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7 NM
日版卡樂B薯片、季節限定綠茶味百力滋……電子線圈大王林偉駿,投資千萬,上年中以自己上市公司CEC國際的冧把做生招牌,開設「759阿信屋」, 轉型與本業風馬牛不相及的日本進口零食糧油百貨,連開四十六間,專攻屋邨。不過,這間被網民評點為「平霸」的人氣店,卻因定價太低,辣㷫同行,鬧出封殺風 波。 上星期,供應汽水飲品的太古集團及維他奶公司,先後拒絕向他供貨,「一罐可口可樂,要賣$3.8!一pack維他奶,要跟超市至抵價!」阿信屋定價低過兩 大超市,成為莫須有死罪。原來,我們的日常生活,由一罐汽水到一排朱古力,大財團抬高價錢,集體議價,無處不在。廠佬力抗霸權,戰事一觸即發!
「罐 裝可樂同雪碧,幾時先有貨?」在火炭穗禾苑分店,客人向店員查詢,正在執貨的售貨員回答:「賣埋啲貨尾,唔會再賣本地飲品,不如試嚇日本汽水吖!」客人問 得多,轉行做進口零食的CEC國際(0759)主席林偉駿,索性在全線分店張貼停售告示,「我想話俾人知:唔係你唔供貨,係我停售!」自言「好鬥」的林偉 駿,廠佬出身,見慣風雨,面對操控價格的行業現實,誓不低頭。 「原本相安無事,太古提供各類汽水,供應好穩定,每罐來貨價唔使兩蚊,我哋賣兩個七,毛利都有三成幾,但自從九月初,有傳媒報導我哋汽水賣得平,太古嘅營 業代表,就打電話通知我哋,話超市同便利店投訴影響佢哋生意,要求我哋加到$3.8!」兩大超市減價,可以死跟,加價呢,就唔可以定價低過龍頭大佬,林直 言「咁嘅行規」,無得做! 「電話、面談多次,都無結果,之前上嚟再傾,佢哋仲講緊要跟佢哋個價,唔可以定價太低,我當時已決定停售,豁出去,索性好寸咁當面同個太古嘅sales 講,你叫我賣廿蚊一罐都無問題,如果我拜緊山,渴到死,一定幫襯!」林說。
記者到兩大超市和連鎖便利店「格價」, 發現可口可樂,百佳定價$23.9八罐,每罐貼近三元,單買一罐要$4.2。兩間便利店七十一及OK,定價為六元。反觀林偉駿旗下零食店,貨尾可樂每罐定 價$2.7,加上可以分拆購買不同味道,與超市一pack八或十二罐,硬性規定同一款,更有彈性,定價更具競爭力。 事實上,除了太古率先發難,停止供應旗下飲品,上週五下午約三時,維他奶公司的營業代表,親自上林位於觀塘的公司,相約會面,同樣叮囑他要「跟行規」, 「佢哋話六包裝定價唔好低過十七蚊,仲教我同破抵價(百佳)看齊,買兩pack送375毫升檸檬茶。我當時就駁佢,點解要搞到咁複雜,人哋明明想飲維他 奶,你點解係要塞支檸檬茶俾人呢?」 「之前試過同超市一樣賣十四蚊,後來維他奶批俾我嘅價就愈搞愈貴,由最初十蚊,加到十三個幾一pack,迫你唔可以賣得平!」高峰期時本地飲品足佔營業額 達一成半,林寧願壯士斷臂,停售本地汽水和紙包飲品,「做廠投標落價,競爭大,但做好件貨就得;呢一行唔同,你入嘅貨俾曬錢,人哋有權干預你賣幾多錢、點 樣擺貨,有啲人硬係要個市場所謂受控,先有安全感,好畸形!」 連洋名都叫Coils(線圈)的林偉駿,大坑木屋區長大,身為長子,十三歲就外出闖天下,廿一歲開電子山寨廠,在中山自設廠房,從事設計、開發、製造及銷 售一系列之線圈製品,包括變壓器、電感器,以及線圈製品之相關元件,如鐵氧體磁性材料及電解電容器等。二千年公司主板上市,客戶包括新力及CANON。近 年業務稍微收縮,截至今年四月底,公司賺二千八百萬元。
半途出家為舊伙記
線圈老本行做足三十年,卻半途出家學人搞食 品百貨,林偉駿說緣於一個舊伙記。○八年金融海嘯,中港兩地近八千員工,裁剩五千,包括財務分析員,也是他的得力助手張茗壹(阿壹)。「那一役,傷得好 重!」 「佢係我搞上市後,返中山接受培訓嘅首批香港大學生,跟咗我近十年,港大財務系畢業,負責寫年報,上年見番佢,轉咗行賣衫。當時我就諗,電子線圈的核心業 務,內地上曬軌道,中山、廈門南京及高州,仍然有廠房,員工人數達四千多人。香港剩二、三百人,可以穩守,已經萬幸,係時候轉型。當時無咩頭緒,自己鍾意 食日本嘢,有時公司團購日本醬油,日本嘢出名質素高,受歡迎,就試嚇有無得做。」 