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科大遭遇強拆始末

http://magazine.caixin.cn/2011-09-24/100308994.html

  當年批地,是基層政府試圖以地產開發來資助教育發展;如今地主正陽集團卻因政府未完全兌現承諾,要將中科大掃地出門

財新《新世紀》 記者 王曉慶 特約記者 陳怡

 

  【財新《新世紀》】(記者 王曉慶 特約記者 陳怡)夏末的上海,兩輛推土機開進了位於秀浦路99號的中科大上海研究院。一陣轟鳴過後,銘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大理石校門被拆成了廢墟。

  隨後,一篇「中科大校門被民企強拆」的網帖將此事曝光。中科大與校園開發商糾纏經年的矛盾,由此浮出水面:因為土地確權不明、投資協議細節爭執 等原因,雙方發展均受限——中科大上海研究院未能如願發展成中國的「普林斯頓高研院」,投資方稱自己未能收回預期收益。擁有校園不動產產權的開發商——民 企上海正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正陽集團)開始行使「主權」,要求中科大要麼交租,要麼離開。7月26日的強拆校門事件,成為雙方多年來「較勁」的爆發 點。

  拆門之後,中科大12名海歸正教授聯名致信上海市委主要領導。8月中旬,上海市浦東新區政府官員一行數人前往合肥,與中科大協商解決事宜。

  這樁由「政府牽頭、企業協助、高校參與」的教育地產典範工程,最終演變成一樁尷尬事。

美妙姻緣

  這樁曾經看上去很美的「三方聯姻」要追溯到十年前。

  併入浦東新區之前的原南匯區(下稱「南匯區」),地處上海東南一隅,遠離中心城區。2001年前後,正值南匯撤縣建區之際,為了提升區域競爭 力,南匯區謀求引入優質教育資源。上海電力學院、上海水產大學、建橋學院、托普學院等一批公辦、民辦高校都在這一時期落戶南匯,中科大的引進則最具「含金 量」。

  在接觸中科大之前,南匯區與民企正陽集團達成意向,確認要共同開發該項教育地產資源。

  正陽集團由福建人鄒建明一手創辦,1992年開始涉足房地產業,掘得第一桶金後,以房地產開發為主業,開始涉足通用航空、金融、生物醫藥等領 域,旗下包括上海正陽置業有限公司、上海金匯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上海金匯機場建設有限公司、上海元易信擔保有限公司等數十家子公司。

  財新《新世紀》在南匯區與正陽集團2001年簽署的意向協議上看到,最初他們想引進的是上海交大,最終作罷的原因不得而知,但南匯區政府與時任中科大校長朱清時順利接觸過多次。

  據熟悉朱清時的一位中科大教授描述,彼時的朱清時正在尋找一塊「試驗田」,來完成其進行教育體制創新的理想,被朱清時稱為自己「在科大校長任上 的最後一個夢」。 2001年到2002年間,朱清時多次往返合肥與上海,商談相關事宜。南匯區政府也欣賞其思路,願意全力提供支持。

  2002年1月8日,南匯區與中科大簽訂共建協議書。約定由南匯區政府負責學院的基本設施建設,初期工程的籌建經費初步概算為2億元(含設備 費、師資招聘費,不含土地費),由南匯區政府提供。每年的教師費用、學生培養費用、辦公經費等正常運轉經費通過多渠道籌措,不足部分由南匯區財政補貼。

  協議對事後產生糾紛的產權問題,僅表述為「乙方為甲方的發展規劃提供1000畝的土地」,而未列明中科大對這1000畝土地的權屬關係以及相關細則。

  另一方面,南匯區政府則已將中科大上海研究院基本設施的實際建設,交由康橋工業園管委會下屬企業上海康橋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康橋集團)和正陽集團共同組建的上海康橋正陽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康橋正陽)承擔。

