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明日系的旁支-光訊控股(254)和大陶精密科技(8041)

之前講過幾間明日(760)公司,包括南嶺化工(663)和華脈無線通訊,曾在明日國際任職的劉先生正式任大陶精密科技(8041)主席,該公告如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603/GLN20080603019_C.pdf

董事會宣佈,於二零零八年六月三日,劉智遠先生(「劉先生」)獲委任代替成清波先生(「成先生」)出任董事會主席,由二零零八年六月三日生效,而離任董事會主席之成先生將繼續留任本公司執行董事。

劉先生現年37歲,擁有電子工程(電腦)學士及工商管理(財務)碩士學位。劉先生有超過12年香港投資及財務管理經驗,曾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明日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擔任高級管理職位,該公司主要從事(其中包括)設計、開發、製造及銷售電子產品、線路板、光學產品、買賣及分銷電子配件及部件、買賣上市證券,以及提供貸款融資。劉先生現時為本公司執行董事,並擔任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光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該公司主要經營物業投資及中國戶外廣告業務。

由此可見,他有兩家公司,一為大陶精密科技(8041),二為光訊控股(254),兩家公司均為他任大股東,而這兩家公司都由它重組破產公司而來,究竟他如何取得這兩家公司?現在我們先找找資料吧,明天再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91

明日系的旁支(3)-光訊控股(254)、大陶精密科技(8041)和寶利福(8172)

(第二篇已散佚,望各位好心人能找出這一篇文章。)

現在講講該公司2008年的歷史。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117/LTN20080117364_C.pdf
公司在2008年1月,宣佈收購持廣告業務的公司90%(其後將會增持至100%)的股權的公司5,368股(以下會稱廣告業務子公司持廣告業務的公司母公司),佔母公司股權17.97%(股本共29,868股),每股作價約7,451.56元,共斥資4,000萬,光訊以5,000萬股,每股8毛的新股支付。

另 外向認購母公司新股20,132股,每股作價約7,450.82元,共向母公司注入1.5億元,完成後母公司股份增至50,000股(29,868股 + 20,132股),光訊持母公司股數會增至25,500股(5,368+20,132股),即持有51%股權,光訊在60日內先付3,000萬訂金,其後 會付出1.2億元。

其中的先決條件其中一條為先集資到1.5億,賣方亦向光訊保證母公司2007年EBITDA不少於750萬美元。

另外,光訊亦向賣方授出認沽權,若母公司2008年季度業績超過或等於公告所列的數字,賣方可以把持有母公司其餘49%股權按季度盈利分佈比例售予光訊,光訊以每股0.8元發行2.5億新股,支付代價2億元。

若季度業績,低於公告所列的數字,光訊亦和超過業績的情況同樣的新股支付代價,代價則向下調整,差額以現金支付。

收購完成後,公司將會易名中國戶外媒體集團。

其實,母公司看來無太多錢賺,這也是公司發行新股散貨的其中一種方法,這樣把配股消息包裝為好消息,確實高章。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226/LTN20080226167_C.pdf
其後公司簽訂諒解備忘錄,和另外一家廣告公司進行收購協議,作價約1.5億-2億之間,相等於其EBITDA 3,000-4,000萬的5倍。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407/LTN20080407411_C.pdf
由於市場氣氛差劣,不能集資到1.5億,所以取消1月的收購計劃,另外進行配售,敦沛以盡力基準,共配售8,000萬股,每股作價0.2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415/LTN20080415575_C.pdf
公 司又再收購1月收購失敗的母公司100%股權,作價2.4億,光訊分兩批以2.5億股,每股0.8元的新股和4,000萬,行使價0.8元的可換股債支 付,EBITDA保證由1,000萬美元下降一半至500萬美元,若EBITDA少於保證EBITDA,則可展延期限六個月,若仍不能達標,則再作商討。

另外,公司要擔保成功發行8,000萬新股及光訊向母公司提供1,600萬的貸款作收購之用。

其 實,這次收購的代價雖下降,以整家公司計,由3.5億降至2.4億,但是保證盈利由7,800萬降至3,900萬港元,實際上作價是上升的,另外該 1,600萬雖作收購公司之用,但是我猜這些錢是一些人藉這個機會向公司拿錢的,錢的來源是來自今次配售這8,000萬新股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523/LTN20080523087_C.pdf
公司在5月23日出通函,6月18日開股東特別大會批准收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604/GLN20080604068_C.pdf
5月30日,寶利福(8172)宣佈發行兩批共1,320萬的可換股債券,第1批700萬由遠東控股國際(36)認購,第二批620萬元由劉先生認購,每股行使價2.5仙,完成及行使可換股債後,劉先生將持有公司約13-16%股權,成為公司三大股東之一。這代表劉先生又進入第三間上市公司。

這家公司財務吃緊,收購頻仍,不過還有一個內蒙古購物中心可以賣點錢,公司仍有機會配股,有利股價,盈利亦可望有支撐股價,但是大股東成本頗低,另外他的行徑實在令人不敢恭維(財技太高),所以我不建議購入。

明天會講講大陶精密科技(80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98

明日系的旁支(4)-光訊控股(254)、大陶精密科技(8041)和寶利福(8172)

