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蓋茨布道平板電腦:喬布斯iPad樂享其成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110159027741/

「iPad 很漂亮,但是前景並不清晰。喬布斯很擅長設計,iPad是一個絕好的例子。」2010年4月的一天,比爾·蓋茨對喬布斯的iPad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這不 是蓋茨第一次對iPad置喙,此前的2月份,蓋茨就稱iPad平板電腦只是一款「漂亮的閱讀器」,它並非革命性的產品。蓋茨認為,iPad應該向 Tablet PC(蓋茨推動的一種平板電腦)方向發展,融入觸控筆和鍵盤。


有人分析說,蓋茨是帶著一種五味雜陳的感受評價喬布斯的iPad,而這一切的源頭要從10年前的Tablet PC說起。

盖茨布道平板电脑:乔布斯iPad乐享其成 - slamnow - 潜水员文摘
盖茨布道平板电脑:乔布斯iPad乐享其成 - slamnow - 潜水员文摘


蓋茨的平板電腦夢想

時任微軟副總裁、負責Tablet PC業務的Alexandra Loeb曾回憶,1999年,蓋茨就表示:「(Tablet PC上市的)時機已經來臨。」

蓋茨親自過問該項目,與主要的技術專家進行討論,聘請應用領域的工程師,反覆做了用戶試驗,然後根據試驗所顯示的結果,多次確認「時機是否真的已經來臨」。

2000年11月,蓋茨在Comdex上講話,大力倡導平板電腦,這被業界視為平板電腦浮現江湖的重要標誌。

過了一年,蓋茨在2001年11月11日表示:「PC使得電腦從企業進入到千家萬戶。平板電腦則採用了尖端PC技術,可出現在用戶想要其出現的 任何地方。正因如此,我已經將平板電腦作為日常電腦來使用。這幾乎是一款沒有任何缺陷的PC,我預計,平板電腦五年內將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PC產品。」

2002年5月,蓋茨帶著150台平板電腦參加微軟年度CEO峰會;8月,微軟宣佈,平板電腦軟件向PC OEM製造商開放;11月,蓋茨充滿信心地向外界表示:「我們會長期跟進和推動這個產品。微軟已經花了4億美元投資於這項技術的研發,並打算再投資700 萬美元進行市場推廣。」蓋茨估計第一年至少會賣出50萬台平板電腦。

當蓋茨像傳道士一樣推動平板電腦時,有人對他潑冷水,其中兩位IT行業的巨頭Dell和IBM反應冷淡。Dell的CEO邁克爾·戴爾說過,在 切入這個領域之前,他們要冷靜觀察市場是否真有大量需求。IBM則更不看好,IBM的PC事業部老總Fran說:「我們覺得在這一塊不會有很大的市場機 遇。」

蓋茨反唇相譏,他認為這兩位大佬一旦看到市場啟動,就會馬上跳進來的。由於Tablet PC寄託著蓋茨很早就有的一個夢想,如果不成功,會對他的個人聲譽造成很大影響,因此微軟Tablet PC開發小組備感壓力。Tablet PC開發組長,同時也是微軟的副總裁Alex說:「我經常晚上睡不著覺,半夜起來考慮這個項目。」

蓋茨的平板電腦理念攪動了當時的市場,在2003年《華爾街日報》舉辦的All Things Digital大會上,記者Walt Mossberg曾問蘋果公司CEO喬布斯是否會參與平板電腦的研發,喬布斯矢口否認蘋果會研發平板電腦,因為他認為虛擬鍵盤產品不會取得成功,喬布斯當 時說:「我們沒有生產平板電腦的計劃。消費者喜歡實體鍵盤,我們認為平板電腦不會取得成功。」

2005年,Tablet PC的市場推廣沒有達到蓋茨的預期,但蓋茨堅信平板電腦將主導未來:「我們需要加大在硬件和軟件方面的投入,這樣才能使平板電腦成為主流。儘管目前平板電腦還沒有成為主流,但我相信它的未來。」

進入2006年,Tablet PC仍然沒有贏得消費者的青睞,這還沒有讓蓋茨沮喪。當年4月蓋茨在一次新聞發佈會上說,隨著時間的推移,數字墨水輸入和語音輸入的重要性將可以與鍵盤媲 美,儘管不可能取代鍵盤,它們將同等重要。隨後兩年,微軟和硬件廠商使Tablet PC成為主流產品的設想繼續空轉。2008年6月27日,蓋茨從微軟退休,他在微軟最後10年裡極力推動的Tablet PC似乎也暫時告一段落。

