利率所有貸款立即重新定價,重新定價是一個新概念,分析銀行時不得不面對概念很多這一困難)。見下表2。從表中可以看出,整體上,招行貸款利率提升的同時,資產質量在提升,不良率下降。
表二:招行歷年貸款利率與不良率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貸款平均收益率
5.18%
6.30%
7.25%
5.05%
5.11%
1年期基準利率
5.86%
6.71%
7.18%
5.31%
5.36%
差額
-0.68%
-0.41%
0.07%
-0.26%
-0.26%
不良率
2.12%
1.54%
1.11%
0.82%
0.68%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現有分析的背景是過去幾年中國經濟保持了較好的發展,那些高利率貸款的風險還沒有顯露出來。如果一旦出現經濟困難,那些高利率的小企業 違約的概率要遠大於大型企業。這種說法或許正確,或許錯誤,我還沒有研究過這個問題。尋找議價能力更弱的個人和小企業客戶,比如說民生銀行,算不算是巴老 所說的蠢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