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沉寂信用債

http://magazine.caixin.cn/2011-09-24/100308987.html

 
   城投債、短融、可轉債連續低迷,信用債市場幾近停擺,卻是市場用腳投票的結果,已處熊市之末

記者 張宇哲

 

 

  「下半年,市場的特點就是冷,刻骨銘心的冷。」一位債市交易員如是評價信用債市場。一則在圈內流傳的故事是:短期融資券還沒發完,就到期了。

  在多位受訪業內人士看來,造成此局面的誘因是城投債,一級市場近乎停擺,二級市場成交低迷,這是近期城投債市場的寫照。城投債以企業債為主,而信用債市場還包括短期融資券(下稱短融)、中期票據(下稱中票)、企業債、公司債、可轉債市場等。

  9月14日,云南省的公告姍姍來遲,稱暫緩云投集團資產重組。這一重組,原本直接引發了市場對城投債違約風險擔憂(參見本刊2011年第28期「云投事件衝擊債市」),拖累整個信用債市場持續不斷低迷。

  信用債市場已跌入2008年底部,債券收益率在進入8月下旬以後普遍回升至歷史較高水平。9月以來,AA及以下評級的短融、中票發行利率全面超 越同期貸款基準利率,信用產品收益率出現罕見的全線跳漲,9月中旬與8月底相比,AA級1年期短期融資券收益率大幅上行34個基點至6.81%,AA+級 短期融資券收益率上行23個基點至6.30%,AAA級品種收益率上行16個基點至5.79%,重點AAA級5年期中期票據收益率增長了10個基點以上, 達到5.64%。

  除城投債信用危機,近期更爆發出一系列不同於以往的震動事件。中石化擬發行300億元巨額可轉債的消息,引發可轉債市場巨幅調整;山東海龍短期 融資券一次被下調兩級信用評級,均前所未有。加之債市供給放開、保證金存款納入準備金繳存範圍新政利空影響,資金持續緊張的局面使得發行遇冷、需求仍然不 濟,多種因素疊加,令原本疲弱的信用債市雪上加霜。

  但這並未減緩債市發行步伐。「今年監管部門思路越來越市場化,以前是人為控制供給,現在供給控制放開了,就看市場的承接力了;不過,資金面這麼 緊,要一直等到市場調整到發行方覺得不划算時,供給壓力才會停止。」一位基金固定收益部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現在無論是可轉債、城投債的表現,完全 是市場行為的平衡。」

  多位市場人士表示,信用債市場亦與2008年迎來債券牛市之前的情景相似,市場已經處於熊市之末。隨著通脹見頂,加息週期步入尾聲,債市即將度過黎明前的黑暗,迎來投資良機。「何時言底還難判斷,要有一個觀察期。」

城投債弱勢難改

  9月20日,7年期、15億元的海寧資產企業債發行。這是近三個月來,城投債市場迎來的第二隻新債,頗令市場驚訝。

  在7月城投債信用危機之後,於8月18日發行的第一隻城投債11株高科(公司債),發行頗為艱難,上市首日即跌破面值,且成交逐日慘淡。中金公司報告認為,這顯示市場對信用風險的擔憂情緒不僅沒有緩和,而是繼續惡化。

  由於需求不濟,券商仍包銷了部分海寧資產公司債,但發行價格7.82%,與一個月之前發行10億元的11株高科債的發行利率接近。「這個價格太低了,這一個月間二級市場的估值已經上行50個-60個基點,但海寧資產的發行價卻仍停留在一個月之前。」一位市場人士稱。

  多數受訪市場人士認為,雖然云投事件警報暫時解除、城投債出現違約的可能並不大。但是,基於其信息並不透明、流動性較差且稅後收益率與企業債相比無優勢,加之短期資金面進一步趨緊,債市還將整體延續弱勢格局,在一級市場能夠受到有效需求的承接前,城投債仍弱勢難改。