大家想對大陶精密科技的歷史等了很久,現在我們由上市開始回顧到劉先生入股前(2003年中)吧。

http://www.hkexnews.hk/newlistings/prospectuses/tc_8041pro-20000627chap14a.pdf

公司在1997年由台灣的太平企業(以下稱太平)重組後持有大陶精密母公司(以下稱母公司)99.79%股權,日本的欣瑪耐特以其專利權注入,換取母公司40%股權,並開始進行製造陶圈業務。次年把母公司註冊,並引入投資者,租下地皮、聘請員工及高管,又次年,太平大股東(以下稱大股東)可能知道公司會上市或引入其他投資者,於是公司增資擴股,以太平及大股東的名義認購,另外大股東又購入其他股東的股權,使太平及大股東持有母公司股權陸續增至74%,欣碼耐特減至10%,並進行擴產準備上市。

2000年又陸續引入機構投資者及證券公司向母公司注入資金約3千萬,公司亦於當年6月27日正式上市,以每股1.78元,發行8,100萬股上市,集資逾億,公司股本401,724,875股。
http://www.hkexnews.hk/newlistings/prospectuses/tc_8041pro-20000627chap17.pdf

http://www.hkexnews.hk/newlistings/prospectuses/tc_8041pro-20000627app01.pdf

公司確實集資了一億多,但公司值不值這樣多錢呢?
從會計師報告看來,公司1998年的營業額為....
零...1999的增長率是無限,但是是多少呢....
是二十萬五千大元,我想在香港大約有四成人的收入過多這家公司。

公司在這兩年都是虧損的,分別虧損五百萬和一千八百多萬,做二十萬生意,竟然虧二千多萬,這個生意不如倒閉算了,這亦埋下了公司財困的種籽。

這 家做二十萬生意,虧二千多萬,上市值七億二千萬的公司,肯定會是物非所值,在現時的市況下,你覺得會如何呢?肯定是會暴跌。但當時正在科網熱潮,總之有 「科技」、有「網絡」,股民自然走去買,加上創業板門檻極低,上市科審批不周,成為這家劣質公司能成功集資一億多的原因。

還有的是,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也闕如,否則可以見到的是,只有少量資金已投入廠房,公司還有大量現金的情況,若該公司現金比例多於90%,現在肯定給港交所停牌。

現在開始說說上市後的情況。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01026/00000MC20001030172429P.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01031/00000MC20001031211411Q.pdf
上市不到兩個月,公司向郭台銘的鴻海精密授予獨家知識產權生產瓷圈,收取技術使用權費,但公告內容非常模糊,例如技術使用權費價格是多少錢一年呢?10年年期是代表甚麼日子呢?甚麼也沒提及。可以說是借權威來拉抬股價的手法。

其後又澄清英文上的錯誤及鴻海的英文譯稱等。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10319/00000MC20010319222930S.pdf
公佈2000年業績,營業額雖急升180多倍,但虧損又增加至2,600萬元,超過1998年和1999年的總和。

經過一輪管理層轉換後,又放出好消息。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10728/00000MC20010727220448K.pdf
和深圳一家石油公司商討在中國建設合營公司。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10925/00000MC20010924213306K.pdf
公司更換保薦人,由台資元大轉上海資申銀萬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11031/00000MC20011031121244A.pdf
另外公司的主席、CEO兼執董辭職,改任非執董。
可能公司出現了某些我們不知的問題。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11127/00000MC20011127160923Q.pdf
公司祕書變動。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11127/00000MC20011127160923Q.pdf
委任執董。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114/00000MC20020112023821G.pdf
大股東禁售期由兩年變一年,大家應知道出現了一些我們不知的壞消息,會如何嗎,大股東要跳船了,雖則他們聲稱無沽出股票的意向。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324/00000MC20020324162038M.pdf
公司做了三千多萬生意,但退貨一千萬,實際上二千多萬生意,虧損五千多萬,另外資產減值一億,共虧一億五千多萬,實際上已把公司所集資的虧光,陷入財困。

