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負債失控 短債為市值兩倍 綠城隨時大抽水

1 : GS(14)@2012-04-02 22:47:1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211998
縱然交出亮麗盈利表現,但綠城高負債問題卻未見改善。集團去年流動現金僅 36.2億元,按年勁減 71%,較去年中亦減 46%;同時,短債則升 32.4%至 158.8億元,佔總流動資產 223.6億元的七成,為整體市值( 80.4億元)的兩倍,隨時惹來資不抵債的恐慌。況且,綠城淨負債對股本比率按年增 33個百分點,至 220%的高水平,意味要有 2.2間綠城,才足以償還一間綠城的負債,情況十分誇張,融資壓力巨大。
市場一般以淨負債比率審視企業債務情況,理論上比率越高,債務違約風險越大,融資壓力也相應越高,若淨負債比率高逾 100%,意味公司管理層即使用盡股東資金,也未能還清公司債項。



點解成日要同市值比較,根本無意思,咁叻唔去比百仕達?
2 : 草帽(1253)@2012-04-02 23:00:58

最近好多公司D債近升. 但係外圍環境年年差, 物價高漲, 勢必加息, 內憂外患, 我睇兩年內必定裁員滾滾.
3 : GS(14)@2012-04-02 23:02:01

內地缺工多
4 : 草帽(1253)@2012-04-02 23:04:45

3樓提及
內地缺工多


聽聞是農業同工業因為轉型一同搶人, 不停推高工資.
5 : GS(14)@2012-04-02 23:07:37

4樓提及
3樓提及
內地缺工多


聽聞是農業同工業因為轉型一同搶人, 不停推高工資.


所以我樂觀
6 : 草帽(1253)@2012-04-02 23:10:58

但這個我覺得是短暫既.
7 : GS(14)@2012-04-04 21:02:55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120329/00376_005.html
衡量負債相對高低,應以公司資產或者股東權益作為分母,又或看現金流及利息開支的比例去考核償付能力,而不是用股票市值。如果是用公司市值作分母,假設一切不變,找個莊家狂炒令股價飛升10倍,豈不是所有財務問題都不再重要,這個邏輯當然有問題,市值愈低,其實反映風險已被市場消化,不應該太多挑剔才對。
8 : ironforge(21491)@2012-04-05 17:42:12

蘋果d財記好明顯無財經知識的....
9 : ironforge(21491)@2012-04-05 17:47:00

2002年7月,香港政府推行高官問責制,行政長官董建華委任馬時亨出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他上任後不足一個月,香港交易所發表諮詢文件,建議將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低於港幣5角的主板上市公司股票除牌。建議引起財經界人士及投資者不滿,並令部份細價股票大幅下跌,被傳媒稱為「仙股」事件,輿論更指馬時亨應為事件引咎辭職。香港立法會就事件召開特別會議,傳召馬時亨作供,他在會上稱剛剛上任「沒有時間細看有關文件」,最後馬時亨在9月11日就事件向公眾道歉,並作90度鞠躬,而當時的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鄺其志則在其後辭職,而5角除牌等建議在兩年後宣佈擱置。

睇返單呢單舊聞...其實d 所謂財金官員都係對股票無咩知識的..如果當年係建議將連續3-5年都無盈利既公司除牌, 可能個世界又唔一樣了....
10 : GS(14)@2012-04-05 21:49:09

8樓提及
蘋果d財記好明顯無財經知識的....


好贊成,連續幾日都是用些不知所謂的野,那茶餐廳專欄,講麥考林,如果他有心機留意下新聞就知啦,理由?痴線

更值得提是雲峰基金一片空白,不知所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5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