上年七月,林在葵湧廣場開了第一間鋪,找阿壹回巢打理,負責聯絡本地代理商入貨,租鋪採購一腳踢。原本負責公司電腦程式的鍾偉健,中大電腦工程系畢業,就 充當阿信屋新界區分店店長。線圈公司一夜間轉做零售,人人門外漢,變身「奇兵」,「我成日同佢哋講,政府嘅AO都會做唔同部門,我哋由電腦工程、電子工 程,轉做飲食工程,有何不可?」 大情大性的林偉駿,化身「阿信」打不死,火速行軍再創業,三個月內連開了六店,小本經營試業,卻遇上同行封殺,反而成為他日後「大搞」的催化劑!「香港主 要代理進口日本零食嘅,基本上只有一間(編按:林不願透露代理名稱,但根據資料,本港最大日本零食代理為四洲集團),我哋十一月訂貨,點知個代理商臨時話 唔供貨俾我哋,當時佢係最大代理,佢唔供無人敢供,有鋪無貨賣,死得!」同行如敵國,供應商兼營連鎖零食零售店,見林定價低,又有上市公司背景,擴張速度 驚人,實行截貨源,先發制人。 「當時真係好徬徨,好在咁啱會展有個美食博覽,有間日本小型超市過嚟做展銷,我嗰時諗無可諗,就同佢入住啲貨頂住,佢喺日本做超市零售,賣俾我嘅價,仲平 過香港代理,嗰時我先知,香港代理無人同佢爭,做獨市,食水好深!」重擊下僥倖未被打殘,林偉駿深知,要突圍,便得越過香港代理商,搞直接進口!
赴日叩門 打破缺口
今 年二月,林就透過做線圈生意結識多年的舊客戶日立公司,輾轉引薦認識位於東京崎玉縣的日本食品總代理,成為轉捩點,「日本零食糧油市場好大,代理喺崎玉嘅 廠房有十八幢香港工業大廈咁大,老闆八十幾歲,見我五十幾,當我細路仔,見我盲舂舂過去,覺得有誠意,唔介意我創業初期貨量少。」誤打誤撞打開缺口,林偉 駿深知,要爭取具競爭力的批發價,來貨要多,快速擴張,事在必行。 「半年間,多開咗三十幾間,向領匯、地鐵租鋪,要上去講解你盤生意同財力,有錢交租都要過關斬將,七仔(便利店7-11)隔籬又話唔得,一個商場三幾間, 點避?你話無霸權就呃人!」先是零食供應商打壓,再有兩大本地飲品供應商先後停止供貨,林不諱言只怪行業太多「行規」陋習,避無可避。 「明明一罐日本咖啡,來貨價五蚊,賣六個半都已經有三成幾毛利,點解要賣到十五蚊先得?」統一將毛利定為三成半,被同行視作「頂爛市」,林直言匪夷所思, 「呢一行好奇怪,佢哋mark價有自己一套,認定日本嘢係奢侈品,多人搵就可以mark高兩、三倍,定價上已嚇走好多人,我喺屋邨開咁多分店,就係認為只 要價格合理啲,啲日本進口嘢,唔一定放喺崇光、太古城,先有人會買!」 上月,他就將台灣進口米麻糬重新包裝出售,「我哋喺台灣採購米麻糬返香港,一盒一百八十克,賣$6.9,農曆年期間,被優之良品投訴到台灣供應商,話我哋 定價太低,結果又無得賣,咁我哋咪又諗橋,聯絡台灣方面,自己印紙盒重新包裝推出市場,成本貴六毫子,賣$7.5,都係優之良品嘅三分之一。講真,可樂無 得笠個紅紙上去咋,如果得,我都好想試嚇!」 成與敗,未知,林謂現時每店每日的營業額平均達萬元以上,扣除成本、人工及租金開支只勉強達收支平衡,但起碼贏得自主權,「日本食品成日要賣到好貴,搞到 奇貨可居,我就係想打破呢種局面,賣平啲,合理利潤就得,唔好話多啲人受惠咁偉大,起碼個市場大啲,搞活個市場,有咩唔好?」入行一年平價「頂爛市」,被 同行狂轟擾亂市場的林偉駿反問。五十三歲,仍然有火。
競爭法無用
針對操縱價格及圍標等違反公平競爭行為的競爭法, 醞釀多年,卻因商界大力反對,立法過程一波三折,港府上週向商界再次作出讓步,建議取消獨立私人訴訟權,即消費者無權向涉違反公平競爭者直接興訟。消委會 不滿修訂,認為有損消費者利益;立法會競爭法草案委員會副主席湯家驊則擔心,日後成立的競爭事務委員會會偏袒商界。 林偉駿也認為立法實際作用不大,「供應商要操控定價好易,賣貴啲俾你已經得,舉例一pack維他奶,佢賣俾你十六蚊,賣俾超市十四蚊,你嘈佢,佢話人哋大 批要,可以平啲,咁又係喎,你來貨貴啲,無理由做蝕本生意,結果唔使議價,你都要賣十七蚊,佢哋一樣焗你賣貴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