以他們的所為來看,這家公司好像在蓄意造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329/00000MC20020329021627T.pdf
公司礙於股本價值的限制,宣佈十供一,又供一股送四紅股,每股0.5元的方式供股,實際上是二供一,每股0.1元,集資1,900萬解困,由益高和統一包銷。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606/00000MC20020606213048N.pdf
公司宣佈削減股本,由五毛錢削至一仙。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618/08041MC20020618182439T.pdf
公司引入兩名和主營業務不相關的財務人士為執董,這兩名可能是賣殼的牽紅線者。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626/00000MC20020626232441S.pdf
不久,這家公司確實發行了4,000萬可換股債,行使價0.17元,若有人全數認購,這人已是公司的大股東。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820/00000MC20020819204518I.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830/00000MC20020830204516E.pdf
公司董事紛紛辭職。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916/08041MC20020916084518J.pdf
公告宣佈進入製造光纖元件業務。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919/00000MC20020919014818G.pdf
公司以640萬美元的機器和10年的技術使用權360萬美元,共1,000萬美元注入合資公司,取得九分之五股權,製造光纖完件,實際上大陶並不需出資任何款項。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1011/08041MC20021011173245B.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1105/GLN20021105001_C.pdf
由於市場集資情況太差,公司要延遲發行可換股債券,最後由4人認購2,740萬的可換股債,行使價仍為0.17元,行使後,這四人佔公司21.10%的股份,較大股東的20.56%略多。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1129/GLN20021129027_C.pdf
該兩名和公司主營業務不相關的人士接任公司授權代表和核數師。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30113/GLN20030113013_C.pdf
公司向威誼授予技術使用權5年,作價250萬美元,以補足上次發行可換股債券的缺額。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30124/GLN20030124018_C.pdf
又引入兩名和主營業務不相關的人為非執董,其中一名為證券業人士,可見公司可能有賣盤之意。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30128/GLN20030128016_C.PDF
公司遭證券行入稟追討供股時80餘萬的融資費用,可見公司財政困難。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30217/GLN20030217030_C.pdf
公司的台灣廠房及中國廠房停產,上海廠則未建成,所以公司實際上已無經營業務,加上台灣附屬遭追討欠債,現正在債務重整中,可見公司已陷入危機。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30220/GLN20030220016_C.pdf
公司以每股0.14元配售1.205億股,集資約1,600萬以解困。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30319/GLN20030319027_C.pdf
核數師由Big 4羅兵咸,轉至不知名鄭國衛。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30322/GLN20030322015_C.pdf
公司營業額跌至900萬,扣除一筆減值撥回後,公司虧損擴大至4,400萬。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31203/GLN20031203023_C.pdf
公司附屬又遭銀行入稟清盤,公司又開始停牌。

明天開始講講重組之後的過程。


(第5輯又散佚,有誰有備份的?請好心人留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00

明日系的旁支(6)-光訊控股(254)、大陶精密科技(8041)和寶利福(8172)


這篇主要講述劉先生入主大陶精密(8041)的過程及其後的動作。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0924/GLN20070924083_C.pdf
公司宣佈,配售共40億新股,其中35.42億股由劉智遠先生認購,剩下4.58億就由統一證券配售,認購價每股1仙,集資約3,900萬以解困。完成後,劉先生的持股量增至75%,公眾持股量降至21.2%,公司並申請清洗豁免。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1023/GLN20071023023_C.pdf
公司宣佈2006年業績,營業額急增40餘倍,至3,068.5萬,並錄得上市以來第一次帳面上盈利,有500多萬,但扣除500萬的租金收入及164.3萬的撇回可換股債利息,實質仍虧損100多萬。

公司現金情況仍危殆,現金只得100多萬,負債有4,000多萬,所以剛才發行那4,000萬元的新股是用來加強現金情況的。

另外,公司資產淨值7,000多萬,有9,600多萬是機器,另外應收帳也劇增至2,500多萬(營業額只得3,000萬略多),可見公司資產充滿大量水份。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1026/GLN20071026063_C.pdf
公司再委任統一證券配售10億股,配售價同為1仙,集資約1,000萬。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1218/GLN20071218039_C.pdf
公司宣佈1供1,每股1仙,原主要股東Bright Castle承諾按比例供股,但股東可選擇供和不供,不供則不會增加股數,最多集資700餘萬元,劉先生完成認購後,股權會由原本75%降至約54.9%-60%不等。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227/GLN20080227029_C.pdf
公司宣佈20送1紅股,股數會再增加至62-68億股不等。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320/GLN20080320003_C.pdf
公司營業額創上市以來新高,達5,200多萬,並錄得連續第二年盈利,亦都是上市以來第一次,盈利下跌95%,至182,000大元,較50%香港人的收入更低。但由於錄得一次51萬的可換股債券利潤撇減,公司實質錄得虧損約33萬元,較上年同比大減。

由 於多次認購及批准仍未獲股東認可,所以公司現金只得三萬餘元,大量資金壓在應付款上,要以拖稅、拖人錢(應付款)、拖股東及關連公司、另外幾年前的可換股 債,並計及170萬的短期借貸,亦未償付數額達6,700多萬,扣除應付款也有4,300多萬,所以公司要兩次陸續配售及一次供股等集資5,000多萬, 以解全部問題。

但有銀行肯借短期貸款,即證明公司是有能力繼續存續的。

公司淨資產7,400萬元,但存貨1,900萬,應收款3,100萬(今年營業額5,200萬),機器經折舊撇減後也有9,100萬元,共1.42億,可見公司資產水份較上一年更大。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402/GLN20080402047_C.pdf
公司宣佈於本年四月三日復牌,等我們算一算帳。
另外包銷商及新百利願意以223,845,635股,每股0.01元的股票,以抵消2,238,456.35港元的財務顧問費用。

公司股本有:723,087,310股

公司20送1紅股後,公司股本有:759,241,675股

劉智遠認購及統一配售40億股後,股本增至4,759,241,675股,劉智遠先生擁3,548,000,000股。

公司再配售10億股後,股本增至5,759,241,675股,劉智遠持3,548,000,000股。

再發行223,845,635股薪酬股份後予統一及新百利後,股數再增至5,983,087,310股。

公 司以未認購、未配售、未送紅股前的基準1供1股,最多共發行723,087,310股,股數最多會再增至6,706,174,620股,但如果只有原主要 股東認購1.8億外,其他股東不認購的話,公司少發行543,087,310股,那股數最少也會是6,163,087,310股,劉智遠先生持股為35.48億股,他的持股比例會為52.91%至57.69%。

