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華懋新聞專區

1 : GS(14)@2011-05-18 21:39:43

十三、華懋
華懋集團創創辦人王德輝,祖籍浙江溫州,1934年出生,1949年舉家遷移香港,朝鮮戰
爭爆發時,適值父親生意失敗,王德輝停學協助父親重整,經營化工的華懋公司。60年
代,王德輝看好香港地產前景,遂與其妻子龔如心創辦華懋置業有限公司,開始投資地
產。當時,王德輝對地產建築一竅不通,但卻肯虛心學習,每晚工餘都拿著一疊圖則,
向鄰居一位建築老行尊請教,直到摸清路向,才購地建樓。1967年地產低潮時,王德輝
憑獨到眼光,抓住良機在荃灣一帶購入大量地皮,其後人心回穩,百業待興,王德輝在
荃灣大量發展每單位三、四百方呎的小型住宅樓宇,深受市場買家歡迎,逐步奠定了華
懋日後在地產界的地位。
華懋置業的名字首次在香港引起注意,是70年代初期。1972年,置地向擁有大量土地的
牛奶冰廠有限公司展開敵意收購。當時,華懋曾應牛奶冰廠董事局主席周鍚年之邀,與
牛奶冰廠合組牛奶地產公司,向置地展開反擊。華懋注資1.2億元換取牛奶地產24.9%
股權,而牛奶冰廠則以旗下土地換取新公司75.1%股權。後來反擊雖然失敗,但王德輝
及華懋的名字開始在業內打響。
其時,華懋已初具規模,據王德輝當時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華懋置業已擁有40多個發
展地盤,持有附屬公司30餘家,1971/72年度公司純利已達2,500萬元。1970年代以後,
華懋繼續在荃灣、葵涌、新蒲崗、觀塘等市區邊緣大量購入住宅用地,1975年度公司純
利已增加到7,000萬元,規模已不遜於地產五虎將水平。
華懋集團的地產發展策略有兩個明顯特點:第一,是中低檔路線。華懋發展的樓宇,一
般以中下階層市民為銷售對象,因此樓宇所處地區,往往為市區邊緣勞工密集地帶,樓
宇多屬中小型住宅單位,以樸素馳名,用料不甚講究,其質素有時被外界批評。1979
年,剛建成的荃灣工業大廈被地政工務司列為危樓,小業主驚慌失措,幸而華懋同意出
資,與小業主合資修葺。正因為成本低,華懋的樓宇銷售價亦往往比區內其他地產商的
要低。第二,華懋同時兼營樓宇按揭,將集團發展的樓宇交由旗下財務公司辦理按揭業
務,按揭率為樓價七成,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除賺取和息外,更可於供樓者無力
償遠時收回樓宇再售。此外集團還兼營樓宇維修、管理、保安等業務,賺取從建樓到售
後服務各個環節的利潤,因而公司的資產規模迅速擴大。到80年代初,華懋已成為唯一
沒有上市的大型地產發展商。一般估計,當時其規模與新地等比已相去不遠。
據了解,華懋持有的乙種換地權益證書,在香港地產發展商中可能數一數二,而其擁有
的出租樓宇,包括寫字樓、住宅樓宇及工業大度,至少約100幢,其中最為人知的,是
尖沙咀的華懋廣場、灣仔的熙信大廈等。1990年4月,華懋集團主席王德輝第二次被綁
架後失蹤,華懋集團一度轉趨低調。不過,其夫人龔如心經3年深居簡出之後,於1993
年己開始收拾悲痛心情,重出江湖,華懋集團已再度活躍。1993年至1994年期間,華懋
頻頻下注,大量收購具重建價值的物業廣場,在市場上相當矚目,其中,包括斥資30億
港元向永安集團購入中區永安人壽大度、永安中心大廈及向英皇集團購入宏記大廈,該
集團還向廖創興企業集團聯絡,有意將永安人壽大廈、永安中心大廈與廖創興銀行大廈
合併發展;稍後又斥資2.55億港元向岑才生家族購入中區華人銀行大廈兩成權益,計劃
與毗鄰的宏記大廈合併重建。
1994年3月,華懋主席龔如心宣布一項令香港轟動的發展大計,計劃斥資100億港元在荃
灣與建一座全香港及全球最高的商業大廈,該廈不連地庫合共108層,樓高468米,地盤
面積約21萬方呎,可建樓面面積210至230萬方呎,預計將於1998年落成,屆時將比現時
香港最高的中環廣場高出158米,比現時全球最高的美國芝加奇Seas Tower仍將高出25
米,比預計1997年落成的中國重慶大廈,亦將高出11米,堪稱「世界第一大廈」。該大
廈將命名為「如心廣場」(Nina Tower),大廈外牆將沿用華懋傳統顏色—─金色,大廈
頂樓將掛個紅色大心,寫著「We Love Hong Kong」。龔如心表示:她不是希望藉著大
廈命名來紀念自己,而是希望這幢大廈成為香港的新標記,同時表達她對香港前途的信
心。可是,後來該計劃已因技術原因擱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3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