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獨家專訪]曾蔭權談房屋困局 最大樽頸土地開發 2016年09月07日
1 :
GS(14)@2016-09-09 04:45:39http://www.am730.com.hk/article-328531
前特首曾蔭權2012年中卸任後,鮮有公開露面及發言,他日前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暢談任內施政及近日社會熱門話題,今次是他退休4年後首次接受本地傳媒訪問,本報今日起一連3日刊出訪問內容。
現任特首梁振英一直主打視為「重中之重」的房屋政策,大興土木狂谷供應,但樓價未見回落,公屋3年「上樓」的承諾亦落空,梁班子將供求失衡責任歸咎於土地問題,矛頭直指向上屆政府。上任特首曾蔭權首次開腔,他回應表示欣然接受各方批評,但指亦要考量客觀環境,回想當年因應市況停止定期賣地後,也許應繼續開發新地皮,但他不諱言,開發新地皮面對不少困難,不能「移山填海」,同時要爭取地區及環保人士的支持,他形容「真係好艱難去搵新地!」
採訪:馮振超 鄭秀韻
攝影:黃文山 鍾式明 陳奕釗
由2005年2012年,曾蔭權管治香港7年,有批評者認為香港目前上樓艱難,樓價只升不跌的情況,是他任內劇減房屋供應的政策所造成。他日前接受本報專訪,當記者提出這話題,他並沒有任何不悅神色,從容地表示,「任何批評都係出於誠意,都係公平嘅!」他認為大家亦需看當時客觀環境。
金融風暴後樓價跌七成
曾蔭權曾形容房屋是一直折騰香港人的問題,他回顧97回歸後香港的經歷,99年亞洲金融風暴後,香港面臨困境,當時房地產特別是中型住宅樓價下跌六至七成,500萬元的單位狂跌至200萬元,「啲人好驚,如果房地產仲係猛谷拍(賣)地出去,都唔知會變咗咩樣,當時市民亦唔會支持。」
事後回想應更積極開發新地皮
政府當時為挽救樓市而施「重藥」,包括停止定期賣地及停建居屋。曾蔭權說,當時並非完全不供應土地,只是改用勾地制度,「當時用呢種方法,當時我覺得係準確。」他事後回想,每個政策都可以做得更好,「只係當時我哋冇做到一樣嘢,就係雖然我哋唔賣地,依家回想嚟睇,都要積極、積極開發新嘅地皮。」
但他坦言,最艱難工作是開發新地皮,「如果你問吓當時做房屋署嘅局長,或者問返(林)鄭月娥都係,佢做發展嘅,都係好艱難嘅事幹,去搵新地………」同時亦面對來自各方的阻力,「要各方支持你好艱難,有環保人士,有地區人士,個別嘅既有利益,當你去發展新土地嘅時候係好困難………」
移山又唔准 填海又唔准
「你睇番轉頭,唔係話你做咗幾多嘢,每年公營、私營房屋出產量有幾多嘅時候,你發覺都係差唔多,直到目前為止都唔會高好多………」他認為,「原因就係最大樽頸係喺土地開發」,這亦是至今仍面對的最大挑戰,「移山又唔准,填海又唔准,所有綠化土地又唔准,加高亦都唔准,點算呢?同埋密度又唔能夠增加,所以係好大挑戰!」
他多番強調,「我自己覺得可以做多啲,即係停止賣地,但開發土地亦積極去做」,但他補充,「你咁做嘅時候亦有人會鬧你,『唓,啲地都賣唔去,積極起咁多(做乜呢?)』,所以將精力放喺經濟復甦嗰度。」他不無感慨說,「回想起嚟,每個政策都有好處、有壞處,人哋嘅批評你都要接受,有啲係啱,有啲冇咁準繩都未定,但市民批評你要接受!」
每個特首都面對挑戰
梁振英上台4年,民怨大、爭議多,市民對現狀不滿,不期然出現「懷念」兩名前特首董治及曾治時期的情緒,曾蔭權對此顯得淡然,「依家年紀大咗,啲嘢睇闊咗,好多嘢灰色嘅,而且環境又唔同,每個特首都面對不同挑戰,唔會感覺上因為我做就唔同,根本掌握唔到所有資料,你都唔知人哋做得對抑或唔對。」不過,他相信任何人出任高級職位亦全心全意做事。
不過,他亦自言「好彩」,與太太外出時,總會有市民主動前來握手表示支持,「尤其係知道我有啲苦況,(他們說)我都支持你呀!」對於市民的支持,他說:「我自己好感動,仲係好感恩!」他亦提及市民懷念前特首董建華,指對方為香港做了很多事,對過渡安排亦作出很大貢獻,「我好相信呢啲係好自然現象,不過都好感恩,做到高職位,係風險高、回報高,但都要付出代價,相對都好高。」
(另有訪問內容見A4)
2 :
GS(14)@2016-09-09 04:45:52http://www.am730.com.hk/article-328532
前政務司長許仕仁因新地案而繫獄,與他相交多年的曾蔭權,曾為許仕仁撰寫求情信,面對已成階下囚的摯友,曾蔭權不禁黯然神傷,他重提對方當年合力擊退「大鱷」的貢獻,並形容許仕仁是其終生的好朋友,現時每天均會為對方祈禱。
許仕仁因收受賄款,2年前被判囚7年半。曾蔭權接受本報專訪,提及正在獄中服刑的許仕仁時,先輕揉鼻子,然後語帶哽咽,自言為對方做了頗例外的事情,「當時陪審團判佢(許仕仁)有罪時,我寫咗封信俾法官,封信講出我所有內心,對呢位老朋友嘅心境。」
獲扶持打「鱷」 功勞不可滅
曾蔭權說,「當然有好多矛盾,當(案件)審判時我先知道一啲新嘅事實,但係對於佢(許仕仁)對香港嘅貢獻真係唔少。」他重提當年亞洲金融風暴時期,彼此聯手打「大鱷」,「唔係靠佢(許仕仁)同埋任志剛兩個人嘅扶持,我自己做財政司長時好艱難做出一個、我覺得係極之困苦嘅決定,而經過一個幾辛苦嘅過程,先克服到當時嘅危機,呢個功勞佢係不可滅嘅。」
他續說,「我依家只有每日每日都為佢祈禱,我覺得佢都係我終生一個好好嘅朋友。」
亞洲金融風暴於97年7月爆發,並迅即蔓延至香港,當時財金系統「鐵三角」,即時任財政司長的曾蔭權,與當時的財經事務局長許仕仁及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合力聯手對付炒家,並於翌年破天荒動用逾千億元公帑入市,與炒家背水一戰,最終成功擊退「大鱷」。曾蔭權05年接任特首後,力邀合作無間的許仕仁出山,出任位居政府第二把交椅的政務司長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