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財經名嘴搵食真相
1 :
GS(14)@2012-09-13 22:15:48呢班人取材問過我未呀?
http://www.headlinefinance.hk/in ... arch.php?nid=206442
據《東周刊》報導,人稱「王Sir」的財經名嘴王冠一真名為王文雄,並曾因沒有及時披露股份交易,而遭證監會成功檢控。他亦一度出任創業板公司中國3C(現稱科地農業、8153)主席,但公司大舉收購的項目很快要大幅撇帳。
本報昨天曾嘗試聯絡王冠一,但其助手表示,他未必有時間回覆,也未必有時間看《東周刊》的報導。
王冠一其實是「別名」,他原名王文雄,疑跟股壇上不少出名細價股玩家,有著千絲萬縷關係。他○二年出任萊福資本(901) 股價及相關新聞 執董,因買賣萊福股份未有依法於五日內披露,被證監會成功檢控,他之後在股壇銷聲匿跡。
○八年他重出「缸」湖,出任科地農業(8153) 股價及相關新聞 執董及主席,入局後科地先後以高價收購內地電視直銷及福建冬蟲夏草業務,合共花掉股東近5億元。
然而不足一年,科地便暴露出買錯貨的真相,兩單收購被極速撇帳至體無完膚,小股民蒙受巨大損失。
埋堆細價股玩家
五十六歲的王冠一,在財經界響噹噹,經常教訓股民「缸」湖險惡,小心成為大戶的「甕中之鱉」,又告誡「金融市場無神,淨係得神棍,錢多就會有神棍老千。」
不過有財經界人士爆料,指王冠一是「別名」,其真名是王文雄,是上市公司科地農業的執董,疑跟股壇中不少細價股玩家,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翻查其兒子王人緯的出世紙,果然發現其父母名字為王文雄和方慧智。
用別名原本是平常事,惟王冠一自己的公開個人資料,從沒交代其科地執董的履歷,卻顯得頗不尋常。
有曾與王冠一共事過的行內人說:「他予人的感覺八面玲瓏,不想暴露真正身份,並不出奇。」
記者逐一追蹤王冠一真名「王文雄」的資料,發現他的「缸湖」關係殊不簡單。
○二年十月,他接替威利國際(273) 股價及相關新聞 主席莊友衡,出任萊福資本執董。炒過萊福的股民,若上市後長揸,經過又合又供,至今虧損達99.98%!
王冠一出任萊福執董不足一年便辭任,原因耐人尋味。萊福○二年二月以0.18元招股,掛牌首日即狂飆22%,炒味甚濃。公司○三年四月公佈的年報,首次披露王冠一持有800萬股萊福,按當時股價計,市值約400萬元。
至○三年八月,萊福股價一度喪炒至五角。就在股民如痴如醉之際,港交所指令萊福發出通告,交代公司股權「高度集中」在少數股東手上。
根據萊福的披露,董事局內只有王冠一持有公司股份,然而持股量「離奇」大減至只有40萬股,卻從沒依例上報港交所。萊福後來解釋是年報「搞錯」,報大了760萬股,王冠一○二年十月出任執董當天,其實只持有190萬股,其後於同年十月底出售當中150萬股。按當時平均價計,套現約73萬元。
證監檢控賣股遲報
不過,王冠一的減持行動,卻被證監會捉個正著。證監會○四年十月的新聞稿指,王冠一於○二年十月十六日出任萊福董事後五天內,未有依法申報持有190萬股股份。其後於○二年十月三十一日沽出150萬股,亦未有向港交所申報,直至○三年八月二十二日才上報,足足遲了十個月,違反《披露權益條例》,被東區裁判法院判處罰款一萬元,以及向證監會繳付5000元調查費。
記者曾向證監會查詢,被《披露權益條例》成功檢控的人,會否留有案底,對方拒絕評論。律師謝天良表示,該條例主要保障小股東,避免內幕人士影響市場透明度,「一般來說,一經定罪,就會留案底。」
重出缸湖任執董
王冠一勇闖股壇「甩轆」,卻無損他股海淘金的野心。被證監會檢控三年多後,○八年他重出缸湖,加入當時仍稱中國3C的科地農業做執董。
科地前身是智庫科技,○一年在創業板上市,最初從事提供母版前期製作及媒體服務,主席是著名港產片監製唐慶枝,參與過《大丈夫》、《歲月神偷》等賣座電影。○四年,智庫向前亞視行政總裁封小平收購「湖南數字」七成股權,轉型銷售數碼機頂盒。封小平其後行使認股權,一躍成為智庫第二大股東,翌年改名中國3C。
