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TRUSTNO1兄:保單的秘密之補記與訂正(一) 熊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414290102dww0.html

本節主要涉及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            對文中尚未涉及的數據一個補充,包括數十張保單的分析結果.人壽2009年之前的各種保單準備金,費率數據量相當龐大,150M,不便在網絡上發佈。若讀者有需要可以開列所需要的保單種類,筆者逐一打包發送。 (數據通過微盤分享:http://vdisk.weibo.com/s/2jTVB/1328358314

第二,            對文中有一些表述不夠清楚的觀點也會借此機會做一些梳理與澄清。 

第三,            對文中的幾個重要錯誤做訂正。 

(A)    公式錯誤

第二篇資產份額法中,演示準備金計算的公式

下一年准備金=當年準備金*(1+pr)+風險保額*(下一年預估死亡率/下一年預估生存)

此公式應為

當年準備金*(1+pr)=下一年准備金+風險保額*(下一年預估死亡率/下一年預估生存)       

這是躉交險下的準備金計算方式,不考慮未來保費,期交下考慮未來保費的收入情況時

        當年準備金=上一年准備金*(1+pr)+淨保費 - 死亡成本       

由於在繳費初年,死亡率很低,因此以這個公式來作為分紅基數,不會有太大的偏差。       

(B)    壽險市場收益率

圖一 1980年至2010年,美國壽險行業投資資產歷年回報率

TRUSTNO1兄:保单的秘密之补记与订正(一)



數據來源: 美國壽險協會www.acli.com 

圖二 2001年至2010,日本壽險行業投資資產歷年回報率

TRUSTNO1兄:保单的秘密之补记与订正(一)

 

    

美國壽險行業收益率緊貼著30年期國債收益,從1985年的頂峰一路下跌。即便以2000年為基準,在股市泡沫的頂點2007年都沒有恢復到2000年的水平。日本壽險行業則更為悲慘,自90年代經濟泡沫破滅後,日本長期國債維持在1%的極水平。整個行業的投資收益率自2001年起就從沒有超過法定定價利率3%。這是由壽險資產的風險偏好所決定的。 


壽險負債管理的是一種長期風險,對應的資產必須配置大規模的債券,尋求穩定回報。同時配置小規模高風險股權資產,予以對沖債券收益率下跌的風險。這種模式的獲利方式不是尋求高額的收益率,而是利用股債對沖維持一個穩定的低收益率,讓時間的複利效應去累積可觀的利潤。 


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巴菲特的Berkshire。巴菲特出名於投資財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給人以不碰壽險的錯覺。實際上Berkshire一直經營人壽年金業務。巴菲特對這個行當的本質認識並不亞於其他行業。

http://www.brkdirect.com/ ,巴菲特給他的年金客戶們寫了一份信,其中他談到 

Life insurance can be a complicated business. Like many investments, getting abnormally high returns on an insurance policy requires you to take some form of risk. High returns can be obtained by investing in a risky class of asset, by buying from a company with poor credit ratings, or by buying from a company that is very aggressive with its assumptions. Aggressive assumptions can hurt consumers in a variety of ways, and they are not always immediately apparent. The most common way this happens is when a company shows how the value of a policy will grow based upon current assumptions, which may remain current for only a short time.  


人 壽保險這個行當可以變得相當複雜。與很多投資行為一樣,超高的回報的保單實際上要求你承擔某種風險。因為高回報需要投資於高風險級別的資產。這種保單要麼 來自於信用評級很差的保險公司,要麼來自於假設過於激進的保險公司。激進的假設會在不同的方面損害客戶,雖然這些傷害並不總是立等可見。這個行當中最常用 的手段便是,保險公司向你展示基於當前假設下保單的價值是如何增長的,而這種假設可能僅僅維持極短的時間。 


在他的網站上有一個Single Premium Deferred Annuity 的計算器.讀者可以自行填入出生年月,性別和初期投資額度.然後他會計算出年金到期時的總額和收益率。可以看到這樣一個結果

TRUSTNO1兄:保单的秘密之补记与订正(一)

伯克希爾的年金產品的精算定價利率僅為3.12%, 即相似年限的美國零息債券收益率。在巴菲特看來,長久期的壽險負債無需獲得超過國債收益太多的回報,只要小心謹慎的投資,通過長時間的複利效應足夠獲得超額的利潤。 


Profit=A*(1+r)^n, 這個公式涵蓋了金融行業的賺錢竅門。銀行業尋求的是A的擴張,證券投行業尋求的是r提升,而唯有保險業是依靠n來賺錢。一個好的保險公司不在於能否獲取短期高額收益,而是能夠做好資產的對沖,使其維持穩定在一個平均的獲利水平上。 


這種對沖操作最大的弱點在於無法抗拒長期的經濟趨勢。雖然國債利率可以看成無風險利率,但在長週期下依然有風險。以美國30年期國債來看,1985年年均8%的無風險利率來評估當時的壽險公司利潤,那麼實際上是大大高估了。而如果以2010年的收益率做估算,那麼就會偏於保守。 


任何投資都是一種概率的賭博,差別僅僅是能否賭對長期的大概率事件。在債券大熊市的底部,應該如林森池那樣投資債券而非壽險。林森池80年代重錘賭美國零息債券,是在賭美國債券市場會有長達30年的牛市。在這樣一個大趨勢下,投資壽險業風險會隨之增大。隨著債券收益率下跌。為了維持既定的收益率,壽險公司必須逐步提高股權資產的比例。隨著股權比例的提升,其總資產的風險程度逐步上升。同樣的5%總收益率,長期債券利率維持在5%2%時,壽險公司所面對的風險是絕然不同的。以風險折價的方式來掩蓋30年內的資產風險波動,只會助長掩耳盜鈴式的樂觀預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