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3/4員工出走、遭遇10%卸載率的應用還能活嗎?大姨嗎柴可反思三年踩過的坑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209/149125.html

黑馬說:盡管已有六次失敗的創業經歷,黑馬營學員、大姨嗎創始人柴可還是沒有完全避開這次創業路上的坑。近日,柴可透露,大姨嗎在生猛風光的表面背後,其實也走了幾段彎路,踩了幾個坑。所幸的是,每次挫折和打擊都化作了大姨嗎成長前進的動力。這些創業路上的坑是什麽?創業者又如何避免? 

\文/金錯刀
采訪/龔進輝
編輯/婁月


柴可絕對算得上很奇葩的創業者,在創辦大姨嗎之前,他先後經歷糖尿病社區、中醫按摩等6個創業項目,創業方向和結局驚人一致:選擇健康行業和以失敗告終,而且6次創業完全是在沒有任何融資的前提下完成的。

柴可1986年生人,下巴留著一小撮胡子,這樣的外形很難讓外人將他與80後掛鉤。“大叔”模樣的他選擇在女性健康領域創業,本來就很奇葩。為了做一個稱職的大姨爹,他幹過不少重口味的事,有一次與阿里美女在咖啡廳大談女性生理內褲,對方拿出一條生理內褲,建議他聞聞味道,還用剪刀把內褲剪開,驚呆了旁邊不明真相的群眾。

但大姨嗎的表現很生猛,目前註冊用戶總數已達7000萬,日活躍用戶數達400萬,被稱為移動互聯網10億美元級公司。

柴可有什麽秘密武器?這次案例對話從柴可創業踩過的幾個坑談起。

以下是大姨嗎創始人柴可口述:

大姨嗎前傳:創業六連敗

從2009年底到2012年初,我們先後經歷過糖尿病社區、中醫按摩、減肥社區、中醫體質調養、健康問答、醫療銷售人員外出定位系統6個創業項目,不過都以失敗告終。每個項目都令人惋惜,當時沒堅持下來的項目,今天似乎都看到了成功的影子,春雨把“輕問診”做得有聲有色,糖護士做得風生水起。我們總能選定一些好的創業方向,但最後都沒做起來,後來反思世上既有屬於我們的東西,比如我們擁有大姨嗎;也有不屬於我們的東西,我們不可能擁有大姨嗎的同時創辦春雨和糖護士,核心在於過往經歷都服務於我們的信仰與堅持。

真正讓我們痛定思痛的是,按哪兒讓我們學會流量思維和互聯網遊戲規則,它主打中醫體質按摩和輕問診功能。前期好幾個項目用戶增長到3萬就停滯不前,按哪兒是第一個在較短時間內用戶接近30萬的創業項目,但結局異常悲催,日活躍用戶最少時只有1個,三十萬分之一的活躍用戶根本無法在互聯網行業混,我們開始意識到互聯網的遊戲規則。

找痛點:為女性服務忘記尷尬

2012年我創辦大姨嗎,之所以認可女性健康的創業方向,不是因為市場紅利巨大,而是命中註定。我信仰宿命論,打車由滴滴程維做,輕問診由春雨張銳做,大姨嗎則是我的事業。

宿命論源自我的過往經歷,父親30年來一直從事婦科醫療和銷售藥品,從小我就耳濡目染,家里藏書和市場分析都與女性健康有關,所以我做不成糖尿病社區,只對做大姨嗎有感覺。

確定創業方向後,接下來是產品命名。一開始我們糾結到底選“大姨嗎”還是“大姨媽”,後來發現政策規定“大姨媽”不能註冊商標,放棄“大姨媽”後又找了很多名字,確定“大姨嗎”是左右腦博弈的結果。自古以來,生理周期、月經、衛生巾是女性忌諱的私密話題,左腦告訴我們這是既定事實,由社會道德約束決定,右腦則告訴我們女性借衛生巾時不想發生如下場景,“你帶了小面包嗎?”對方真的遞出一塊小面包。女生借衛生巾不乏一些有趣好玩的創意,如果放在公眾場合討論,將極具顛覆性和爆炸力,所以我們最終選用“大姨嗎”。

既然在女性健康領域創業,我就必須做一個懂女性的稱職大姨夫。為了研究女性喜歡哪種生理內褲,我和阿里一美女在上海虹橋火車站附近的咖啡廳熱烈討論,興起之時她直接從包里拿出一條女性生理內褲,當時我沒有感到任何尷尬,她說如果塗層不用納米技術,女生穿起來不舒服而且容易出汗,她徑直把內褲裹在我手上,一段時間後再聞味道,同時她還告訴我便宜生理內褲行不通,最後她借把剪刀剪開內褲。