  在共建協議簽署前的2001年11月28日,作為政府全權代表的康橋集團與正陽集團簽署承建中科大項目的協議書,當中對1000畝土地用途做了細緻安排。

  據時任南匯區政府該項目負責人轉述的一份情況說明,該承建協議約定,1000畝土地中,500畝用於中科大校園建設,另外500畝用於商品房開發。

  在承建方康橋正陽中,康橋集團與正陽集團的出資比例為40︰60,但半年後,通過增資方式,雙方股權變更為12︰88,正陽集團處於絕對控股地位。

  「執行方康橋正陽要通過500畝土地的房地產開發取得的效益,來完成中科大上海研究院的基礎設施建設。」上述南匯區政府原負責人如此表述。兩個 500畝的規劃看上去並行不悖,一邊是生錢的「奶牛」,一邊是受哺的教育項目。康橋正陽在商用地上開發了「中科大學村」的別墅項目,2004年首期開盤價 為9000元/平方米,後漲至近5萬元/平方米。目前業已售磬;中科大研究院一期工程也於2003年底前完工。

官辦民助走樣

  不過,2002年至2004年間,用於校園建設的500畝土地和用於商業開發的500畝土地中,部分地塊的權屬相繼通過「協議轉讓」的形式過戶 到康橋正陽名下,這家承建企業成為中科大上海研究院不動產實際意義上的「主人」。而控股股東正陽集團的董事長鄒建明,也成為事業法人機構上海中科大高等科 技研究院的法人代表和董事長 。初衷為「公辦民助」的教育項目,由「校地合作」變成「校企合作」。

  斡旋此事的政府方面人員解釋說,項目所用土地原來的性質是國有用地,因為要修校舍,需要將國有用地轉為教育用地,必須有一個機構接手以方便向商 業銀行融資。按當時的規定,如果中科大願意出錢修校舍,那麼兩個副部級單位間,可以直接進行土地劃撥。「但是中科大不願意出錢,正陽願意出,所以,政府只 好把土地轉給正陽。」

  通過協議轉讓,正陽集團控制下的康橋正陽,共獲得了校園用地中的346畝和500畝商業用地中的300畝。

  「學校用地是每畝逾30萬元,商業用地每畝約50萬元。」正陽集團黨組織書記汪德平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土地款、動遷費、校舍建設投資,正 陽方面共計投入了四五億元,甚至中科大上海研究院從籌辦開始的500萬元運營經費,也是正陽方面提供。正陽集團可謂中科大項目實際的業主和投資人。

  知情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正陽集團從開始做的就不是無本買賣。為了「補償」正陽集團幫助政府引入教育資源的投入,南匯區時任領導曾口頭承諾,除500畝商用土地,還將低價轉讓1000畝土地給正陽集團,「支持辦學」。

  然而,隨著2004年上海市土地招拍掛政策統一實施,「協議轉讓」不再可行。加上南匯區政府換屆,新任領導認為前任的口頭承諾「有問題」,不僅 拒絕提供那1000畝用地,就連中科大項目500畝商用土地中尚未轉讓的200畝也卡住不予批准。正陽集團與南匯區政府的「蜜月」關係就此戛然而止。

  汪德平形容說,「正陽本來以為抱了個金娃娃,現在發現是抱著個不下蛋的雞。人家房地產公司一直是雞生蛋蛋生雞,我們這個雞還要一直喂。」

  不能從土地溢價和開發上獲得收益,正陽集團在中科大項目上的投入也就此停滯。校園一期建成後,二期、三期規劃仍停留在規劃圖紙上。中科大上海研究院500萬元初始運營資金花完後,無法再獲得投資。研究院開始在上海招收MBA班,用學費維持運營。

  「現在這個項目上,企業的投資價值實際已經落空。」汪德平認為,正陽集團當初為了響應「科教興市」的理念,積極和政府合作,結果投入產出不成正比,早就該抽身了。

  這家公司曾提出兩種解決方式,一是由政府回購校園資產;二是中科大繼續零租金使用教學資產,但是要支付後勤服務費用。但在問題解決前,中科大和正陽集團之間的衝突不斷升級。

教育創新之傷

  如今,在秀浦路99號的大門內,右側是中科大的教學辦公樓,左側為正陽集團的辦公樓,東西分立,各自宣示對346畝中科大上海研究院的「主權」。

  在大約2.8萬平方米的可用建築面積中,中科大僅使用30%左右的校園建築。其他大量已建成教學科研用房,包括操場、球場在內的教育配套設施都被正陽集團使用。就連學校宿舍,雙方也是誰「搶」到誰住。