  儘管近期組建云南省能源投資集團的計劃暫緩實施,10云投債被評級機構移出觀察名單,評級下調風險得到解除。這無疑是一項利好,但城投債發行和銷售仍然困難。

  財富證券分析師陳鵬認為,7月城投債信用風險事件加深了市場的風險意識,促使投資者重新反思。此前市場對城投債認識並不一致,大型機構堅決拒買城投債,而一些中小型的投資機構則易被城投債的高息所吸引。

  「儘管城投債有政府支持,未必比現金流緊張的企業債風險更高,但大家都不敢碰城投債,寧願拿企業債,是因為企業債信息披露更透明,更容易判斷風 險。」一位嘉實基金人士表示,儘管城投債供給並未停止,但其先天就缺乏透明度、信息披露不充分、發行仍是政府決策,定價並不是真正的市場化。

短融降級事件

  城投債陰霾未散,銀行間債市的短融和交易所債市的可轉債市場,也正在發生大幅調整和震盪,投資者理念均面臨深刻轉變。近期「山東海龍評級被降事件」在短融市場引發不小的震動,也被視為推動國內評級業乃至債券行業更加市場化的重要標竿。

  2009年至今,債券信用評級向上遷移的現象非常普遍。市場人士紛紛質疑,一些地方的全年財政收入明顯不足以還息的情況下,城投債的信用評級仍 然很高。「從2008年底金融危機之後到現在,中國經濟仍處在較弱的週期中,但很多企業的原有評級不斷被調高,這種情況非常不正常。」招行投行部副總經理 鄭新盈強調。

  標普金融機構評級服務董事廖強亦認為,一個經濟體如果整體在改善時,上調評級往往比下調評級多;但當一個經濟體在經濟衰退期時,應該看到評級下調比評級上調多。

  降級終於來了,卻不是風聲鶴唳的城投債,而是一向被認為風險較低的短融。9月16日,聯合資信評級公司將陷入虧損已一年半的11海龍CP01的 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A+調降至A-,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並將存續中的短融11海龍CP01的信用等級由A-1調降至A-2。主要理由是經 營壓力加大、債務負擔重、業績大幅下滑、公司管理層變動大,股權變更問題尚未落實,且因違規問題接受監管部門調查,均對其發展形成較大不利影響。

  此前,由於短融期限較短,投資者一般不擔心發行人在一年內有問題。山東海龍卻成為目前債券市場中信用評級最低的發行主體。據財匯金融分析平台統 計,截至9月17日,存量538只短融產品中,11海龍CP01是惟一一個評級為「A-2」的短融,其他全都是「A-1」。為了便於發行,一般承銷商(銀 行)要求發行短融的公司主體信用評級都在A以上,此前評級公司給出的信用評級最差的也是A+。

  市場人士認為,這次降級將直接導致低信用等級債券的信用利差進一步擴大,而目前短融的利差水平已經顯著高於歷史均值,並且仍在隨收益率的上行而擴大。

  有投資者擔心,該信用評級調降事件會給信用債市場帶來較大衝擊,甚至會出現7月初城投債的信用危機。

  但多數市場人士認為「山東海龍事件」衝擊有限。因為11海龍CP01主體評級原來為A+,在整個信用債市場中已屬於較低評級。該品種投資者一般都是中小機構,發行和投資規模都有限,而銀行間債市主力主要是大型機構,所以影響面非常有限。

  「在目前弱勢環境下,突然有一隻發債主體評級被一次性下調兩個等級,的確會引起市場較大的關注,但並不會如雲投事件,會對債券市場造成新一輪信用衝擊,市場也不會對評級下調作出過度反應,不過會改變投資者的固有觀念。」一位交易員稱,也許以後市場將適應垃圾債券。

  從市場表現看,僅有4億元存量的11海龍CP01亦並未對市場產生明顯影響,市場反應理性。「這亦會給以後評級機構的客觀評級起一個很好的示範效果。始終上調評級的做法,顯然不是行業發展的正常狀況。」一位評級公司人士稱。