聊了十分鐘後,我們忽然發現旁邊人都不說話,只是略帶疑惑地瞟我們一眼,再假裝什麽都沒發生繼續聊天。我隨即反應過來,他們可能認為怪大叔與小妹妹正在交易內褲。後來自我總結,當真正為女性人群服務時,男人很容易陷入癡迷狀態,不介意公眾場合討論女性產品帶來的尷尬。

移動互聯網:一切皆工具

大姨嗎並不急於開展商業化,我認為一定要思考用戶使用產品的背景,如果把用戶簡單看成流量,流量可以通過廣告、遊戲等途徑變現,導致忽略流量背後的邏輯,要知道流量產生的源頭才真正具備商業化潛力。

以大姨嗎為例,如果簡單考慮流量,產品所有流量都可以作為面向用戶的商業變現來源,從而忽略流量中“女性”扮演的重要角色。女性與健康都不可分割,她們是大姨嗎商業化進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基於數據和女性自身需求,努力填補市場空白,才是最適合大姨嗎的商業化策略。

大姨嗎堅定不移走健康和生活化路線,無論是產品發展還是商業化,為達到目標而不斷改進。比如為了讓用戶在社區更方便找到興趣話題或相關知識,我們發現不是在完善社區功能,而是把社區打造成工具,通過社區聊天、檢索信息、資訊獲取答案等方式去解決女性剛性需求。所以我認為一切皆工具,即只要能解決既定問題,一切資源都是可調用的工具,社區也是工具的一種。

創業3年踩過3個兇險深坑

大姨嗎發展至今已走過3年,每年至少經歷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坑,我認為每一次痛苦或打擊,對我們都是成長的幫助。 

兇險深坑一:2012年團隊分崩離析

2012年遭遇大量員工離職,16人小團隊先後出走12人,我們反思真正創業夥伴不是80%或90%與你共事之人,而是同甘共苦之人,而且只有在危機時刻才能分辨出誰是最值得信任的創業夥伴。

員工之所以離職,無非是管理或品牌認可出現問題,企業運營涉及資金流水、人員流動等各個環節,不僅要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文化氛圍,還應積極提升員工收入水平。

員工離職使我意識到企業經營不能只滿足於做好產品,必須依靠團隊合力才能做好一件事,我第一次真正有了做CEO的感覺。外界熱議CEO必須是產品經理,我並不認可這種說法,CEO必須把70%到80%的時間用於做份內之事,從給予員工信任、招聘,到建立整個公司流程、融資等。把公司的整個流程里面不對的地方、不優秀的地方、成本過於浪費的地方、不高效的地方,要砍掉和解決。CEO必須親力親為,因為沒有任何人會幫CEO去處理。

兇險深坑二:2013年未實現一家獨大

2013年踩過的坑是市場競爭。2007年美國已誕生類似大姨嗎產品,反觀中國,2012年6月我們融資之前,中國沒有一個女性健康或生理周期健康應用被資本市場認可,也沒被廣大女性接受,直到大姨嗎獲得天使投資才打破這一尷尬局面。我們原本占據先機,但市場上仍活躍二三十家發展不錯的競爭對手,直接原因是我們不夠狠。在中國創業環境中,我們一直希望靠數據、產品、創新去獲得市場和資本認可。
 
企業管理帶寬分為能做和選擇做的事情,企業擁有30M還是100M帶寬,主要取決於資歷、經驗和團隊規模等因素。如果企業管理帶寬是100M,調用30M帶寬做產品創新,期間往往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做產品創新的企業優勢不明顯,而有些把那30M帶寬放在市場推廣而非創新上的企業照樣活得滋潤。

市場規則告訴我們,中國是一個有巨大紅利窗口的創業市場,我們必須尊重市場規則,一旦忽略市場紅利、手段和方法,無形中給競爭對手制造發展機會。這與美國依靠技術和創新緩慢推動市場變革完全不同,中國創業者擅長以短平快的方式去搶占市場。對大姨嗎而言,終極目標不是有朝一日成為微信級別的超級App,而是在用戶需要的關鍵時刻提供產品和服務,用戶無需每分每秒都使用大姨嗎。