科地這隻蚊型股,現時市值4億多,不但有多次抽水記錄,並曾透過發行新股或可換股債券,進行一些撲朔迷離的交易,例如斥巨資向聲稱獨立的第三者進行收購後,卻在短期內將投資大幅撇帳,漠視小股東利益。
王冠一坐入董事局短短一個月後,中國3C便落實斥資3億5000萬人民幣,透過收購「南京天天購」,入股從事內地電視直銷的「江蘇廣電時尚傳媒」。
轉載自《東周刊》
2 :
wilsonchui(9055)@2012-09-13 22:21:06呢篇明抄你Sosad
3 :
GS(14)@2012-09-13 22:31:10http://webb-site.com/articles/codeagri.asp
Code Agriculture and Nanjing Everyday
4 :
GS(14)@2012-09-13 22:34:33http://202.66.146.82/regbod/hk/hksfc/press/cp041014b.pdf
證監會檢控王文雄指其違反《證券(披露權益)條例》
證監會已根據《證券(披露權益)條例》第28 條成功檢控王文雄(男)。王氏為萊福資本
投資有限公司的前董事。
王氏今天承認4 項控罪。有關控罪指王氏未有在2002 年10 月16 日獲委任為萊福董事
後的5 天內向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及萊福具報其當時持有190 萬股
萊福股份,以及未有在其後於2002 年10 月31 日沽出150 萬股萊福股份之後的5 天
內,向香港交易所及萊福具報該項交易。王氏直至2003 年8 月22 日才向香港交易所
及萊福作出有關具報。
東區裁判法院裁判官簡達仁判處王氏罰款10,000 元及命令其向證監會支付調查費
5,000 元。
完
5 :
GS(14)@2012-09-13 22:36:11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LN20070921035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LN20071018040_C.pdf
天天購
6 :
GS(14)@2012-09-13 22:43:392樓提及
呢篇明抄你Sosad
擺明想擺我上檯引我上釣,我無咁蠢
7 :
GS(14)@2012-09-13 22:46:02[realblog]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8404[/realblog]
8 :
200(9285)@2012-09-13 22:57:13又抄你野,媽佢個b‧
9 :
GS(14)@2012-09-13 22:59:22他已經唔只一次抄我d野,有無人代我寫封信講下
10 :
kobe bryant(28492)@2012-09-14 18:06:587樓提及
[realblog]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8404[/realblog]
條LINK唔好掂...
11 :
GS(14)@2012-09-14 23:43:3610樓提及
7樓提及
[realblog]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8404[/realblog]
條LINK唔好掂...
http://www.edu-sjtu.cn/2009/xwzx_0708/110.html
12 :
greatsoup38(830)@2012-09-22 16:35:01補埋剩低d野
2012-9-12 EW
...
南京天天購於○六年成立,兩名股東分別是林芳智和羅國強。羅是本港著名電影人,做過《賭俠》、《唐伯虎點秋香》等製片。南京天天購一直沒有營運,○七年八月底仍資不抵債近二十萬人民幣。中國3C提出收購前一個月,公司才跟「江蘇廣播電視集團」旗下「江蘇廣電數字傳媒」訂立協議,成立江蘇廣電時尚傳媒,南京天天購佔四成九權益。
