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堂:格鬥最高模式 一拳打爆你個頭
1 :
GS(14)@2012-02-05 13:35:52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79&art_id=16034221
「我打了七、八年泰拳,到前兩年第一次看 Legend(武林傳奇),嘩,那簡直是二人戰鬥最高模式!我立即決定要打這種比賽。」 MMA選手 Alex李亮宏現在說起,眼裏仍閃着渴望的光芒。 Alex自小對武術興趣很強,由中學開始習武,空手道、詠春、意拳、日本合氣度和菲律賓魔仗都有所涉獵,最後才主打泰拳。會迷上功夫,原來也是源於電影,「我爸是警察,一向有練功夫,在我小時候常常播李小龍的電影。我很迷李小龍!很想學習他的『強』。那不單是力量的強,還包括智慧、反應和速度等全面的強。」那麼在學過這麼多種功夫以後,為甚麼最鍾情 MMA呢?「其實以往也有在電視上看 MMA的比賽,很喜歡,後來有朋友認識一個柔術教練,輾轉就認識了 Legend的人,終於成功參加了比賽。 MMA的好處是在各種格鬥比賽中規例最少,只要不打脊柱、不攻擊下陰和不插眼就可以,所以可以使出任何招式,可以一邊打一邊試探各種招式的優劣。」
搏擊並非爛仔交
「武林傳奇」是香港首項職業 MMA比賽,首場比賽在 2010年舉辦,主辦人 Michael Haskamp說香港 MMA實在起步得遲,「這種格鬥比賽興起 20多年,在美國,拳擊比賽的受歡迎程度一直下跌,相反 MMA就在提升中。其實武術明明起源於亞洲,在這裏應該更受歡迎,但之前只有小型比賽,未有地區性的比賽。」他認為 MMA暫未在香港流行,與港人將搏擊運動連繫上「打鬥」和「壞人」有關,「我們開始舉辦比賽時連租場也遇上困難,當大家聽到這是搏擊比賽時也很緊張。首場我們在九龍灣展貿中心舉行,臨比賽前一天竟然還有警察反黑組上門查問!」比賽只邀請亞太區選手參賽,包括中國、日本、南韓和澳洲等。過去 2年共舉辦了 6場賽事,在 10個國家包括加拿大和美國的電視上播放。在 2月 11日,他們將舉行「武林傳奇 7」,焦點比賽將會是「武林傳奇」次中量級冠軍南韓選手「狼人」裴明?對戰有「吸血魔」之稱、來自北京的李景亮。
綜合格鬥賽例少
就如 Alex所說, MMA是一種在打鬥時賽規最少,最能讓選手自由發揮的比賽,但為了保障選手的安全和確保比賽更公平, MMA仍有一些比賽規則:
一.重量級別
為免出現「大衞與巨人」式的越級挑戰,體重級別制度基本上已是國際間舉辦綜合格鬥賽事的標準。主要分為九個級別,由 56.7公斤以下的超輕量級( Flyweight)至 120.2公斤以上的超重量級。
二.裝備
各選手需要佩戴拳套,這種拳套一般重 4-6安士,較拳擊比賽的 10安士以上輕和薄,以免出拳過重;同時會露出手指,方便選手作抓擒和摔跤的動作;另外需佩戴牙套和護陰,並穿上綜合格鬥短褲。
三.時間限制
每個回合比賽限在 5分鐘內完成,以免選手在膠着狀態中損失體力。賽事設三回合,每回合五分鐘,各回合間休息一分鐘。
除上述三項,基本沒有其他限制,選手可自由以散打、中國武術、巴西柔術、泰拳、拳擊或摔跤等,自由配合不同的派別和招式去爭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