公司停牌前的價格為8.6仙,經供股及20送1紅股調整後,股價是4.57仙,復牌後市值約為2.81億至3.07億,劉先生投入的資金約3,548萬,復牌後理論市值即升至1.62億,帳面大賺約1.26億。

以這樣的市值水平計,P/E約為1543倍至1557倍,所以不會因價投而買。另外,此價亦超過殼價幾倍,亦不是殼股投資,所以買的只是集源集中及注資的憧憬,但炒上幾倍已是數十億,你想想會嗎?所以絕不值得投資。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407/GLN20080407033_C.pdf
公司委任鍾先生為行政總裁。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425/GLN20080425073_C.pdf
公司接獲6.56億股供股股份,有少量不足額,另外223億超額認購股份,超額認購股份超額36倍,供股股份中,有人竟斥資1.5億認購149億股。

公司股份正式增至6,706,174,620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430/GLN20080430073_C.pdf
公司委任劉先生及兩位科技人士為執董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506/GLN20080506071_C.pdf
公司贖回幾年前的可換股債。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507/GLN20080507021_C.pdf
舊班子全部辭任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603/GLN20080603019_C.pdf
六日前,劉先生正式就任公司主席。

公司上周五收市價0.118元,以6,706,174,620股計,市值為791,328,605元,劉先生帳面獲利逾10.8倍,股票帳面市值418,684,000元,他只要售約3億股,就已經取得
全部成本,而其他投資者若在2002年左右購入,供了股及收到紅股後,也收回所有成本,所以沽壓也很大。

但是公司利好的project仍未出爐,投資者仍可等待此等消息公佈後,立刻沽出股票為上。

下一隻講講久違多時,劉先生剛購入公司可換股債的寶利福(81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01

好消息已公佈-大陶精密科技(804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613/GLN20080613071_C.pdf

大陶精密科技(8041)宣佈,和清大德人礦業擁有離岸公司(以下稱公司)的賣方訂立不具法律約束力諒解備忘錄,收購公司68%的股權,公司擁有四個吉爾吉斯坦金礦75%權益,即大陶收購金礦51%的權益。

公司會在此公告90日內開始進行磋商收購該等金礦。

公司或會以現金、股票,可換股債支付。

greatsoup:
諒解備忘錄也是公司炒作的手段,因不是有法律的效力,所以可以按時間公佈真正消息,控制炒作時間。

清大德人這家公司和勞氏環保(309)合作過搞垃圾發電,但現在又有金礦業務,真是奇怪。看來這家公司都有不少財技高手在此。

公司已出了好消息,大家應知道如何辦,股價應先升後跌,HKET寶珠姐仲叫買,今次接火棒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05

低買高賣,聯手合作-中國戶外媒體(8041)、大陶精密(254)


看完這篇文應該明白他們的關係: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5509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113/LTN20090113087_C.pdf


本年1月13日,中國戶外媒體(254)利用旗下的愛看電視來拿得一紙關係公司大陶精密科技(8041)和廣東郵政投資傳媒的獨家液晶電視廣告合約,愛看電視需投資最多700萬元去投資及維護這些液晶體電視。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406/GLN20090406065_C.pdf


該公司在1小時前宣佈,以3,984萬把這個獨家合約售予大陶精密,以發行8.3億,每股4.8仙的股票支付。


這兩家公司表面上並無任何關係,但是卻由相同的大股東持有,實際上應為關連交易,但是透過法律,只為須披露交易,加上發股只是公司股數約10%,少於規定的20%,故發股不需批准。


而254拿得股票後,以少於700萬,換得約8.3億股股票,成本只約0.8仙,較現時的價錢3.1仙,獲利空間很大,若以市價稍低沽出,就能套現,增加上市公司手上的現金。


若不沽股票,亦成功以空氣增加公司的控制權。因為這個廣告權利就是不值甚麼錢,由自己的關係公司授予,這樣「一授一賣」,變成幾千萬,無本生利,真是好好賺。


財技就是由看來不值一晒的交易而成,這就是一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143

鱷兄和小弟對中國高精密(591)解構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3210


1. 研發成本低、毛利高。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102/00591_663749/C115.pdf

往績記錄期,本集團的研發成本分別約為人民幣1,700,000元、人民幣3,300,000元及人民幣7,200,000元,佔本集團總營業額分別約0.35%、0.55%及1.17%。

研發成本主要包括往績記錄期本集團研發部分別聘任26名、33名及33名全職專家的薪金。往績記錄期,專家薪金分別為人民幣500,000元、人民幣900,000元及人民幣800,000元,而本集團其餘研發成本則主要為材料成本。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102/00591_663749/C121.pdf
截至二零零九年六月三十日止三個財政年度,本集團的毛利率由46.3%增至47.8%。