轉債大震盪

  被稱為「進可攻退可守」的可轉債市場,8月底由於中石化事件而發生了一次巨幅調整。目前可轉債市場估值水平,已經下降到2008年以來的底部區 域。中國石化可轉債的這一再融資方案,令機構始料未及,被認為是此輪暴跌的導火索,打破了可轉債市場原有的估值體系,引發投資者「用腳投票」。

  8月29日,中石化公告稱擬發行300億元A股可轉債,期限為6年,票面利率不超過3%。此前,2月下旬中石化已在交易所市場上掛牌230億元中石化轉債,中石化再度推出轉債發行計劃,「相當於對原有轉債進行一次增發,在國內並無先例。」一位交易員稱。

  可轉債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被轉換成公司股票的債券。通常情況下,多數發行人都會在募集說明書中明確有條件回售條款,即公司股票價格連續低於轉 股價格並達到某一幅度時,持有人可按事先約定的價格將所持債券賣給發行人,以此來保障投資人利益。自8月2日起,中石化收盤價一直低於7.68元/股,已 經觸發了轉股價修正條款。但由於推出二期轉債發行預案,意味著中石化將不會按市場慣例下調轉股價。由於以往多數是中小盤轉債,發行人本身並沒有議價能力。 中石化由於自身大盤股的市場地位,發行時並未設置回售條款,更沒有強制執行市場慣例的約束。

  中石化遂被投資者質疑「不遵守『潛規則』,不顧及資本市場承接力,進行低成本融資瘋狂圈錢」。

  目前,可轉債市場的總規模達到1200億元左右,其中中行轉債400億元、工行轉債250億元、石化轉債230億元,三隻轉債佔市場權重高達75%。市場擔心,兩大銀行及其他中小銀行,是否會仿照中石化,把轉債視為低成本再融資的常規工具,掀起新一輪擴容潮?

  隨即,多只轉債出現恐慌性下跌、甚至跌破面值,截至9月9日,已有8只轉債跌破面值,僅1只轉債價格在110元之上,可轉債指數跌幅超過9%, 成交量顯著放大,震盪幅度超過7月初。重倉可轉債的一些債券基金也叫苦不迭。「石化轉債已跌去10%,這些可轉債基金至少虧損數千萬元。」中信證券一位固 定收益部人士稱。

  「轉債投資理念和估值模式都將發生改變,投資者對於轉股條款的預期將重新評估。」多位市場人士表示。

  迫於市場壓力,中石化於9月12日晚間公告,根據公司2011年上半年度分紅派息實施方案(每10股派1元),石化轉債轉股價格自9月19日由9.6元/股下調為9.5元/股。石化轉債自9月9日至9月16日期間暫停轉股,9月19日起恢復轉股。

  「在綜合明年資本支出、待到期債務、平衡各種融資工具的成本之後,加上首期中石化可轉債比較受歡迎,我們才選擇發行轉債這一融資安排;向下修正 轉股價格是權利不是義務,但也不排除向下修正;明年行情漲上去了,可能就不需要向下修正了。」中石化有關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未來我們也會考慮 平衡新老債券持有人的利益。」

  與世界上主要成熟市場相比,在國內已有十幾年歷史的可轉債市場,仍處於初期階段,可轉債作為一種兼具債權和股權性質的融資工具,並沒有成為中國 公司融資的主要工具,而且「千人一面」,並未體現出發行企業的差異;不僅期限短,大多在三至五年,利率也長期低至1%-2.5%之間,被投資者視為無風險 套利工具。「中國的可轉債市場原本就畸形,少有人關注可轉債的債信。這次剛好是一個修正的調整機會。」前述基金公司資深人士表示。

  在安信證券一位人士看來,此次中石化發行人和投資人的博弈,可謂精彩,深刻反映了市場的力量,「教育了機構投資者以後別那麼天真,憑什麼轉債的發行人保證你價格只漲不跌?市場自然會向合理方向修正。」

  財新《新世紀》記者陳慧穎、楊娜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