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泰國市面食品 逾三成不安全 防腐劑超標 充斥過期貨

1 : GS(14)@2013-06-20 01:47:1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0619/18303309

                              暑假旅遊旺季快到,不少港人會到泰國吃喝玩樂,並買手信送禮,但切記要小心黑心食物!泰國消費者基金會最新調查發現,泰國市面上食品問題多多,無良商人為求賺錢,加入大量化學品、防腐劑,令過期食物氾濫,泰國市面約有1/3食品並不安全。

                  由泰國消費者基金會與《醒目消費者》(Chalad-Sue)雜誌所做的調查發現,因添加劑及化學品含量超出標準,再加上食品標籤可能有誤,泰國市面上的食品,有1/3不合乎安全標準。
泰國消費者基金會發言人帕查拉(Pachara Kaewkla)指出,製造商為了延長食物的保質期,於是在食物中加入大量添加劑,令食物變得不安全,當中以肉類及加工食物情況最嚴重。

蔬果含殘餘農藥

                  他指出,製造商可能在肉類食品上加上硼砂、色素、甲醛等添加劑;也可能在風乾食物上加入漂白劑、色素以及殺蟲劑等;生產商也可能在蔬果上使用殺蟲藥,令蔬果可能含有殘餘農藥。
此外,防腐劑問題非常嚴重,調查發現1/3食品防腐劑水平超出法定標準,當中以便利店出售的麵包防腐劑水平最值得關注。綠茶飲品則含有過高咖啡因及糖份。
除了添加劑過量外,泰國的食物標籤也有問題,2/3冷凍食品標籤與食物不符,舉例說,冷藏烤豬肉糯米飯上的標籤卻指成份是雞肉;市面上亦充斥過期食物,消費者要千萬小心。食品廣告市場亦問題多多,不法廣告氾濫,內容誇張失實,容易誤導消費者。
根據泰國1979年通過的《食品法》規定,不安全的食品包括:食物含有可能損害健康的物質、或含有可能損害食物質素的化學品、或含有替代食材的食物,以及化學品殘餘物質超出認可標準的不合格食品等。

「買食物像賭運氣」

                                      帕查拉說:「在市面上買食物就像賭運氣,因為1/3食物並不安全,所以購買食物前,最好是仔細閱讀食物包裝上的標籤;但如果你還是不放心,還是不買為妙。」
由於市面過期食品很普遍,製造商又不願負責任,帕查拉促請泰國政府應公佈不安全食品名單,令消費者有所選擇,知所防範。
泰國《曼谷郵報》
2 : GS(14)@2013-06-20 01:47:2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0619/18303310


泰國的有問題食品,可能還包括港人常吃到的泰國白米。社交網站流傳泰國政府將過度煙熏消毒的白米賣給大型超巿,超巿重新包裝後以自家品牌出售。有指進食這些過度煙熏的白米影響健康,甚至有患癌風險。
重新包裝出售 有致癌風險

社交網站facebook和Line都流傳超市自家品牌白米有問題的消息,呼籲民眾不要購買。泰國中部北標府一個米廠負責人就指,泰國政府的白米倉庫囤貨太久,白米都散發發霉的味道,當地政府使用煙熏消毒的次數達一年數次,有別一般一年只用兩次。
該負責人指,煙熏消毒是當地和出口商的慣常殺蟲方法,雖不清楚有關煙熏的確實數字,但相信「陳年米」保存太久濕度高,當局使用煙熏的次數較平時多。食用過度煙熏的米會對健康受損,甚至有患癌的風險。負責人都呼籲民眾,避免購入呈泥色、有灰塵及傳出發霉味道的米。現時用作煙熏作消毒的物料,多為由聯合國推介的人工合成染料磷化氫(phosphine),以取代危險性較高的溴化甲烷(methyl bromide)。
泰國當局和大米貿易商均否認傳言,指謠言目的是要減低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外貿部則指多次煙熏會令成本上升,政府不會這樣做,並重申煙熏是安全的,化學物殘留在白米五至七天後便會逐漸減少。泰國米業包裝公會亦確保白米不會有化學物殘留;零售商發聲明指,白米完全合乎國際標準,大型超巿連鎖店Big C亦指,所有分店出售的白米達國際標準。
泰國《曼谷郵報》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0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