2. 出名的褔建企業,以下為其中一位執董的介紹: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102/00591_663749/C116.pdf
張全先生,35歲,於二零零八年四月二日獲委任為本公司執行董事。彼亦為本公司公司秘書。

張先生於一九九九年在香港樹仁學院(現為香港樹仁大學)畢業,主修會計,並於二零零四年獲香港理工大學頒授專業會計碩士學位。彼為美國執業會計師公會會員,及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張先生於會計及核數方面擁有逾十年經驗。於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彼為博智國際藥業控股有限公司及華翔微電子控股有限公司(兩家均為香港的上市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張先生負責本集團的管理申報及規劃,並掌管本集團所有財務及法定申報。

張全先生以被告人身份涉及一宗未完結的訴訟案件。在二零零二年,原告人向張全先生興訟,指控他在多封函件及╱或文章中發表誹謗性字眼,原告人就誹謗對張全先生提出索償(「訴訟」)。原告人索償未經算定損害賠償連同法律費用及其利息。

訴訟於二零零二年開始,在二零零四年四月十八日,原告人回覆經修訂的答辯書時,訴訟雙方均積極處理案件。其後及於最後實際可行日期,訴訟已完全停頓。張全先生的法律顧問已告知張先生,彼於訴訟中獲判勝訴的機會很高。


鱷兄稱: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2491


無研究過中國高精密,你不說我也沒留意到它是福建公司。這個隻反映出張先生背後的一些人脈關係,他應該是沒有實際參與1149和1195的運作,我反而有興趣知道在他加入中國高精密前在那裡工作。

3. 集資用作擴廠的計劃的問題: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102/00591_663749/C122.pdf


鱷兄:
簡單的睇少少,中國高精密的物業、廠房及設備隻有5千多萬人民幣,加上在建工程才超過1億人民幣,而上市所得款項用途中,約649,000,000港元(約人民幣572,000,000元)作建設生產設施供生產本集團新產品。到時產能會增加多少?這樣的計劃會否過於龐大?


greatsoup:


看來這家公司真的很急要擴廠,但最初計劃只是2億多,還要問銀行借錢。但據招股書所示,為何變了6.49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102/00591_663749/C114.pdf


於二零零九年七月八日,英國標準銀行公眾有限公司同意向本公司授出定期貸款融通額21,700,000美元,而本公司同意根據轉貸協議(定義見下文)向Fortune Plus(greatsoup按:即各大股東持有的一家公司)墊支最多21,700,000美元的貸款。Fortune Plus隨後利用該貸款向標準銀行亞洲有限公司實益擁有的Allied Basic Limited收購603,820股A股。


緊隨該收購完成後,根據可換股債券認購契約(定義見下文),本公司同意發行初步本金額35,000,000美元可兌換為A股的可換股債券(「首批可換股債券」),同時向英國標準銀行公眾有限公司發行879,442股每股面值0.001港元的B股。首批可換股債券所得款項主要用作支付興建及擴展本公司生產設施第2期的資本開支。


4.  集團架構的問題: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102/00591_663749/C114.pdf

鱷兄稱:
以集團架構而論,上市控股公司在開曼群島註冊,對下隻有上潤高精密(香港),再向下隻有福建上潤(中國),福建上潤(中國)就隻有福建上潤精密儀器有限公 司上海分公司(中國)。上市公司的集團架構往往很複雜,很少會隻有這麼少附屬公司,中國高精密業務分部也分為自動化儀錶及技術產品和鐘錶儀錶,我不理解它 採用這種架構的原因。


5. 分銷商和存貨問題


鱷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102/00591_663749/C115.pdf

「分銷商為本集團唯一的直接客戶。本集團不會直接向任何最終用戶進行銷售,亦不會與任何次分銷商訂立任何合同關係。」中國高精密的直接客戶隻有16個,以 營業額和存貨計,inventory turnover卻甚高,存貨中隻有很少是產成品,客戶補充貨品的次數看來非常頻密!


greatsoup:


補充貨品的速度很高,但應收款卻是正常,前者代表它的貨品銷售情況很好,這樣應該先款後貨,並不應該有數期,所以應收款應該很低才是,但是真實的情況是「該等應收款項一般於發單日期起120至150天內到期。欠款逾期三個月以上的債務人,須償付所有尚欠的結餘後才獲授新的信貸。貴集團一般並無就賒銷向客戶收取抵押品。」


況且根據會計師報告,「貴集團有若干信貸風險集中的情況,原因是於二零零七年、二零零八年及二零零九年六月三十日, 貴集團最大客戶及五大客戶的應收貿易賬款分別佔應收貿易賬款總額的13%及51%、9%及33%、10%及35%」,可見只顧出貨,不太顧著收款,為何有這樣矛盾的情況呢?


