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逾30年增千隻 大熊貓不再瀕危華專家憂保育歎慢板

1 : GS(14)@2016-09-06 22:50:49

中國國寶大熊貓不再瀕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於夏威夷時間4日在當地宣佈,將大熊貓的保護級別,從「瀕危」降低成「易危」,指出中國在過去數十年進行有效的大熊貓保育工作,令數量有所回升。但在中國負責保育大熊貓的國家林業局昨午就反對,稱大熊貓實際仍是瀕危物種,需要加強保護,將牠列為易危是為時尚早。



自1963年起,IUCN開始編製《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前日發佈的最新版本指出,目前有855種物種已經絕種,極危的有5,107種,瀕危的則有7,602種。今次新版本中較受矚目的是中國國寶大熊貓的保護級別從瀕危更改至易危,雖然兩者同屬「受威脅」級別,但危險程度已有所改善。


藏羚羊瀕危變近危

IUCN稱,由於過去多年中國作為大熊貓主要棲息國家,實施有效的保護樹林政策,令大熊貓的數量回升,截至2013年底,野生大熊貓的數量已有1,864隻,比起八十年代的1,114隻增加750隻,圈養種群數量亦增至375隻。
IUCN又指,目前地球面臨氣候變遷,估計大熊貓的主要棲息生境竹林在未來80年,面積將會減少至少三成五,大熊貓的數量亦因而減少。IUCN建議各地要正視威脅,繼續實施有效的林木保育政策。另外,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藏羚羊亦由原本的瀕危改善至近危。該報告稱,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起,以藏羚羊絨製成的披肩在國際市場備受追捧,當時的藏羚羊數量從過百萬隻降至約7萬隻,近來由於各地實施嚴格保護,估計數量已回升至15萬隻至20萬隻。



「降級別言之尚早」

但上海澎湃新聞網報道,負責保育中國大熊貓的國家林業局昨午則對報告表示不認同,林業局指IUCN只是看數據和技術指標,從理論上作出判斷,而國家林業局則是着眼於實際工作情況和保護形勢,他認為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將大熊貓保護等級降低為時尚早,目前牠們面對的棲息地破碎化及基因交流不足等問題仍然嚴峻,這些威脅都不能忽視。林業局稱,如果降低其保護等級,保護工作就會變得怠慢和鬆懈,令大熊貓種群和棲息地都將面臨不可逆轉的損失和破壞,「繼續強調大熊貓的瀕危性並不是危言聳聽」。上海澎湃新聞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6/197617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8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