「蘋果面前永遠站著一個具有超人力量的惡巫。」《福布斯》雜誌2010年1月27日曾這樣說,蘋果面前的「惡巫」一開始是IBM,然後是微軟, 後來又變成英特爾,現在則又是微軟。不過蓋茨在平板電腦領域的努力,顯然不是「惡巫」的角色,而是一個探路者的角色,他為喬布斯的iPad平板電腦披荊斬 棘。

2010年1月,蘋果發佈iPad,在發佈會上,喬布斯信心滿滿:「我覺得我們做出了更好的產品。iPad既要優於筆記本電腦,也要好過智能手 機。」喬布斯在開場白就明確將iPad定義為移動終端設備,是用於填補iPhone和Macbook筆記本電腦之間空白的細分市場。

未來之路的炫酷工具

「iPad不只是一款獲取媒體內容的炫酷工具,同時它也在探索一條計算領域的未來之路。」iPad的設計師喬納森·伊夫這樣表示。

《財富》雜誌曾把喬納森評選為世界上最聰慧的設計師,喬納森是喬布斯推出iPad的幕後功臣。喬納森曾說:「蘋果的很多產品,都是我們的設計團隊待在工作室狹小的廚房裡,吃比薩時構想出來的。」這與蘋果的車庫精神一脈相承。

《時代》雜誌記者斯蒂芬曾去蘋果總部試用iPad,他起初對這款產品有成見,「看起來,它不過是個大號的iPhone而已」。因為有人認為iPad功能太弱,過於藝術化,所以他見到喬納森,開門見山地問:「iPad在功能上有不足之處嗎?」

喬納森稱:「許多時候,我們正因為那些不存在的東西而自豪。對於我們來說,重點就是不斷完善,直到用戶同他們互動的內容之間沒有障礙為止。」

喬納森的回答有些王顧左右而言他,他曾對外界高調表示:「蘋果設計的東西,主張證明一種存在的價值,而不僅僅是為了賺錢。」

這一點可能讓斯蒂芬不以為然,
他在蘋果總部轉悠時遇到了喬布斯,他也問了喬布斯同樣的問題,只是比較委婉:「我所見到的蘋果,總是站在兩塊路牌前,一塊上面寫著『藝術』,另一塊則是『技術』。那麼在這個路口上,是不是還有一條名為『商業』的道路?

斯蒂芬提這個問題,
可能還因為喬布斯曾說過:「蘋果能創造出iPad這樣的產品,就是因為我們一直試圖站在人文藝術和科學技術的交匯處,博采眾長。

  喬布斯承認他們的所作所為已經包含了商業的功利性,「但它從來都不是公司的宗旨。我們的宗旨在於產品以及用戶體驗」。

  「蘋果的產品在設計之初就一心想著銷售問題。」科技分析公司Enderle Group總裁安德魯曾分析,「結果就是,他們總能夠讓消費者排起長長的隊伍,這一點其他人根本做不到。」

  「蘋果善於在其他IT產品的墓地裡嬉戲。」《新聞週刊》曾這樣評論說。而蓋茨的平板電腦顯然就是這樣一個幻滅了的夢想,回過頭來看,為什麼蓋茨的平板電腦最後功虧一簣呢?

  前微軟副總裁迪克·布拉斯說:「微軟從來沒有形成一個真正鼓勵創新的機制。」他在蘋果iPad成功推出後,在《紐約時報》上表示:「儘管微軟有全世界最大的實驗室,儘管我們有三名而不是一名首席技術官,但是微軟的公司文化讓那些有遠見的思想家的努力一次次化為泡影。」

  微軟的業務則是各自為政,有一部分本身就是利潤中心,這就產生了以鄰為壑的局面:微軟面向移動領域的不同分支,譬如Zune、Windows Mobile、平板電腦,無法整合起來。

  但在蘋果公司,喬布斯親自指導一切,每個項目團隊的成員與喬布斯的理念保持一致。英國《每日郵報》稱:「喬布斯就是蘋果。他掌控一切——產品原型、研發、外包裝甚至包括聘請蘋果總部食堂的廚子。」

  在質疑聲中前行

   iPad發佈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直接批評iPad「了無新意」,美國IT雜誌《連線》的產品分析師查理·瑞爾列出了iPad的十大缺陷,包 括不支持Flash、無USB接口、無GPS功能、不支持多任務功能、無攝像頭、無高清多媒體接口等等。美國一家網站上還出現了一個「惡搞」圖片:喬布斯 在發佈會上手拿的iPad變成了四個用膠帶粘在一起的iPhone。