兇險深坑三:2014年數據化導致10%用戶卸載

2014年大姨嗎經歷的慘痛教訓是數據化。早期產品創新沒有數據支撐,完全靠經驗、直覺和小範圍的用戶建議,才得以實現產品叠代,這種產品更新方式持續整整2年。到了2014年,我們發現用戶突破5000萬後,數據比例化在統計學中無法構成有效例證,比如500人不能代表5000萬人,我們必須把每個用戶數據當成一份數據來觀察,而不是簡單抽樣分析,這對服務器架構和底層數據提出重大挑戰,產品在重新架構的過程中問題頻發,去年上半年近10%用戶卸載了我們的應用,數據化思維使我們吃盡苦頭。

同時,用戶達到5000萬量級之後,我們對產品做了幾次大幅改版,每個版本都有很多用戶喜歡或不喜歡,我們發現男人女人都不喜歡被當成一個群體,而是希望保持個性和唯一性。我們思考個性能否在產品中得到充分體現,於是給新版本起了具有時代特征的名字——“我”,我們的產品思維變成如何滿足所有人,給不同用戶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包括皮膚、主題等。如果數據和算法足夠精準,產品從核心到外圍都能做到尊重和放大每個用戶,用戶粘性和信任度自然提升。

本文作者金錯刀 ,科技商業觀察家,微創新提出者,微信公眾號ijincuodao。

本文不代表本刊觀點或立場。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是真愛還是豪賭?說說這些年踩雷的公私募投資“冠軍”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7-08/1125684.html

風雨飄搖中的樂視網又迎來了機構投資者對其下調估值。7月8日,中郵,嘉實和易方達三家基金公司齊齊將旗下基金持有的"樂視網"股票進行估值調整,其中中郵基金和嘉實基金調整後估值價格為22.37元,易方達基金下調樂視網估值至22.05元,按樂視網停牌前股價30.68元/股,中郵基金和嘉實基金此次下調樂視網估值較現股價折價約27%。而前“公募一哥”中郵任澤松正陷入尷尬境地。

最近中郵基金的名字一再隨樂視網被提起。因為中郵可以說是樂視最“鐵軒的粉絲”,據一季報顯示,在樂視網的26家機構投資者當中,中郵基金以4100.23萬股的持股數排在第二位,旗下共有7只基金持有樂視網,其中,中郵戰略新興產業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中郵信息產業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持股量均在1500萬股左右,而這兩只基金的基金經理都是任澤松。中郵核心競爭力混合、中郵雙動力混合、中郵尊享一年定開混合、中郵絕對收益策略定期開放混合的基金經理也是任澤松。

簡單說,上表持有樂視網的中郵基金中,僅序號6“中郵趨勢精選靈活配置混合”的基金經理不是任澤松。

任澤松目前共管理了7只基金,有6只買了樂視網,還有一只沒買是因為那是一只債券型基金。由此可見,任澤松對樂視網絕對是真愛!

只是目前看來,他將為這份奮不顧身的愛付出沈重代價,當然損失最終是由基民買單。

截至最新,任澤松旗下7只基金,任職回報顯示4虧3賺,2015年以後成立的4只基金全部處於虧損狀態。

2012年成立的中郵戰略新興產業混合是任澤松管理的第一只基金,目前回報率為308.48%,看上去還不錯的樣子,但事實上,早在2015年的時候,這只基金的回報率超過了600%,單位凈值一度超過7元,但現在只有4元出頭。作為2013年的股基冠軍,中郵戰略新興產業混合最新的排名已經到了2000名以外,令人不勝唏噓。

更雪上加霜的是,任澤松旗下的多只基金還踩中了另外一個大坑:爾康制藥。5月9日,爾康制藥被質疑“涉嫌造假”,當日公司股價跌停。此後爾康制藥申請停牌核查,目前仍未複牌。

根據爾康制藥的一季報,在其10名機構投資中,中郵基金以9993.38萬股的持股數量排在第二位,有6只中郵系的基金買了爾康制藥。很不幸,這6只基金的基金經理都是任澤松!


