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母兄死守老舖 弟妹誓要分家 皮蛋大王後人「溏心」風暴揭秘

1 : GS(14)@2011-03-11 21:58:00

2011-3-2 EW
憑溏心皮蛋享負盛名的上環永樂街蛋類批發商順興號,爆發家族爭產戰,創辦人郭榮輝去年身故後,遺孀與長子跟其餘五名子女,為了永樂街的老舖對簿公堂。

本刊調查發現,這場「溏心」風暴的起因,是郭老太堅持留守老舖賣皮蛋,並獲長子支持;惟其他子女卻認為,市值近三千萬元的舖位,沒理由僅用作賣十幾元一盒的皮蛋,企圖趕走母親賣舖分家。

七十二歲的郭老太受盡迫遷壓力,終在一次爭吵後中風入院,至今仍留醫,她在病牀向本刊吐露心聲,指順興號皮蛋是她生命一部分,並強調「有我就有佢」,一定會堅持到底。

順興號創立於一九五五年,主要經營蛋類入口及批發生意,由郭榮輝和李煖兩夫婦聯手打理,店舖出售的溏心皮蛋,與鏞記奉客的屬同一師傅出品,正因發掘到廣受歡迎的優質貨,令郭榮輝贏得「皮蛋大王」稱號。

根據公司註冊資料,郭榮輝九一年七月以金禾投資有限公司名義,斥資三百七十二萬元,購入上環永樂街六十一號地舖及閣樓約七百平方呎單位,他佔金禾一半股權、妻佔兩成,長子德明及幼子德成則各佔一成半,大家一直相安無事。

去年中,郭因肺癌病逝,臨終前把順興號交由幼子接管,並立下遺囑,將老舖按不同比例分給家人,遺孀與兩子各佔兩成,四名女兒各佔一成。未料這刻意安排,卻引發爭產風波。

「丈夫離去後,我唯一寄託就是每天返舖賣皮蛋,與老街坊老顧客閒聊一下,又可見到一班子女在該處出出入入,已感心滿意足。」現正病卧牀上的郭老太向本刊表示,順興號的主要業務雖已轉到西區副食品市場運作十多年,但永樂街的老舖除了讓她賣皮蛋外,也是長子的中成藥公司辦公室、順興號的後勤基地,更重要是一家人的共同聚腳點。

申請暫緩執行遺囑

可是當郭榮輝離世後,幼子見永樂街的舖位已升值至近三千萬,遂以順興號話事人身份,提出將老舖變賣分錢。但郭老太與長子極力反對,四名女兒則傾向支持分家,形成兩派對立。

為防胞弟聯同四姊妹以過半數股權,通過賣舖,長子立刻向法庭申請暫緩執行遺囑,使他得以在原先股權分配下,與母親聯手否決有關建議。

「可是他們仍然企硬,更經常向老媽單單打打,指她阻住地球轉。今年一月,老媽與其中一人吵架後中風暈倒,幸得街坊及時報警將她送院。」長子表示,自母親出事後,他與眾姊弟妹的關係亦正式決裂,並在二月十六日入稟法院,要求胞弟等人立即撤出老舖。

入稟狀的原訴人為持有舖位業權的金禾投資,被告分別是順興號負責人郭德成、協助打理的郭淑貞、郭淑琼,以及郭榮輝的遺產代表;入稟狀指德成、淑貞、淑琼三人,在郭榮輝身故後繼續使用永樂街的舖位,卻未有向金禾支付租金或任何費用。