  正陽集團以中科大與南匯區政府共建協議中「後勤服務社會化」條款為依據,要求中科大支付宿舍租金、物業服務費、水電費等費用。中科大卻堅守南匯區政府當初「無償使用校舍」承諾,拒不支付。共建協議條款的不清晰,導致雙方在此費用上互相「扯皮」。

  2006年2月,取得了校園土地產權之後,正陽集團開始用佔用教學樓、停水停電、封宿舍、鎖大門的方式逼迫中科大妥協,直至2011年7月26日,強拆校門事件發生。中科大形容自己一直是「仰人鼻息,受其節制的辦學狀態,受盡屈辱和折磨」。

  在這期間,此前並沒有直接以有傚法律文件約定彼此關係的中科大與正陽集團,簽署一份零租金協議。中科大暫時獲得無償使用教育資產的權益,也相當於約定和確認雙方的業主租客關係。

  上述知情人士認為,朱清時校長專注於辦學理想,忽略了這個商業社會的遊戲規則,共建協議簽署前後,中科大方面只有幾個人參與,連法務人員都沒有,方才陷於被動局面。

  但正陽集團詬病的,亦不止產權關係,還有中科大未履行協議承諾。按共建協議,中科大在此建立的應是研究生院。但由於教育部未予批准,「研究生院」最終變成了「研究院」,沒有獨立的研究生招生指標和資格。

  而朱清時提出「普林斯頓研究院模式」,產學研緊密結合,進行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先行先試,也隨著其離任,以及教育政策的限制,變成海市蜃樓。

  在運營上,中科大上海研究院曾提出「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中科大方面負責出品牌、師資、管理,運營決策權在董事會。董事會由中科大、南 匯區政府、正陽集團和社會賢達人士組成,院長由中科大指派。但這一模式難以貫徹,就連正陽方面也認為過於理想化和簡單化。汪德平說,「誰投資誰做主,在這 個領域行不通,外行怎麼可能領導專家們?」

糾錯未了局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正陽集團的種種行為,旨在「挾中科大,逼宮政府」,索要政府未兌現的低價土地。每遭逼迫舉動,中科大都會以「加急求助」的文件形式上報浦東新區政府。而每次有政府領導來學院視察,正陽集團也會消停幾日,觀察事態進展。

  然而,無休止的衝突,直接影響了中科大上海研究院的發展。囿於二線城市合肥的中科大,對上海研究院作為基地引進海外人才等方面的正面作用,曾非 常看重,相繼在此投入了高等數理研究中心、金融工程研究所等五個大型科研團隊,包括2009年派駐的享有國際學術盛名的潘建偉團隊「量子工程中心」。在 2004年到2006年期間,胡森教授領軍的高等數理研究中心還組織召開了多場高規格的國際性學術論壇。

  據其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因為產權糾紛,中科大意欲引入的數位重量級學術專家受阻,包括擬聘請擔任中科大上海研究院數理研究中心主任的國際著名華人科學家丘成桐教授。中科大為上海研究院精心規劃的十年發展構想,也沒有發展空間和條件。

  辦學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缺乏保障,中科大已決定停辦上海的MBA項目,並考慮如果產權問題不能解決,中科大上海研究院可能會撤離,另作發展。

  正因此,中科大寄希望於地方政府,將項目糾回到最初校地合作共建的軌道上,改變這種全國範圍內鮮有的大學異地辦學而產權歸屬私企的狀況。

  2009年八九月間,浦東新區副區長張恩迪召集正陽集團、學校與政府達成的三方共識,提出一個解決方案:浦東新區預計將回購該項目資產,對此前 凍結的200畝商用土地進行招拍掛,區級財政所得全部用於中科大校產回購及運營。回購定價的原則,則是對正陽集團的前期投入,按康橋地區土地平均成本進行 補償,校園建築按重置成本扣除折舊補償,回購價預計為6億元。

  不過,正陽集團認為回購價難以彌補其投入和損失,仍與政府就回購價進行協商,並希望引入其他教育資源盤活資產。為此,正陽集團已向「租客」中科大下了最後通牒:決定將於2011年12月31日,收回中科大無償使用康橋正陽資產的權利。

  秀浦路99號已被拆掉的中科大上海研究院大門,正陽集團正欲改造成中式風格的「正陽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