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格雷厄姆神奇選股指標:低於10倍市盈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42ac970102dw5k.html

作者 劉建位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1976年9月21日,82歲的投資大師格雷厄姆去世。在他去世半年之前的3月6日,《金融分析師》雜誌刊登了巴特勒(Hartman L. Butler)對他的訪問,其中格雷厄姆提出了一個神奇的選股指標。
http://www.yicai.com/news/2011/10/1153037.html

976年9月21日,82歲的投資大師格雷厄姆去世。在他去世半年之前的3月6日,《金融分析師》雜誌刊登了 巴特勒(Hartman L. Butler)對他的訪問,其中格雷厄姆提出了一個神奇的選股指標。他本人進行了能夠想到的各種檢驗,分析期限長達50年,結果業績都大幅戰勝市場。這個 結果讓格雷厄姆放棄過去重視選擇個股的一貫做法,改用簡單的指標組合選股。更加神奇的是,我按照這個指標對過去5年的A股市場進行了檢驗,結果也神奇得讓 我感到吃驚。

不多說了,直接看格雷厄姆訪談中如何提出他的選股神奇指標。

巴特勒:什麼時候你決定寫作你的經典著作《證券分析》的呢?

格雷厄姆:大概是在1925年,當時我想我在華爾街已經做了11年了,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投資經驗,足夠我寫一本關於投資的書了……結果是,一直到了 1934年我才真正開始和大衛·多德一起開始寫作這本書。他是我在第一年上課時來聽課的一名學生。那時他是哥倫比亞商學院的一名助教,非常渴望學習更多的知識。很自然地,在我寫作這本書的過程中,他是必不可少的一位助手。這本書的第一版在1934年出版了。

巴特勒:這就是人們經常提到的「那本書」,對吧?

格雷厄姆:人們把《證券分析》稱為「格雷厄姆和多德的投資聖經」(Bible of Graham and Dodd)。不過,儘管我過去多年來非常勤奮努力地研究證券分析的各種細節問題,但是現在我對此已經失去了大部分興趣。我覺得這些證券分析的細節問題相對 而言是不重要的,我的這種看法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把自己置於整個投資行業的對立面。我認為,只要用很少一些分析技術和很少幾個簡單的投資原則,投資就可以做 得很成功。關鍵在於要有正確的基本原則和堅持基本原則不動搖的性格。

巴特勒:我個人的經驗是,必須對不同行業進行學習研究,才能認識到不同公司管理上的巨大差別。我認為這是一個分析師才能夠給出答案的問題。

格雷厄姆:哦,對這一點我並不否認。但是我有很大疑問的是,分析師們運用這些選股方法精選個股總體而言能夠取得多大的成功?我在過去幾年自己的投資操作中 一直重點強調的是組合投資。購買符合幾個簡單的價值低估標準的一組股票,不管屬於什麼行業,也極少分析個股。我近來寫了一篇關於選擇普通股的三個簡單方法 的文章,刊登在你們的研討會論文集中。

我剛剛完成了分析期限長達50年的研究,應用這些簡單的選股方法,從穆迪工業股板塊中的所有股票進行選擇,選出符合標準的一組股票。我發現過去50 年這種簡單選股方法的業績非常好,高達道瓊斯指數漲幅的兩倍。因此我的熱情從選擇個股轉移到選擇一組股票。我期望的業績目標是在大多數年份能夠取得相當於 債券利率兩倍的股票投資收益率。應用紅利的標準,或者運用資產價值的標準,選出一組股票,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投資業績。我的研究表明,最好的業績來自於簡單 的盈利標準。

巴特勒:我總是認為,我們用每股股價除以每股收益的市盈率,而不是用每股收益除以每股股價的盈利收益率作為標準真是太糟了。明白一隻股票的盈利收益率是2.5%的實際意義,要比認識到同樣這只股票的市盈率是40倍的實際意義要容易多了。

格雷厄姆:是的。盈利收益率的概念更加科學,也是一個更合乎邏輯的分析方法。

巴特勒:如果分紅比率約為50%,那麼你可以用盈利收益率的一半來大致推斷未來可長期持續的紅利收益率。

格雷厄姆:是的。基本上,我希望股票投資的盈利收益率能夠達到利率的兩倍。但是,在大多數年份,利率低於AAA評級債券所支付的5%的利率。因此,我制定 了選股標準的兩個上限。即使利率低於5%,市盈率最高上限倍數仍為10倍。另一個市盈率最高上限倍數是7倍,即使現在的AAA評級債券超過7%。因此,一 般來說,我買入股票的時點是在股票盈利收益率將會達到AAA評級債券利率兩倍的時候,最高市盈率倍數在7倍到10倍之間。我的研究就是基於這一標準形成 的。去年我在芝加哥榮獲了莫羅道夫斯基(Molodovsky)獎。

巴特勒:看來,你的這項研究已經基本完成了。

格雷厄姆:想像一下,竟然真的會有一種極其簡單的傻瓜式選股方法,只需要花上一點點工夫,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投資業績。聽起來簡直好得不像是真的一樣。但 是,根據我60年的投資經驗,我完全可以告訴你,這種方法能夠通過任何我所能想像出來的檢驗。我將會請其他人提出批評意見。

說句實在話,我看了格雷厄姆說的這個選擇低市盈率股票的選股方法,開始也不信,一點也不信。但是,格雷厄姆畢竟是證券分析的祖師爺,是巴菲特的恩師,我還是應該用數據檢驗一下。檢驗之後,我大吃一驚,不得不信,事實勝於雄辯。

我們現在來對最近5年做一個非常簡單的檢驗:在中國股市只選擇市盈率低於10倍的A股。計算市盈率時,股票價格取當年1月1日收盤價,每股收益為上一年的每股收益。(電腦選股時,會剔除少數1月1日沒有交易的公司,但不影響總體結論。)檢驗結果如下:

2007年1月1日市盈率低於10倍的股票20只(其中14只是鋼鐵有色股),平均年漲幅296%,同年滬深300指數漲幅162%。

2008年1月1日市盈率低於10倍的股票3只,平均年跌幅38%,同年滬深300指數跌幅66%。

2009年1月1日市盈率低於10倍的股票74只(其中15只是煤炭能源股),平均年漲幅172%,同年滬深300指數漲幅97%。

2010年1月1日市盈率低於10倍的股票6只,平均年漲幅15%,同年滬深300指數下跌13%。

2011年1月1日市盈率低於10倍的股票21只(其中8只是銀行股),年初到10月18日平均跌幅4.3%,同期滬深300指數下跌17%。

過去5年,年年大幅戰勝市場,1976年也就是35年前格雷厄姆提出的選股標準,在中國股市現在竟然還這麼靈!

這麼簡單,這麼有效,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作者為匯添富基金公司首席投資理財師,本文僅為個人觀點,並非任何勸誘或投資建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