原因可能真的是客戶集中的毛病吧,先取貨,不收錢,這樣的公司看來會面臨很大的壞帳風險,但如果供應這樣集中的話,為何這麼好賺,這麼好賺的話,為何這麼少人競爭?真的很奇怪。


大家有否高見,可能我也會看錯呢。


延伸閱讀:公司招股書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102/LTN20091102018_C.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07

郭台铭胞弟火线入股立讯精密 富士康影子浮现A股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13/xMMDAwMDE4NjQxMA.html


富士康管理危机余音未了,一家有着“富士康”背景的公司——深圳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立讯精密)或将登陆A股。

证监会公告 显示,7月14日召开的2010年第105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将审核立讯精密的首发申请。

细读招股书记者发现,立讯精密与郭氏家族 关联密切。不仅该公司近半数产品销往富士康,而且郭台铭胞弟郭台强实际控制的富港电子(天津)有限公司(下称富港电子),2009年9月火线参股立讯精密 400万股,目前持有公司3.08%的股权。

目前,郭氏家族的泛鸿海系在香港和台湾皆有上市平台,对A股则鲜有运作。此番,郭台强通过实际 控制的上市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正崴精密)暗渡陈仓,初探A股。

泛鸿海系火线入股

招 股书显示,立讯精密实际控制人为王来春、王来胜兄妹,二人分别持股香港立讯50%,而香港立讯为立讯精密的控股股东,持股89.17%。

香 港立讯注册资本1亿港元,主要资产即为所持的立讯精密89.17%股权。王氏兄妹通过香港立讯,持有立讯精密1.1592亿股。

立讯精密招 股书显示,公司2009年每股收益0.58元,本次发行不超过4380万股,稀释后每股收益将达0.43元左右。

业内人士指出,若按照30 倍发行市盈率计算,立讯精密一旦上市,发行价约12元。而王氏兄妹所持股权的纸上财富,也将随之达到14亿元。

此外,另一家名为资信投资的 股东,持有立讯精密7.755%的股权。资信投资股东皆为立讯精密管理人员,其中,自然人王来喜出资340.2万元,持股27%。王来喜为立讯精密管理中 心副经理。

相比之下,立讯精密另一家股东富港电子的背景则颇为显赫。

富港电子控股股东为正崴精密,其实际控制人正是郭台铭胞 弟郭台强。

2009年9月,富港电子出资4000万元,认缴立讯精密400万股。从而以3.08%的股权,成为立讯精密第三大股东。

“10 元/股的价格并不便宜,也基本上是PE行业的正常价格,郭台强这个时间参股进来,更多应该是处于战略布局的需要。”7月12日,一家外资私募基金分析师向 记者表示。

王氏兄妹与泛鸿海系的渊源不仅于此。

王来春出身富士康,1988年起,在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富士康 线装事业部工作近10年,1997年离开富士康自主创业。

王来胜198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个体经商,“主要从事日用商品批发零售,拥有十余 年商业经验”。

王氏兄妹第一桶金来自1997年,当时二人在香港经营国际贸易并委托国内工厂加工生产,“2001年起承接国际订单并通过香 港立讯委托国内来料加工厂生产,所生产的连接器产品通过富士康的加工组装,应用于众多国际知名品牌的3C电子产品,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客户资源。”

2004 年,立讯精密的前身立讯有限设立,该公司初期的客户开发均为内销客户,国内三大电脑品牌厂商——联想、同方、方正成为其主要客户,此后,该公司开始承接富 士康国内订单。

系身富士康

立讯精密主要产品为连接器,主要应用于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汽车和 通讯等领域。在其客户资源中,富士康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立讯精密招股书显示,2007年至2009年,公司向富士康销售产品的收入占当期 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7.73%、56.46%、45.38%,富士康高居公司第一大客户。

2009年,该公司对富士康的销售额为2.65 亿元,占当期业务收入的比重高达45.38%。此外,立讯精密对正崴精密的销售额为7008万元,当年度占比11.99%。

如果将泛鸿海系 的正崴精密计算在内,则泛鸿海系占据立讯精密当年度销售额的57.37%。

此外,立讯精密对联想集团的销售额为7515.57万元,占当期 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85%。排名第四的则是另一家著名国际代工企业伟创力集团。

在战略布局上,立讯精密更是对富士康贴身紧逼。

招 股书显示,2007年6月,立讯精密前身立讯有限和自然人王来胜共同设立蓬莱立讯,蓬莱立讯注册资本3000万元,实收资本600万元。其中,立讯有限出 资540万元,王来胜出资60万元,该蓬莱立讯主要从事连接器及其组件的生产和经营,法定代表人为王来胜。

实际上,蓬莱立讯的设立,就是为 配合富士康烟台生产基地的需要。但这一规划在金融危机的风暴下夭折。

立讯精密招股书表示,“由于富士康业务进行调整,同时协讯电子的产能不 断扩大,协讯电子就近服务更为便利,保留蓬莱立讯已非必要;同时,2008年8月,国际金融危机已对电子行业造成一定影响,公司也暂时放弃扩张战略,因 此,公司将蓬莱立讯的股权转让给田讯电子(烟台)有限公司。”

协讯电子系立讯精密控股75%的子公司,地处江西吉安,也是该公司本次IPO募资的全部投向。

从立讯精密的员工构成和业务特点看,亦 与富士康颇为相似。

招股书显示,公司员工总数为6372人,其中,生产类员工高达5327人,研发类员工仅239人,占比为3.75%。其 中大专以下的员工,占比达87.92%。而25岁以下的员工占比,高达82.5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66

富士康影子股深圳立讯精密首发获通过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14/yOMDAwMDE4NjgyOQ.html