  Gartner分析師肯·杜蘭尼表示,消費者並不認可攜帶手機、筆記本電腦之外第三種設備的想法,「用戶要麼購買配置顯示屏較大的筆記本電腦,要麼購買顯示屏較小的手機,介於兩者之間的產品依然不受青睞」。

  也許是受眾多媒體的負面評價影響,iPad發佈後,蘋果公司股價一度下挫。不過,來自用戶的反應則恰恰相反,他們為了獲得iPad不惜徹夜排隊。

   4月3日上午9時,離iPad正式銷售還有數小時,蘋果公司位於紐約第五大道的零售旗艦店外排隊等候的消費者人滿為患。來自德國的裡查德·古德 伊爾為了能夠購買iPad,花50美元購買了一個摺疊椅,於頭一天中午就加入到該商店門前的隊伍中。排在第10位的27歲青年迪恩·瓦薩羅說:「我是個蘋 果迷,以前我也做過同樣的事,蘋果正式銷售第一代iPhone手機時我就是一早過來排隊的。」他還稱,雖然自己已在網絡上預訂了iPad,但還是來排隊體 驗這個過程。

  這不是少數粉絲的狂熱行為,而是群體行為,iPad熱潮迅速蔓延開來。《華爾街日報》預言:「正如iPhone一樣,iPad也將徹底改變IT業界。」

  一家媒體的評論員Raphael有些無可奈何地說:「蘋果粉絲們似乎有逆來順受的大肚胸懷,他們可以接受不支持多任務及Flash的手機,他們不在乎機子只能安裝蘋果認可的程序,無法更換電池對他們來說也沒什麼大不了。那好,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美國《新聞週刊》的評論褒中帶貶:「喬布斯有一種非凡的能力,他總能炮製出讓我們離不開的東西,但在這種東西出現之前,我們卻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這種需求。」

  iPad推出後不久,許多電腦廠商基於微軟平板電腦不成功的回憶,對此採取觀望或者不屑一顧的態度,時任聯想全球高級產品營銷經理的麥克·馬哈普羅稱,由於用戶反饋不佳,聯想將不會推出自己的平板電腦,仍然堅持對智能本領域的拓展,因為「用戶需要物理鍵盤」。

  可是,喬布斯的iPad節奏徹底打亂這些廠商的時間表。

  眾多對手一團混戰

  「亞馬遜的Kindle電子閱讀器做了很好的工作,我們將站在他們的肩膀上走得更遠。出版商其實對亞馬遜並不滿意。」喬布斯的iPad推出初期,幾無敵手,但沒有敵人的戰場不符合喬布斯的口味,他把炮口對準了當時市場上反響尚可的亞馬遜的Kindle電子閱讀器。

   市場研究公司Altimeter Group分析師邁克爾·加滕伯格說,微軟當時的操作系統和英特爾面向平板電腦的處理器,無法幫助微軟和英特爾像當年主導PC市場那樣主導平板電腦市場, 它們都不是專門針對平板電腦設計的,「微軟過於依賴Windows,會錯過一些機遇;英特爾過於專注於PC和類PC產品」。不過,英特爾產品經理馬修·帕 克爾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們非常看好平板電腦市場,這是英特爾擴大業務的一個良機。」

  喬布斯的iPad撬動了2010年的IT世界,原來電腦和手機兩個涇渭分明的領域開始膠著在一起,以提供黑莓手機為主業的RIM 於9月宣佈要推出PlayBook平板電腦,三星也參與進來。

  喬布斯對這些原手機廠商的舉動進行了評價,他認為RIM、三星電子等推出的平板電腦最終將面臨被淘汰的命運,「因為它們屏幕太小,難以和iPad競爭」。

   10月,惠普推 出了Slate 500平板電腦,業內人士就紛紛將其與蘋果iPad進行全面對比。一家IT網站分析人士稱:「如果把Slate比作一輛摩托車,那麼iPad就是一輛自行 車。摩托車動力強勁,但並不意味著就比自行車好。全球摩托車的保有量約2億輛,而自行車的保有量卻高達14億。」

   11月,優派在美國市場正式推出ViewPad系列平板電腦,針對喬布斯說過7英吋平板不會有市場的說法,優派的市場副總裁Adam Hanin認為,這是因為喬布斯害怕了。「喬布斯從來不會說沒有深思熟慮過的話,但我認為喬布斯可能是有一點擔心,因為他明白7英吋平板將會是iPad的 有力挑戰者。」當時,喬布斯評價搭載谷歌Android操作系統和7英吋顯示屏的平板電腦「毫無用處,除非附送砂紙,好讓用戶磨細手指」。

