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1 NM
第九屆《壹週刊》品牌第壹大獎,經讀者一人一票,選出十八個至愛品牌。 第二年於即食時裝界別突圍的H&M,早前與意大利名牌VERSACE合作,推出限量衣飾,掀起搶購熱潮,成為城中熱話。百年老字號位元堂,為革新 不惜改商標,並加強中醫診症服務,為客煲製藥包,迎合年輕顧客群,帶領品牌首次上榜。此外,今年特設創意本地品牌大獎,頒予開業五十五年的美心集團,在第 二代接班人伍偉國帶領下,展開長達十年的改革攻防戰,推出各式各樣的新品牌及餐廳,用創意戰退老化。
美心新舵手 十年抗戰
這天,相約美心集團主席兼董事總經理伍偉國訪問兼影相,他指定要到尖沙咀文化中心地下的Cafe Deli and Wine,而非美心酒樓、快餐或西餅。午飯時間,Cafe坐滿客人,在附近工作的客人余先生這星期已幫襯第三次,「以前呢度係美心快餐,啲位好窄,食得好 急,好少嚟,依家座位闊咗,裝修好有屋企feel。」記者告訴他Cafe也是美心旗下,他即驚訝道﹕「唔怪得啦,我認得收銀個阿姐。」店鋪前身曾是美心快 餐,之後改為咖啡店Starbucks,由於人流較少,生意一般。今年初,改裝成cafe,座位減少,生意額卻急升一倍。 新餐廳刻意與美心「劃清界線」,伍偉國笑言,這是公司的新策略:「同一個焗豬扒飯,快餐賣三十幾蚊,呢度賣五十九元,貴成一倍,但環境唔同咗,呢度賣 life style,客人覺得值得,留下好印象,先知道屬於美心,反而會加分。」
「三把火」燒足十年
今年四十一歲的伍偉國,是集團創辦人伍舜德孫兒。新官上任三把火,伍偉國這「三把火」,燒足十 年。二千年接手公司時,集團以經營中菜、快餐及西餅業務為主,形象傳統、老化,「年輕人唔會行入來,一定要變﹗」早於九八年,他已說服祖父,開設一中一西 兩間餐廳,小試牛刀,包括又一城的「又一棧」。「個位原本想做北京樓,又係紅色金色裝修,唔係唔好,但客人會覺得食咗幾十年都係咁﹗」伍偉國於是組織一個 全新的創意隊伍重新設計,又親自帶領管理層及廚師到外國考察,之後開設西餐廳eating Plus(已結業),「美心旗下嘅高級西餐廳,侍應打煲呔著恤衫,我要新餐廳侍應著黑色T恤,兼可以戴耳環,當時有好多反對聲音,連爺爺都唔係好接受。」 不過,兩間餐廳第一個月已賺錢,「證明我係啱嘅﹗反對派即刻收聲。」伍偉國笑說。 近年,美心陸續推出多間新餐廳,除了Deli and Wine,還有Simply Life、八月花(廣東菜)、白玉蘭(上海菜)等,主要針對二十至四十歲的顧客群。現集團有三分一生意來自新業務,伍偉國坦承,發展太快,要「㩒一㩒」, 其中有員工提議開設時下流行的乳酪店,就被他否決。「Idea幾好,我個仔都鍾意食,但坊間嘅乳酪店分別唔大,五年後仲會唔會流行?入大陸又得唔得?如果 我係細公司就會試,大公司開鋪要好多後勤配合,成本好大,唔值得試。除非有潛質開夠二十間,否則唔會考慮,要先做好品質控制及人力資源的配合。」
狠心換血求變
改革期間,最大難題是人事。「以前公司人事好官僚,好多做咗幾十年嘅員工、主管,習慣接受指令,覺得多 做多錯,一樣嘢幾十年都無問題,點解要改?大學生唔鍾意入來,請十個走九個。」換血無可避免,部門主管更「全部換過」。現負責七個部門的總經理全部外聘, 部分來自麥當勞、星巴克等,有的更以高於市價兩成的人工挖角而來。對於舊主管,則盡量安排調職。伍偉國指自己的管理方法,六成西式四成中式。「如果全西式 管理,唔理做咗幾耐,無用即炒,但中式管理就可以俾機會,調去較適合嘅位置,一定有唔開心,但至少仲有份工。」 為改變守舊的文化,伍偉國要求主管每年提交一年及五年計劃,計算工資、租金及食物成本等。開會時,有問題要呈報,一定要同時提出解決方案。「問題個個都識 講,我要逼佢哋諗埋解決方法,再一齊討論。」伍偉國說。