中国证监会周三公告称,在发审委今日召开的2010年第105次会议上,深圳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获得通过。

深圳立讯 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次计划在深交所发行不超过438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不超过17380万股。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连接器的研发、生产 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3C(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汽车和通讯等领域。公司已树立核心产品电脑连接器的优势地位,台式电脑连接器覆盖全球20%以上的 台式电脑,并快速扩大笔记本电脑连接器的生产。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将投向以下四个项目:内部连接器组件生产项目、连接器生产项目、线缆加工生 产项目、技术中心扩建项目,总投资4.86亿元。

21世纪经济报 道,立讯精密与郭台铭家族关联密切。不仅该公司近半数产品销往富士康,而且郭台铭胞弟郭台强实际控制的富港电子(天津)有限公司x,2009年9 月火线参股立讯精密400万股,目前持有公司3.08%的股权。

目前,郭氏家族的泛鸿海系在香港和台湾皆有上市平台,对 A股则鲜有运作。此番,郭台强通过实际控制的上市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暗渡陈仓,初探A股。

同日,岳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配股申请 也获得通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68

出軌計 振躍精密滑軌執行長 陳萬來

2011-3-24  TNM




「即使再不起眼,也要成為關 鍵。」陳萬來像在說滑軌,也像是說自己。燒窯工家庭出身的他,半工半讀才賺得受教育的權利。大姊讓他創業,在數千種五金中他選中滑軌,到大陸找代工廠生 產,卻在7年後工廠茁壯,遭背叛搶走客戶。

他把產線拉回台灣,轉攻高階滑軌,成為全球第2大高階辦公傢俱滑軌供應商。雖是傳統產業,但他知道,更要靈活滑向各種領域,才能讓生意持續滑動下去。

陳萬來 小檔案

出 生:1965年

學 歷:政大EMBA、中原大學電子所

經 歷:日商OMRON工程師、汎球製藥南非廠技術經理、云辰電子研發副理

家 庭:妻施惠珠,育有2女1子

最喜歡:團隊合作

最討厭:生氣

「拉開抽屜,很少人會看到滑軌;但是缺了滑軌,沒有抽屜拉得開。」雖是傳統五金廠的老闆,陳萬來講起話來卻溫和像教授,但這家五金廠二年內從傑出企業獎到 國家磐石獎,陸續拿下十五個獎項。

南非練就 防呆法

需要滑動的設備就會用到滑軌,從傢俱、電腦鍵盤架、影印機到汽車到處可見。振躍只靠著這項產品,連續十四年每年EPS都超過十元,等於每年賺一個股本,目 前是全球第二大高階辦公傢俱滑軌供應商,二○一○年營收六億餘元。

陳萬來退伍後,進入做自動化控制和電子設備的日商OMRON當技術人員,後來遇上汎球製藥要找有日商經驗的年輕人去南非管工廠,「因為黑人難管,日商工廠 的嚴格又是眾所周知。」

在南非待了一年多,他學到不少「防呆法」。「黑人常常教完就忘,若套用日本一絲不茍的工廠流程,只會製造出一大堆報廢品。」陳萬來回憶:「你必須研發很多 下一個步驟能考核的流程,這就是『防呆』,確保每個環節都不出錯。」

大姊出資 做滑軌

一九九五年,作五金配銷的大姊陳碧蘭拿出二百萬元,讓在云辰電子擔任研發主管的弟弟陳萬來創業開拓海外市場,但陳萬來說:「我打算只做滑軌。」

在五金業打滾十五年的陳碧蘭很疑惑:「我們從絞鏈到層板五金,至少賣五百種以上啊!只做滑軌一種產品怎麼會賺呢?」

「在五金裡滑軌雖不是最大的,但它才是有技術的靈魂配角。歐美至少有七間國際大廠還在研發製造。」陳萬來說:「從外人看來也許是孤注一擲,但對外國廠商而 言,這就是專業。」

而當時國內已經有七家滑軌製造廠,陳萬來認為降低成本才有競爭力,一九九六年他跑到大陸,找上一家擁有一千五百人的大工廠談妥代工。但當時只有低檔的粉體 烤漆滑軌,沒人作精密鋼珠滑軌。

「大陸廠商沒設備、沒技術、沒材料。沒關係,我給你,你只要幫我生產就好。」陳萬來開出的條件優渥,他出資購買所有新設備,歸為廠方資產,只要用賣掉產品 後的貨款償還,而且只須還七成,「對方沒有理由不答應。對我而言,生產成本比台灣生產低四成,還是有賺。」他也把從前學到的「防呆法」用在大陸工廠管理 上,讓良率倍增。

陳萬來透過外貿協會,接洽國外五金配銷商,一方面保障客戶品質,一方面搭著政府便車,也讓廠商願意跟他這個新手坐下來談。

他打出較台灣低三成的定價,很快拿到丹麥第一大五金進口商Nissenpack的訂單,打入宜家家居(IKEA)供應鏈,第二年賣到三十五個國家,第五年 就賣到六十國。

陸廠背叛 搶訂單

有了初步規模,陳萬來決定從貿易商轉型成代工廠。二○○○年他找上歐洲最大滑軌製造廠海蒂斯(Hettich)亞洲總部的總經理,希望能成為世界大廠的代 工廠,沒想到對方只翻了一下提案書,就往門外一扔。