收購估值令人嘩然按照收購慣例,買賣雙方一般以公司資產淨值、收入或盈利等,來釐訂收購價錢。然而江蘇廣電時尚傳媒尚未投入營運,又何來盈利,中國3C找來的中和邦盟於是預測其兩年後收入,高達二十二億人民幣,然後將其估值為九億八千萬人民幣,令人嘩然。南京天天購這單交易一直延誤,直到王冠一加入董事局後才大功告成。由於收購價遠高於當時南京天天購的資產淨值,因此產生約二億九千萬元巨額「商譽」及「無形資產」。按照會計準則,假如江蘇廣電時尚傳媒日後的營運未如理想,收購產生的商譽和無形資產便要作大額撇帳。商譽減值,是對管理層過往收購投不信任票,等於以高昂價錢,購入永遠無法賺回成本的業務。○八年十月,王冠一入局後半年便接替唐慶枝,出任中國3C主席。○九年一月,他代表董事局宣布再向南京天天購揼水逾一千萬元,理由是「進一步享有中國電視廣告及直接電視銷售市場的增長潛力」。小股東以為有大茶飯食,然而六個月後劇情急轉直下。根據中國3C○九年的年報資料,南京天天購過去十一個月的收入只有一百五十萬元,按照中和邦盟的最新估值,居然要為收購作出約兩億三千萬元商譽減值。負責核數的浩勤會計師事務所,亦於○九年四月一日辭任。到了一○年,董事局決定放棄此業務,當日收購所用的三億五千萬人仔,幾近輸盡離場。
薪酬冠絕董事局收購南京天天購後不足三個月,○八年七月中國3C再度出擊,斥資一億二千萬元,向細價股玩家麗盛集團(1004)主席李鋈麟,收購從事冬蟲夏草業務的新勝集團全部權益。本刊翻查相關資料,截至○八年五月底止五個月,新勝並無收入,錄得稅後虧損一百零二萬六千元,資產淨值約六百七十萬元,換言之收購作價相當於近十八倍市帳率。然而冬蟲草的收購卻極速蝕大本,令股東損失慘重,○九年營業額只有六百二十萬,根據中和邦盟的估值,為此又要作出約四百萬商譽減值;一○年及一一年再合共減值一億一千三百七十萬,當日收購所花的錢,又幾乎全數報銷。王冠一於一○年十一月辭任中國3C主席,保留執董一職,以及二千五百萬股股份,現時市值約四百二十萬。雖然公司連年勁蝕,股價自他入局後已狂瀉近七成,但王Sir一直獲可觀報酬,○九年總酬金六十一萬二千元,翌年飆升至四百三十三萬元;一一年為一百五十二萬元,是局內最高薪的董事。
自認叻仔搵銀有道據王冠一夫子自道,他七十年代從英國回流香港,開過外匯公司及提供融資服務。他自認「叻仔」,不知賺過多少桶金,但八○年他賭金價大升,結果炒錯市,令他損失慘重。八二年,王冠一宣稱斥資幾千萬買樓,再按給銀行,取回一半資金,然後開設財務公司做「債主」。豈料撞正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進行談判,股樓跌個四腳朝天,他由天堂直墮地獄,經此一役,從此不敢炒樓。至八七年,王冠一押重注買港燈(0006),卻碰上八七股災,聯交所破天荒停市四日,他再次「車毁人亡」。他後來將外匯公司賣盤,在澳門公開大學任教MBA課程。九十年代中澳大將課程引進大陸,他自稱每個周末都飛到北京等不同城市教學。王冠一九九年開始在專欄界出現,在《蘋果日報》、《am730》、《經濟日報》均見他的筆迹,正式晉身財演之路。○九年,他聲稱在《蘋果日報》的專欄被編輯無故終止,一向牙擦擦的他曾公開批評:「一個蝦毛編輯仔,算老幾呀?話暫停就要暫停?」。其後王冠一轉戰電視界,在now開騷主持《環球金融快線》,專門分析環球經濟和股市形勢,由於敢言敢罵,居然殺出一條新血路。○八年,他選了八月八日這個好意頭日子,創辦「王冠一財經頻道」,月費二百至三千元不等,密密掘金。今年初,王冠一由now「跳槽」到亞視主持《國際財經視野》,繼續指點江山。節目除用「財經猛人」來宣傳,更在播出後分三個時段「洗腦式」重播,帶挈他人氣進一步飆升。
失控扯火咆哮本刊多次透過電話和電郵詢問王一冠,他一直未有回覆,記者惟有到科地農業位於灣仔華潤大廈的大本營,向他親自求證。約下午三時,王冠一乘坐由司機駕駛的灰色寶馬返回公司。記者上前表明身份,問他真名是否王文雄,見慣傳媒自信爆棚的王Sir即時黑面,在大堂內兜圈閃避,還用電話遮住雙眼,拿着紙袋橫衝直撞,令記者相當愕然。僵持了數分鐘,王sir突然停下來,手指指對着記者咆哮說:「攞番晒啲相嚟!你哋咁樣做嘢唔得。我自己都係傳媒,你有冇專業操守?」記者叫王Sir冷靜,他卻愈講愈激動,「咩意思要影我?你有嘢問可以約我,周街截住人問唔得,你唔走去截住李嘉誠問?」離開前還怒氣沖沖,一再訓誡記者:「有問題同我秘書預約,我一定覆你!」記者其後依言多次致電王冠一的秘書再次求證,對方卻不斷推搪說:「阿Sir好忙呀,未必截稿前覆到。」