目前,樂視網和爾康制藥都已經長時間停牌,多數人預期複牌後股價會跌停甚至連續跌停。基民信心不足,任澤松旗下基金規模不斷下降。

以中郵戰略新興產業混合為例,2016年一季報末基金規模為110.34億元,今年6月末僅有48.69億元。

另外一只明星基金中郵信息產業靈活配置混合,也由高峰時120多億元的規模,下降至目前不到50億元。

任澤松作為王亞偉之後業績最為驕人的公募基金經理,有新公募一哥之稱,其鮮明和堅定的成長股投資風格曾受到眾多投資者追捧。


任澤松是80後,清華生物學碩士畢業,一畢業就去四大之一的畢馬威應聘,一個清華碩士從審計員幹起,在畢馬威工作一年後,辭職進入國內一家知名私募做行業研究,正式開啟自己的金融生涯。

2012年前,他在基金業只是一個普通的投研人員。在成為中郵旗下最小的股票基金的操盤者後,他抓住了2013年創業板如火如荼的牛市,押註成功,一戰成名。光環、名利與夢想隨之而來,迅速籠罩在任澤松以及中郵業基金身上。

狂歡的宴會之後是杯盤狼藉。


從履歷來看,任澤松從2009年真正進入投資界,可能根本沒經歷過A股2007年的暴漲和2008年的暴跌(當時他還在清華讀生物科學),這自然對其投資會產生影響,對周期的理解偏弱,並且更加敢於重倉。

由此可見,高收益背後其實承擔了高風險,只不過在勝利面前被有意無意地忽視甚至無視了。包括前幾年的幾個私募冠軍,都是高杠桿高倉位,羅偉廣慘遭滑鐵盧,兩屆冠軍創勢翔最終踩雷欣泰電氣,重組專家宋曉明踩雷新都酒店,都證明了這一點。

1.創勢翔黃平

創勢翔最近一次進入公眾視野是在2016年11月18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通報證監會依法對6宗案件作出行政處罰,其中包括創勢翔操縱市場一案。證監會給創勢翔開出“沒收創勢翔違法所得約2073.8萬元,並處以約6221.5萬元罰款”的巨額罰單。而此前,作為昔日兩屆私募冠軍的創勢翔風光無兩。

“外面的人稱呼我們為漲停板敢死隊,但我們跟大家印象中的敢死隊也並不完全一樣。事實上,我們炒股很多時候並不是炒一把就走,對很多個股,我們其實是花了很大的精力和時間去研究跟蹤的。”2015年3月,彼時風頭正勁的黃平對媒體闡述了創勢翔的投資理念,“深度調研”被創勢翔自認為是自身最大的優點,黃平稱他對每只買入的股票都力求掌握其動向。

現實卻是,2016年3月,業績平平的欣泰電氣已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良久,在退市風險面前,3月1日至4月20日,創勢翔通過旗下22個信托賬戶先後購買了欣泰電氣859.11萬股和856.47萬股股份,兩次均觸及舉牌線,並最終以10%的持股比例成為欣泰電氣第二大股東。2016年9月,欣泰電氣成為創業板第一家終止上市的公司。創勢翔豪賭失利,損失近2億元。

創勢翔嘗到過殼股的甜頭,它的突然崛起是因為其激進的風格,然而讓它一敗塗地的也正是它的激進。

2.並購教父宋曉明

創勢翔由於激進損失近2億,宋曉明由於自己的激進,損失更重。

2014年,長城匯理通過旗下產品入股新都酒店,人稱“並購教父”的宋曉明以4.82%的比例潛伏進股東名冊,隨後又通過旗下兩款私募產品溢價吃貨,成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

始料未及的是,新都酒店的重組並未成功,以“新都退”交易30個交易日後,目前已退出A股。烏雞變鳳凰的夢想破碎,宋曉明接近5個億的投入損失慘重。

3.新價值羅偉廣

2009年可謂是羅偉廣事業生涯中最風光的一年,其操盤的新價值2期大賺190%,成為當年陽光私募的冠軍。被光環籠罩的羅偉廣被媒體屢屢曝光,“新價值”投資理念和“暴利拐點法”成了當時理財市場上的金字招牌,此後的一年多里,羅偉廣在股壇可謂紅極一時。

在最風光的時候,隱患已經悄然而至,2011年開始業績慘遭滑鐵盧,2014年4月時,羅偉廣管理的資金規模迅速縮水至10億元左右。羅偉廣也對媒體表示:“我也算私募圈的一個典型案例吧。尤其在2012年遭遇一場大失敗,所以客戶贖回的情況比較突出。”

羅偉廣可貴的是善於調整,現在已成為金剛玻璃的第一大股東。

來源:微信公眾號“證券時報”(ID:wwwstcncom) 作者:佐佑

相關閱讀:

中郵基金踩雷樂視網 持股市值超12億停牌前還在建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1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