「我當然愣住了。但回頭一想,他只是要助長氣勢,不需要怕。」陳萬來深知振躍三成的價差有優勢,三天後他再帶著提案上門,這次對方坐下來談,三個月後,振 躍成為海蒂斯在大陸第一家鋼珠滑軌代工廠。受到指標性廠商影響,其他大廠紛紛轉單到振躍。

就在看似一帆風順時,劇變卻正在悄悄醞釀。大陸工廠見羽翼漸豐,技術在握,私自接單,瞬間搶走近四成的客戶。

當時振躍台北公司只有六位員工,二位待產、一位在醫院守著重病的父親,陳萬來的小兒子則細菌感染住進加護病房。「公司一下子被抽走四成單,又要醫院家裡來 回奔波…心力交瘁。」

回台轉型 攻高階

這個打擊卻讓陳萬來決心第二次轉型,當台商紛紛西進時,陳萬來卻把生產線拉回台灣,進攻更高階的滑軌市場。「台灣的人力素質比較好,適合製造高階滑軌。我 利用自動化設備,原本在大陸一條三十人的生產線,可縮減成六人,所以和大陸廠做的價差維持在三%以內,就像是從經濟艙升級為商務艙,卻只差三%的價錢。」 陳萬來說。

他甚至調動研發跟生產程序,「以前是『宅男型研發』,在實驗室做好滑軌才開發客戶;現在轉型成『型男型研發』,積極找客戶來一起研發,產品還沒做好,訂單 已經等在那裡了。」

在台灣設廠的第一年,振躍就接到美國第二大辦公傢俱廠海沃司(Haworth)的訂單,更在二○一○年打入日本前二大影印機廠的供應鏈。

毫不起眼的滑軌,卻能承載數十倍的重量,一般木製傢俱的滑軌必須耐二萬次以上拉動,鐵製傢俱約五萬次,振躍的產品可承受至少十五萬次的拉動。

全員參與 增良率

陳萬來的個性一如自家產品,非常耐操。他出身南投,父親是燒窯工,家中沒錢可以供孩子念書。「我大姊陳碧蘭第一名從國小畢業,老師跑來家裡說願意幫她出學 費,父親卻說她該賺錢養家。」陳萬來清楚若要有受教育的權利,要先負擔家計。

從國中開始,陳萬來寒暑假就到工廠打零工、當桿弟賺取學費,每天放學要先做完人造花等家庭代工,才能念書做功課。工專時晚上跑到電子公司打工,十點回到宿 舍已經熄燈,他只好站在樓梯間或廁所念書。

成長經驗讓陳萬來個性低調,以二年時間密集參加各種企業競賽,他說:「除了給客戶看我們的成果,也是讓專家替企業把脈。」

國家磐石獎委員陳文源建議讓公司全員參與製程改善,陳萬來就在公司內部公開徵求,有個中年員工建議讓置放鋼珠的盒子改為透明,可以讓員工看清楚置入的數量 及優劣。

「這個提議讓製程更順,良率更高。不只是經理可以改善流程,歐巴桑也可以!」陳萬來說:「讓公司上下一起動腦,不只讓公司運作更順,也可提高向心力。」

夫妻分扮 黑白臉

因為個性溫文,陳萬來極少生氣,遇到要盯要管的事情,就找妻子總經理施惠珠出馬。施惠珠說:「他呀,最生氣的時候只會不說話,可是管公司不說話怎麼行,反 正我就當黑臉囉!」

施惠珠跟陳萬來原本是云辰電子的同事,他是新進的研發主管、她是資深的稽核主管。「一開始覺得這個人溫溫的像書生,好像沒什麼本領,後來發現他看事情看很 準。」二人離職創業,個性直接、數理強的施惠珠開補習班,做得有聲有色,直到振躍規模漸大,她才進入公司幫忙。

「我每天工作十六個小時,很少時間陪孩子,都是她在帶。所以我跟孩子培養感情的方法就是:從來不罵人。」陳萬來溫溫地說著:「但我怕吵,只要使個眼色,她 就會過來管。」

施惠珠接口:「反正於公於私,我就是扮黑臉啦。」在二人的笑聲中,我想,或許就是靠著順暢的分工搭配,才讓振躍從小五金廠,滑出現在的規模。

後記

陳萬來說他跟老婆施惠珠的分工是:「我看5年、10年大方向,她作這1、2年的決策,就像汽車的遠光燈跟近光燈。」

施惠珠一直夢想開奧地利Café Central(中央咖啡館)般的店,連店面都找好了,陳萬來卻微笑否決:「再等5年吧。」施惠珠白他一眼:「每次都5年,他已經說好幾個5年了。」陳萬 來招認:「開店要招呼客人,我怕我會很累哪。」

「我現在都不問他了,反正問了也是再5年,5年以後的事都是他決定啊!」施惠珠乾脆把自家布置得像咖啡館,有名畫、有音樂、有美景跟餐點,招呼朋友來玩, 也算是小小的補償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