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利字當頭:西人睇天匯 利世民

2010-6-18  AD






 

前晚,睇完瑞士 數西班牙,收到獅子山學會王弼傳來的電郵,差點笑死。那是彭博新聞的一篇報道,標題直譯是:樓宇交易撻定反映政府控制價格初見成效。嘩!Did I miss something?

認為政府出招見效

細讀才知道,講的,原來是天匯事件。不過,說來也奇怪,華文媒體和輿論,都 傾向將天匯撻定盤,視為托價不成的鬧劇。至於西文媒體嘛,將重點放在整體資本環境,由限制豪宅按揭成數到九招十二式。

外文媒體編採人員的觀 點,香港人始終感覺抽離一點。讀過彭博新聞之後幾小時,又見到《金融時報》如是說。

或者,外圍的氣氛真的很差,令他們的輿論傾向睇淡?歐洲 的慘情,世民不用多花篇幅;就算在美國,雖然股市仍然撐住,但新屋動工情況亦遜於預期,始終未算走出陰霾。

香港樓市確實有點降溫。不過,世 民倒是懷疑,這是不是九招十二式的成效。畢竟,在訊息混亂的日子,除非是心水清有精力的投資者,一般人還是以持有現金永遠都是最上算的策略。

雖 說通脹會慢慢削去儲蓄的價值,不過,黃金和地產買賣牽涉交易費用,若非長線,又或者預計會發生高速通脹,否則搞來搞去最終都是益了那些中間人。

話 說回頭,世民絕對主張媒體多點深入發掘天匯事件。托市談何容易?世民倒想知道,那些賣樓的,搞這些小動作,實在的效果有多大?

幾千萬至上億 元的交易費用,雖然是左手來右手去,花在做好點產品上,不是來得更有益嗎?香港做生意的人,究竟是甚麼心態?

利世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71

中環巴打:寧要西人不要雙非

1 : GS(14)@2012-02-29 22:41:27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38065/20120229/60090
自稱香港之子嘅「真濫權」,原來係香港之恥,阿飛最深深不忿佢嘅低能又無知,自上場以來不停宣揚香港好快會人口老化,必須引入「新香港人」,所以要發展醫療產業,目標之一就係吸引更多內地人來港生仔,今日「雙非人」乃「真濫權」一手做成。
日前,阿飛去咗法國國際學校小學部柴灣分校開幕禮,遇到法蘭西總領事栢雅諾,佢同阿飛講,近兩三年有越來越多嘅法蘭西人來香港工作,每個月都有100至150人過來定居,法蘭西學生人數每年就以10%的速度增加,學額供不應求。為咗能夠及時入學,該分校等待名單上最小嘅申請者僅僅只有兩個月大。
席間一位法蘭西酒商朋友話,皆因近年大陸有好多生意機會,相對死氣沉沉嘅歐洲,香港成為佢哋嘅橋頭堡,舉家移民香港嘅法蘭西人增加了唔少,最近居港嘅僑民突破咗15,000人,成為香港其中一個最大嘅外族。
而原來法蘭西人來港定居同做生意,今年剛好已經150年歷史,官方仲話會搞連串活動同展覽慶祝,大使同阿飛講,佢哋最想就係特區政府批多幾塊地辦國際國校,否則他們難安身立命於香港。
吸納新移民幾時都係論質不計量,阿飛代表港人投一票,寧要西人不要雙非。

電郵:[email protected]

吳政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017

亞洲街頭「籌旅費」西人窮遊方式惹爭議

1 : GS(14)@2017-04-14 11:12:48

現時穿梭世界各地的背包客越來越多,當中包括不少窮遊者,部份人會在當地街頭「眾籌」旅費,變相行乞。由於近年有相當多西方背包客以這種方式在東南亞等較貧窮的國家行乞,惹當地人不滿,質疑此舉會影響真正有需要的人。這種街頭眾籌旅費,在亞洲國家如越南、新加坡、泰國等越來越普遍,方式包括賣藝、擺地攤或是直接掛牌乞討,在香港也不時見到。但有關行為其實在不少地方似乎都為法不容,例如在新加坡,旅客必須持有工作簽證才能在街頭賣藝賺錢。而在網上也有人專門開設網站,為旅遊者搞眾籌,其中一部分是義務工作如人道救援等,可是為數更多的,純粹是自己想去旅行。新加坡女子沙馬赫(Maisarah Abu Samah)近日拍下窮遊者在街頭以音樂或照片「籌募旅費」情況,炮轟說:「通常是在巿中心碰見路邊小販或街頭賣藝者,而不是像現在這個中產社區的巴士站附近……我們實在覺得要求別人給你旅費很奇怪……這樣做(行乞)的人應是有需要的人:他們行乞是為了買食物,供養孩子上學或還債等等,而不是去做一些屬於奢華的事。」馬來西亞女子路易莎(Louisa)也質疑,西方旅客之所以成功在亞洲街頭籌旅費,是殖民歷史遺留的優越感使然,她說:「這些乞討的遊客要不是是白人,他們所受的待遇一定截然不同--看看我們如何對待非白人的移民就是證明。」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14/199901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537

【本土設計】90後設計師眾籌集資 製作西人版黃曆

1 : GS(14)@2018-02-21 06:26:19

一click免費下載《籽想去東京》旅遊指南:http://bit.ly/2rSv4c4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宜忌、吉凶時辰、天干地支……傳統黃曆資料多,内容難明,望回家中的黃曆,日子永遠停留在上個月。皆因大家都忘了它的存在,每天撕走一頁的雅興,不過比三分鐘熱度多一點。不過情人眼裏出西施,有本地設計師偏偏愛其人文價值,為此成立設計團隊《日紙》,希望將黃曆重新演繹,甚至中西合璧。


每本黃曆均附上四張明信片,原意讓用家撕下有意義的頁面作明信片之用。

左起為﹕吳詩聰(Carina),錢子略(Jarvis),陳卓昕(David)



90後設計師錢子略(Jarvis)指,最初有此想法,源自一次旅行的體會,「當時留意到很多外國人都喜歡東方文化,以黃曆為例,他們會認為它的外觀有趣兼深奧,不過礙於不懂中文,永遠不明白當中的意義及價值。」因此,他一年前找來志同道合的同學、從事製作與翻譯的朋友,成立自資設計團隊,希望一改黃曆刻板形象。「12生肖及24節氣的插圖,全是我們重新設計及繪製,為原創設計。」而最大改變,莫過於團隊將黃曆的內容由中譯英,這個龐大工程,由大學主修翻譯的吳詩聰(Carina)負責,「另外亦加入了一些壠發金句,大多數從四書五經中抽出來直譯的。」同時,每本黃曆均附上四張明信片,原意讓用家撕下有意義的頁面作明信片之用。當中的細節位,的確不是欺騙感情的照板煮碗。不過,由於資金所限,他們決定先以眾籌平台Kickstarter為起點,成功的話就有機會印刷出品。現時距離眾籌截止的日子仍有5日,有心的設計,不妨支持一下吧!
Facebook專頁﹕Daper日紙記者﹕湯珮然攝影﹕周芝瑩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216/203069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7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