量力而為 唔熟唔做
伍偉國九二年加入美心前,爺爺伍舜德曾安 排他到文華東方做侍應,又做過運輸工人,學習從員工角度思考。伍舜德○三年過身前,兩爺孫每星期見三次面,既傳授公事,也教做人,「最記得有次一齊搭的士 返屋企,司機收多咗幾蚊,爺爺無出聲照俾。之後我問番佢,佢話唔一定次次要你啱晒,有時唔出聲,但睇到一個人點處事。」美心英文Maxims意思是「格 言」,創辦人亦為後輩留下不少座右銘,伍偉國說最受用是「量力而為」,「爺爺話過,賺錢有無限機會,但有冇能力做到呢?好多人搵美心合作,如去溫哥華發展 飲食,甚至地產項目,但我哋想專注啲,唔熟唔做。」 不過,伍偉國過度「專注」搞新品牌,近日傳統快餐及西餅業務頻頻傳出負面新聞,如疑似面油紙麵包及烏蠅牛肉飯等,伍偉國稱,公司每年風險管理會議都會列出 十大風險項目,食物安全永遠是首位,有關事件已嚴正處理及跟進。
美心○八年推出的天使及魔鬼蛋糕深受歡迎,去年再推出迷你版,對準情侶及小家庭市場。
位元堂 洗老餅形象
賣養陰丸賣到街知巷聞的百年老字號位元堂,花了四年時間重新包裝,去年又和Rejoice(飄柔)合作,大搞中藥洗頭水,打入超市,令品牌入屋。位元堂扭盡六壬洗走「老餅」形象,兩個月前再開設中醫診所御醫坊,為客人診症煲藥,進攻年輕人及OL市場。
位 元堂位於佐敦的樓上中醫診所御醫坊,店內隔着玻璃可望到煲藥機密密煲不停,「我專登做透明玻璃,客人睇到更有信心。」位元堂執行董事鄧梅芬(Karen) 稱,藥包用開水浸熱便可飲用,帶出差都得,「客人睇完症去行街,四十五分鐘返嚟攞藥,加咗呢個服務,多咗OL幫襯。」 創辦於清朝光緒廿三年(一八九七年) 的位元堂,五二年遷來香港,只有三間分店。二千年,上市公司宏安集團以一億二千萬元收購,再交由會計師出身的Karen接手改革。「當時品牌好老土,主要 賣養陰丸,客人都係五十歲長者。」於是,她請來廣告公司為品牌重新包裝,改造商標,又用年輕偶像李克勤重唱由鄭少秋原唱,家喻戶曉的廣告歌﹕「養陰丸,好 似太陽咁溫暖。」 品牌形象外,產品亦要改良,「以前間廠喺油塘工廈,又殘又舊。」Karen憶述,當時藥粉仍然要用人手撈蜜糖黐埋製成丸,分量亦不準確,「設備落後,工人 係老一輩,自然慢吞吞,一增加產量,就趕唔切起貨,銷售部同舊廠員工成日都嗌交。」於是她親自駐廠,引入機器生產線,並聘請有藥劑學歷的人任廠長,以西醫 系統監管品質。
湯包藥包走入屋
上市公司做後盾,改革同時,亦在香港廣開分店,並聘請中醫師駐場,看診、煲藥,售賣白 鳳丸、靈芝孢子,甚至湯包等,吸引年輕客群。高峰期,兩年開分店三十間,卻因過度擴張,令品牌形象走下坡。「平均每兩個月就有一間店開張,有十多間加盟 店,好快發現難於管理,試過叫佢哋送贈品俾客,加盟商竟然收埋唔送。」故特約期滿,Karen將加盟店逐一收回。 現時位元堂有五十多間分店,一半生意額來自內地自由行,尖沙咀等旺區更達七成。為增加國內客信心,國內逾百間分店亦在招牌加上本港上市編號,而產品包裝上 亦配合內地人口味,「內地人通常買嚟送禮,啲蟲草紮成一把扇咁會較有睇頭,香港就會俾人話唔環保。」Karen笑言。
位元堂舊的蝠鼠商標(左),Karen嫌設計老土,○六年改成簡單鮮明的紅太陽標誌(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