13 :
greatsoup38(830)@2012-09-22 16:36:50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LN2008092604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LN20080903019_C.pdf
蟲草交易
14 :
greatsoup38(830)@2013-02-16 16:53:302013-02-06 EW
科地農業債主 入稟清盤 「名嘴」王冠一隨時見財化水
上周一,財經名嘴「王Sir」王冠一曾任主席的科地農業(8153)突然公布,遭一名可換股債券持有人入稟,要求高等法院頒令將公司清盤,拖累股價單日一度狂瀉兩成八。來不及跳船的股民,盡皆輸到「嘔血」。
本刊翻查科地農業資料,發現公司一○年三月曾發行一批總值十億零九千八百萬元可換股債券,將於一五年三月到期,行使價四角三仙,遠高於科地上周五收市價一角零八仙。由於科地股價近年一瀉如注,加上去年第二季業績「離奇」轉差,市場人士估計或有債權人擔心投資泡湯,因而發難。
○八年加入科地農業做執董後,王冠一前後獲贈三千二百萬股認股權作為「獎勵」。公司一旦被清盤,王Sir分分鐘見財化水。
科地農業上周一股價暴挫,本刊翻查中央結算系統的持股紀錄,發現部分沽盤來自做散戶生意的經紀及銀行,顯然有「老散」中招。
拒絕上鏡的陳太是科地農業小股東,一○年初以每股七角二仙掃入三萬股,死揸至今,帳面勁蝕逾八成,相當慘情。「當時科地話收購內地煙草業務,有個姓羅的財經專家又話公司會大搞煙草生物肥料,可以當農業股咁炒,咪盲舂舂入市囉!家手頭仲有幾萬股,可以講無希望咯!」
今次科地農業股價狂瀉的肇因,是公司上周一開市前突然披露,一名叫「張偉兵」的可換股債券持有人入稟高等法院,要求將公司清盤,清盤呈請將於四月十日進行聆訊。本刊曾向代表張的陳錦福會計師事務所查詢,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據科地披露,張偉兵持有金額約五千一百二十三萬元可換股債券,登記日期為一○年八月十一日。倘若法庭支持張的清盤呈請,將會對公司財務狀況產生一定影響,現正爭取跟對方和解。
九億換股債未贖回
本刊翻查科地農業的資料,發現於一○年三月二十五日,時任主席的王冠一代表公司發行本金額十億零九千八百萬元可換股債券,用作向科地(中國)收購內地煙草烘乾機業務的代價,年息一厘。現任科地農業執行董事單曉昌,持有科地(中國)百分之五十四點六三股權,是最大股東。
該批債券換股價四角三仙,於一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到期。若債券持有人到期前未有悉數兌換成股份,科地農業便要以本金額贖回尚未換股的債券。
證券界人士估計,科地農業近年業績不濟,有債券持有人或萬料不到股價止不了瀉,上周更一度「升仙」,不排除為求自保搶閘出手,申請將公司清盤。「那批債券換股價較現價高出一大截,換股即時勁蝕,正常人根本無動機換股。」
早於去年五月,以單曉昌為首的科地(中國)曾要求科地農業贖回一批總值約一億七千零六十萬元可換股債券。當時科地農業並非以現金支付,而是以手上若干土地使用權、機器及設備作抵銷。截至去年九月底,科地農業仍有約九億零二百四十萬元可換股債券未贖回。
四十七歲的單曉昌,現時身兼中昱科技(8226)大股東兼主席。中昱近年轉型環保業務,惟公司頗為「水緊」,去年一月以年息十七點六厘,另加一成行政費,向「同亨有限公司」貸款三千萬元,單為貸款擔保人。不過中昱未能如期在上月十八日還款,將還款期延遲至三月十一日。
....
本刊上周二透過電郵,向王冠一及其助手查詢科地農業遭債主申請清盤,以及與張偉兵有何關係,其助手回覆:「不便代為作答。請聯絡有關公司。」還未沽貨的小股東,只好自求多福。
撰文?財經組 攝影?財經組
設計?陳承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