   喬布斯的iPad顯然也給聯想帶去了壓力,柳傳志在2010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上時表示,蘋果的移動互聯網產品將PC界帶到了一個非常重大的拐 點上,而聯想確實需要盡全力取長補短,用上世紀90年代打贏戴爾的精神打贏這一仗,「這個時候廠家能不能跟得上確實是生死存亡的問題」。

  2011年1月,聯想發佈了樂Pad,樂Pad個頭比iPad大,屏幕超過10英吋,搭載著谷歌操作系統。此前楊元慶曾表態:「就今天世界範圍內來說,我們只有一個瞄準的對象(蘋果),至於其他對手,說實在的,聯想都看不上眼。」

  追趕喬布斯iPad的聯想,是否知道喬布斯最愛引用的韋恩·格雷茨基的一句話:「要趕在冰球之前,而不是追著冰球跑。」

  iPad展開「血腥收割」

  2011年5月,美國資產管理公司Nuveen Asset Management高級研究員簡·斯諾瑞克在談到iPad時說:「它正在展開『血腥收割』。平板電腦至少會取代家用電腦。」

  5月20日傳來消息,微軟曾經研發平板電腦的Pioneer Studios部門被解散,該部門位於西雅圖的辦公室關閉。

  在此前後,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在參加一次採訪節目,當主持人提到,我們正處於後PC時代,當今最有創意的產品是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時,蓋茨回應道:「PC就是平板電腦……你看到設備時會說『那是PC嗎?那是手機嗎?』這種說法很快就會改變,因為創新發生得太快了。」

  當主持人提到蘋果的股價令微軟「相形見絀」時,蓋茨再一次駁斥:「我不會用『相形見絀』這個詞。股價恐怕並非衡量公司成功與否的最好標準。」(本文摘自《喬布斯和他的對手們》一書,科學出版社出版,作者為姜洪軍)

  《i殤·外企志》記者手記

  體驗經濟中的情感販賣

  「工作是劇場,生意是舞台」。

  這是約瑟夫·派恩、詹姆斯·吉爾摩所著的《體驗經濟》中提出的觀點。作者在書中還提出了「轉化」的概念,即對體驗的回憶可以讓體驗者超越體驗本身。所以在體驗經濟下,提供體驗舞台的企業,必須努力使體驗超越其本身,該書作者稱之為「inspiration」(靈感)。

  在退休前的近10年時間裡,蓋茨孜孜不倦地推動平板電腦的普及,Tablet PC曾在北美的醫療系統中有一些市場。鳳凰衛視《有報天天讀》的主持人也曾通過觸控筆墨跡批註功能,在平板電腦上直接勾畫《紐約時報》、《時代週刊》等媒體的內容。

  可是這些局部的亮點,並不足以照亮Tablet PC黯淡的天空。一家提供筆輸入產品的公司老總傑瑞曾稱:「只見蓋茨津津樂道,卻不見明顯的市場需求。這只是技術的推力在發揮作用,市場拉力並不看好。」

  蓋茨是「有心栽花花不開」,但喬布斯並不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兩人都努力推動平板電腦,但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蓋茨更多的是從技術角度考慮時 機是否成熟,即使到了2010年4月,蓋茨仍然說:「我是觸控和數字閱讀技術的信徒,但我仍然認為,將聲音、觸控筆和物理鍵盤組合在一起的設備——也就是 上網本——將成為主流。」蓋茨的視角還是技術。

  而喬布斯則堅信「對iPad的使用體驗將深刻影響每個人。」 「蘋果認為,只靠技術遠遠不夠。後PC設備尤其需要把技術與藝術和人文結合起來。平 板電腦是後PC時代的設備,要比PC更容易使用,更依賴用戶的直覺。與PC相比,平板電腦更要求軟硬件的結合。」喬布斯還不忘教育對手,「很多人正在湧進 平板電腦市場,把它當作下一個PC,他們的軟件和硬件由不同的公司完成,像PC時代那樣強調速度。我身體裡的每一根骨頭都在說這條路是錯的。」

  著名工業設計師阿米特認為喬布斯重新解構了平板電腦,並主導了這個市場。他還說:「蘋果的重要貢獻,在於它證明你可以通過販賣情感而成為億萬富翁,證明設計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商業模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