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股市暴跌代表經濟變壞?

2011-9-5 TWM




Q:最近股市不斷暴跌,這代表未 來經濟變更糟了嗎?

A:股市下跌不只反映人們對未來經濟的預期,它還反映別的因素。

股票提供的收入是在未來一段時間逐漸釋放的,而當前股價,就等於人們預期未來此股票所帶來一連串「收入流」的折現。這個折現值高低取決於兩個因素。

一是利率:若利率越高,未來預期收入折現到現在就越低,現在股價也越低;反之利率越低,未來預期收入折現就越高,股價也越高。

二是未來預期收入:若利率不變,股票的未來預期收入下降,這個「收入流」折現到現在也會下降,當前股價就會下跌。反之,如果預期股票未來收入提高,那麼利 率不變,股價也會上漲。

但我們在現實裡只能看到股價漲跌,而無法追究其原因,究竟是「利率」變化造成,還是「未來預期收入」變化造成的。因為這裡指的「利率」是「實質利率」,它 反映的是社會「不耐」程度,無法直接觀察。

如果人們越重視現在,他們就越不願意削減今天的消費來交換明天的消費,也就是越不願意儲蓄,實質利率也越高。但實質利率無法直接觀察,我們只能藉由觀察資 本財價格的變動(例如股票、債券、房子),來推測實質利率的漲跌。

至於反映無數人對未來經濟看法的「未來預期收入」,同樣也無從觀察。因此,我們很難單純從股價下跌,就推論究竟是因「利率」上升,還是「未來預期收入」下 降。

不過,若觀察政府公債價格變化,就能判斷箇中差別。像美國政府公債,它未來支付金額是確定的,也就是當公債到期,持有人可以領到和票面價格相等的現金。

也就是說,政府公債「未來預期收入」是確定的,如果公債價格上漲,就表示利率下降,因為未來預期收入是確定的,只有利率下降,才能折現成當前更高現值—— 就是更高的公債價格。

所以如果股價下跌、公債價格也下跌,那可以說這是「利率」上升,因為公債未來預期收入不變,但其價格下跌,那麼就推測是利率上揚,這也可能使股價下跌。因 此「股、債同跌」,未必是未來預期收入下降——也就是不見得是人們認為未來經濟變糟了。

反之,若是股價下跌,但公債價格不動甚至上漲,反映的就不是「利率」上漲,而是「未來預期收入」下降,這就是人們認為未來經濟變更糟了。

因此,如果只有股市下跌,未必是經濟前景變糟,但若股市下跌、美國公債價格上漲,這代表人們預期未來經濟惡化了。事實上不久前各國股市大跌,美國公債價格 卻不斷上漲,這顯示股市大跌不是利率上漲造成的,而是未來預期收入惡化,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認為未來經濟變糟的原因。

經濟達人歡迎讀者提問:http://www.bwnet.com.tw/Dr.A/E-mail:[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