今年一月十四日,金禾曾發出律師信要求上述被告在二月十四日前遷出及交吉,但不獲理會,令金禾損失二十四萬元租金收入,故入稟狀亦要求各被告賠償有關損失。

郭老太第二個家

本刊曾到順興號的新舊舖找被告之一的郭德成了解事件,但未見蹤影,及後透過電話向其查詢,他僅拋下一句「這是我們的家事,不需外人理會」便掛線。

長子郭德明則說:「先父除了順興號的老舖,其實還有其他生意及物業分給家人,且個個有份,唔明佢哋點解係都要賣咗間舖?」

他透露:「我讀中二時已經到順興號幫手運貨,中學畢業後更全情投入;細佬本來做金融行業,九七年金融風暴後才正式加入公司。可是我倆的營商理念很不同,不時為了公事磨擦,剛好我當時接觸到一門中成藥生意,既可幫人又能賺錢,於是退出順興號,專心發展自己的事業。」

郭父尊重長子的決定,但仍想他多留在身邊,故要求他的新公司辦公室設在順興號內,「其實我對順興號沒有留戀,要我走絕對無問題,但對老媽卻是意義重大,自她嫁給父親後,每天都到順興號工作,這裏是她第二個家。」

郭老太早年負責採購外國的進口蛋,每天清晨便跑到三角碼頭跟行家鬥搶最靚的蛋,好讓專注銷售的丈夫有靚貨賣,順興號在九十年代高峰期,更是全港九成酒店的蛋類供應商。

勞碌幾十年,郭老太在長子主理業務的時期,才稍退下來,可是當換了幼子上場,因他經常與父親從事炒樓等副業,使她又要站出來支撐大局。

不說不知,順興號創辦人郭榮輝之所以有「皮蛋大王」稱號,原來全因郭老太,背後還有一個「壞蛋變靚蛋」的故事。

七十年代有位皮蛋師傅叫毛伯,分租了順興號當時的舖位一角來醃製皮蛋,再供應給包括鏞記等多間大酒家。

十分貪吃的郭老太,經常借故找毛伯閒聊,其實是想拿他的皮蛋來吃。有一次毛伯見她揭開一個缸拿皮蛋,即緊張說:「事頭婆,呢缸醃壞咗㗎,食第二啲啦!」可是他話未說完,郭老太已經吃了,還好不滋味說:「邊有壞呀,呢缸蛋好香喎,係我食過最好味嘅皮蛋。」

她還叫毛伯將該缸「壞蛋」推薦給鏞記,並拍心口保證一定大賣。毛伯在半信半疑下,將皮蛋給鏞記老闆品嘗,結果真的受到好評,獲對方大量入貨,且一直光顧至今。不過毛伯早已不在,溏心皮蛋的秘方已轉由他的兒子繼續發揚光大,但他亦不忘郭老太這個伯樂,所以多年來無論郭老太要多少貨,均照單供應給她零售。

身心俱疲躺在病牀的郭老太,當說起這個「溏心」故事,精神也為之一振,「毛伯的皮蛋非常甘香,內軟外滑好有口感,我當年不斷游說丈夫,一定要賣他的皮蛋,結果咁多年都咁受歡迎,我亦因而認識很多好街坊,所以皮蛋可說是我人生一部分,有我就有佢。」

幼子索價千四萬

郭老太口中的好街坊,是指不少城中名人高官和食家,蘇施黃更曾多次前往拍攝採訪。幾十年來堅持每天只在下午售賣四小時的郭老太,雖然喜歡與老街坊老顧客談天說地,但一到賣蛋時間,就會嚴肅起來。

她為防被人弄裂蛋殼,使皮蛋容易變壞,一律不准客人落手揀,即使老友與名人高官,總之想買就要遵守她的規矩,兼且要逐個排隊。

郭德明說:「父親病逝後,返舖賣皮蛋已成為老媽的唯一寄託,事實就係咁簡單,細佬和其他姊妹為何感受不到她的需要?他們並非等錢開飯,為何硬要不斷刺激老媽,逼她賣舖?」

一家人搞到反目成仇,但原來雙方也曾試過讓步,長子曾以協助母親另覓舖位賣皮蛋,游說她不要跟五子女死鬥;幼子也曾開價一千四百萬元,要求母兄買斷他們五姊弟妹的金禾股權,讓二人全權擁有老舖。

