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姑姊妹5年斂財千萬
1 :
GS(14)@2012-05-12 15:32:16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512/16330367

【本報訊】替亡者誦經,本功德無量,但一對尼姑姊妹,被善信指過去數年借免費超渡亡者為名,向亡者家屬濫收利是、雜費,又騙富婆善信代佛堂交租共逾40萬元;但佛堂實是尼姑姊妹名下物業,估計受害者達數十人,涉款近千萬元。善信曾報警,但警方以善信「自願捐款」為由,拒絕受理。 記者:李凱琳
尼姑姊妹年約三十多歲,姊法號釋佛寶,妹法號釋佛妙,07年開辦「香港彌陀念佛會」,並向政府註冊為社團,前年改名「淨土宗香港彌陀念佛會」,佛堂設於沙田頭村127號村屋。
佛堂善信有二至三百人,其中有數十人屬活躍善信(通稱蓮友),多是長者和主婦,也有中年人士。由於鄰近車公廟,除了佛堂固有善信,亦有街外人前來參拜。有善信指出,尼姑姊妹外表慈祥,經常面帶笑容,脾氣好。
的士司機徐先生在佛堂修行近多年,是佛堂資歷最深的「大師兄」,
過去每月為佛堂義載亡者家屬到殯儀館或上山,但近期發現上佛堂的蓮友越來越少,向相熟蓮友查詢,才知尼姑姊妹借他名義,不斷向他接載過的亡者家屬濫收車馬費,「載去殯儀館要1,000蚊,上山拜祭又要1,000蚊!載家屬嘅人係我,個個以為係我貪錢!」
徐向已離開佛堂的蓮友查問,發現尼姑姊妹曾多次向他們借錢,或巧立名目要求捐獻,他們感不妥後惟有離開佛堂。有蓮友稱:「佢哋拎住同一張單,例如買個幾百蚊電飯煲,都叫不同嘅人畀錢找數,又叫你唔好張揚件事,否則積唔到功德。」由於尼姑姊妹沒公開佛堂賬目及從未開出收據,蓮友無從得知捐獻用途。徐粗略估計每人被騙數萬至數十萬,總數達千萬元。
中小企老闆袁姑娘聲稱被騙至少40萬元。她指三年前到佛堂做義工,希望可積功德,主要在佛堂負責煮飯和家務,最初對姊妹惟命是從,「飯錢係我出,連佢哋出街食齋,叫成班朋友食大餐都係我埋單,當我係提款機。」袁姑娘有求必應,尼姑姊妹行動隨之升級,至2010年中開始叫她供養佛堂!「釋佛妙話佛堂好窮,欠租八個月。原本話月租6,000蚊,連雜費共一萬,但第二個月就要二萬,第三個月三萬,到第四個月就加到五萬幾!」
警方拒絕受理
袁姑娘最初以支票全數付款,
不久又被要求支付佛堂裝修費,「每塊地板要500蚊,夾埋十幾萬,前後都唔記得畀咗幾多錢。」尼姑姊妹又以殮葬貧窮人士及德道高僧等理由,叫她支付數十萬元費用,「畀咗將近十萬,但連條屍都未見過!」
袁無法忍受不斷被索金錢,半年前離開佛堂,後來翻查土地註冊處,竟發現於2010年5月,釋佛寶早以其本名陳寶華和女兒張嘉敏名義,用568萬元買下位於沙田頭村127號村屋的佛堂單位。袁報警,但與其他受害蓮友一樣,警方拒絕受理。警方回覆本報稱,捐款屬自願性質,刑事成份不足,所以未採取進一步行動。
另一尼姑林依珍稱,釋佛寶出家前,曾向她免租借地舖擺賣玉器,但生意慘淡,「佢猛呻好慘,求我買晒佢啲玉器當做好心。」林結果花十多萬元買下玉器,但經人鑑別,發現是只值數千元的次貨。
2 :
GS(14)@2012-05-12 15:33:18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512/16330368

掠水尼姑姊妹另一位妹妹陳居士,面對質詢時只不斷念「喃嘸阿彌陀佛」。
不過,被蓮友踢爆尼姑姊妹掠水後,兩人隨即銷聲匿迹;居於佛堂附近的鄰居表示,尼姑姊妹以前常與其聊天,但最近卻不見兩人蹤影,「佛堂以前都會中門大開,家就拉埋晒簾,又成日閂門」,又指曾數次見到有警員到佛堂,但不清楚詳情。
記者假扮蓮友致電尼姑姊妹手機,但一名姓陳的女子稱兩人正在台灣做法事,短期內不會回港。有蓮友表示,該女子正是尼姑姊妹的另一妹妹,名叫陳學明,曾叫善信將捐獻直接滙至其銀行戶口。
記者其後再上門查詢、向陳學明質詢,但她只不斷念「喃嘸阿彌陀佛」,並召警到場,最後才表示:「等師傅返嚟,會畀個交代大家。」
3 :
GS(14)@2012-05-12 15:33:34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512/16330369
大律師陸偉雄表示,如有人持同一張收據向不同人索錢,或用謊言誘使他人捐獻,即犯欺詐罪,最高刑罰入獄14年;他懷疑警方未有察覺案件嚴重性,建議受害人再報案,並補充,即使苦主沒有金錢交易紀錄作證據,法庭也可就其口供分析案情。
蓮友徐先生表示已計劃再次集體報警,另一方面亦向替尼姑姊妹剃道出家、來自台灣本願山念佛會的信願法師求助。徐指出法師雖承諾主持公道,卻只叫本願山香港念佛會會長代為接見,推搪6月才親自處理。而會長指出,姊妹甚少與法師接觸,相信法師對姊妹掠水一事全不知情。
強調捐獻應屬自發
國際聯密佛教慈航會發言人楊志昌表示,出家人須以簡樸生活為大前提,也要嚴遵「取之十方,用之十方」原則,將捐獻回饋社會、弘揚佛法。他認為出家人應與善信建立互信,又強調捐獻應屬自發,建議尼姑姊妹清楚交代金錢去向。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