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社論:“放管服”改革要啃“硬骨頭”

近6年來,國務院已經6次召開有關轉變政府職能等的電視電話會議,其中的一個熱詞就是“放管服”。這個熱詞也多次出現在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議題中。這說明以推進“放管服”改革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是一項長期而重要的工作。

2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成立國務院“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的通知》,這是在推進“放管服”改革方面又一重要舉措。因為與此前相比,“小組”的一個重大改變是其成員擴充到了38位,是原來的4倍多,幾乎涵蓋了超半數國務院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

另外,“小組”下面分設的精簡機構審批組、優化營商環境組、激勵創新創業組、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組、改善社會服務組等5個“分組”,這進一步明確了“放管服”改革的方向:以簡政放權放出活力和動力;以創新監管管出公平和秩序;以優化服務服出質量和品質。這其實是要構建一個“小政府、大服務”的格局。

為什麽要十分強調“放管服”的改革,這其中有一個基本的邏輯: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如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問題,“放管服”改革,就是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關系的關鍵環節,轉變政府職能則是“放管服”改革的“牛鼻子”。

從一定程度上說,“放管服”改革的細節上很多是“小事情”,比如,要解決辦證難的問題,要解決“證明我媽是我媽”、“我就是我的問題”。但這些“小事情”匯聚起來就是大事情,不但會影響到居民生活的便利,也會影響到整個營商環境,影響到創業,影響到就業,進而影響到經濟發展的基礎和活力。

事實上,在“放管服”改革方面現在已經取得顯著成效。從數字上說,近5年來,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事項削減44%,非行政許可審批徹底終結,中央政府層面核準的企業投資項目減少90%,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壓減74%,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大幅減少。中央政府定價項目縮減80%,地方政府定價項目縮減50%以上。

現在,很多地方把通過“放管服”改革持續改善地方的營商環境作為政府工作的重點,也出現了一些可複制推廣的經驗,比如上海市的一網通辦,浙江省的“最多只跑一次”等。事實上,當年,上海搞自貿試驗區就是希望中央政府授權,搞“放管服”改革,以便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實踐證明,上海自貿區掛牌後短短一年時間里,在自貿區註冊的企業數就超過過去20年的總和。這片28平方公里“改革試驗田”的經驗,如今已經複制推廣到東中西部的其他自貿區甚至全國。

任何一項改革隨著其不斷推進都會進入深水區,碰到“硬骨頭”。李克強總理在上月召開的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電視電話會議就指出:“放管服”改革越是深入,越會觸及更多利益和矛盾,遇到更多難啃的“硬骨頭”。這應該是國務院“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大規模“擴容”,組建“集團軍”奮力推進的原因之一。

現在看,“放管服”改革推進中既存在基層落實的“最後一公里”問題,也有中間層次的“中梗阻”問題,還存在國務院部門“最先一公里”問題。同時,推進“放管服”還存在一些體制機制性問題和障礙,不同地區、不同層級政府在深化改革方面的實際效果存在較大差別,各領域發展也很不平衡。

“硬骨頭”表現在哪里?其實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不願意放權,二是不願意服務。“權”意味著“利”,服務則是付出。這個意識問題不解決,“放管服”改革就很難繼續推進,繼續取得更大的成果。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楊小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5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