可是這兩方案均被郭老太否決,她堅持在其有生之年,舖位就算幾值錢都不可以賣,「那一刻我就更明白老人家的情意結,相信有啲嘢,係用幾多錢都買唔到,惟有撐她撐到底。」長子德明說。

皮蛋冷知識

相傳皮蛋起源於明朝,一名小販無意中將鴨蛋放入爐灰堆,發現取出後,鴨蛋雖變了質,卻十分可口,自此皮蛋便面世,並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部分。

西方人以為皮蛋經長年累月醃製,故稱之為「百年蛋」(century egg),甚至「千年蛋」(thousand-year egg)。但實際上,醃皮蛋方法很簡單,只要把鴨蛋埋於混有穀殼、石灰、純鹼及氧化鉛等物料中,約一個月便可大功告成。

大多數人認為,蛋黃在半流質狀態的溏心皮蛋最美味,秘訣是蛋黃未被醃至完全凝固前,便要將醃料刮掉(時間的掌握最為關鍵),所以溏心皮蛋都沒有醃料包着,若蛋殼光滑無黑點,更是新鮮製成。

有人不吃皮蛋是因為怕它含鉛,但消委會年前曾作檢測,發現取自市面的十九個皮蛋樣本中,十二個完全不含鉛或砷,七個驗出砷或鉛的,含量亦遠低於法例規定的最高准許濃度。

爭產之都拆解

本港近年爭產官司不斷,無論是商業王國大家族,抑或普通家庭小店舖,都可以爭餐飽。有專做遺產官司的律師認為,這情況與上一代富豪,對處理財產承繼問題的危機意識不足有關,再加上香港法律制度健全,任何人只要有理據,皆可入稟法院爭取權益。

「先講遺產擁有人,即父母一方,多數是傳統中國人的思想,分身家時不及西方人開明及決斷,以為口頭說了就一錘定音,如『大哥話事』或『傳男不傳女』等,這些他們覺得理所當然的觀念,隨時在死後引發家族內訌。」

律師續說:「即使他們立了遺囑,亦可能因寫得不夠仔細,被人咬文嚼字『抽秤』,舉例說遺囑寫明財產『平均分給各子女』,那『子女』是否包括非婚生的私生子女,就已經有排拗。」

故此,中國人的爭產官司,一向多於歐美等地,尤以香港更甚,「因為香港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後生一代很懂得循法律途徑爭取權益,每位遺產『可能承繼人』,都很容易找到對自己有利的爭產理據,如『長期照顧屋企』、『在公司工作多年』或『最得父母愛錫』之類,繼而訴諸法庭。」

撰文:李凱琳︱攝影:劉啟文設計:霍明志
2 : hare729(25032)@2012-03-21 17:52:02

聽聞好似係有兩公婆遊手好閒,又冇$,所以先要賣咗間舖,仲想要九成遺產
3 : 肥B(18468)@2012-04-11 18:30:52

D 細既係同大既諗野好唔一樣架....

如果所有仔女都O係間鋪幫手, 由細做到大, 就唔會咁樣迫個老媽子.... 真係唔俾雷劈乎?
4 : GS(14)@2012-04-11 21:07:16

3樓提及
D 細既係同大既諗野好唔一樣架....

如果所有仔女都O係間鋪幫手, 由細做到大, 就唔會咁樣迫個老媽子.... 真係唔俾雷劈乎?


其實有辣有唔辣的
5 : 亞力士(1473)@2012-06-01 00:34:56

故此,中國人的爭產官司,一向多於歐美等地,尤以香港更甚,「因為香港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後生一代很懂得循法律途徑爭取權益,每位遺產『可能承繼人』,都很容易找到對自己有利的爭產理據,如『長期照顧屋企』、『在公司工作多年』或『最得父母愛錫』之類,繼而訴諸法庭。」

<-----

九唔搭八 唔通歐美法制唔健全? 反而唔好 先易比人鑽空子

而且在生時忌諱 講得唔清唔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32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