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21cbh.com/HTML/2011-8-18/4OMDcyXzM1ODA4OA.html
二手房成交量持續低迷,整個房地產經紀行業都在經歷新一輪的生存考驗。但在鏈家地產董事長左暉眼裡,這是個機會。
事實上,近3年 來,每一次調控,都是鏈家拓展市場份額的機會。左暉對外透露,鏈家正在完善網絡營銷平台,擬自籌資金40億以上,進行全國擴張,2015年前預計在全國 15個城市進行佈局。目前,鏈家在目標市場的佔有率已升至39%,北京市的市場份額佔28%左右,而在2008年,鏈家的份額僅為23%。
在公佈完擴張計劃後,左暉開始休假。十年的時間裡,左暉步步為營,將一個小中介打造成北京市場上規模最大的中介公司。在他看來,開店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單店盈利更重要。上市也是早晚的事情,不急迫。而眼下的生存危機,並不可怕。
全行業生存危機
據 鏈家統計,2011年7月北京市二手住宅網簽成交8416套,儘管同比降幅仍達18%,但仍是今年3月後首次出現成交量回升。從成交量來看,5-7月都維 持在8000套左右,市場走勢開始止跌維穩。但與今年3月相比,市場整體規模萎縮26%。限購、限貸政策促使大批買房人觀望。
調控也同樣「炙烤」著去年錄得不錯業績的鏈家。不過,左暉說,「該投入的一定得投入。」每次行業低谷時,還沒等到中介公司宣佈裁員,都會有大量的人員自動選擇流失。為了挽留經紀人員,鏈家決定加薪,大幅度提高經紀
人員的工資。原來經紀人員的底薪為1000元,調整後提升為2000元。為此,鏈家的固定成本增加1億元。
左暉看重的是行業更長遠的市場機會。他認為,10年後北京經紀行業佣金總額將達到180億元左右,全國房產經紀行業佣金總額將超過3000億。其間,行業的波動將成為常態。
由於市場份額相對鎖定,當北京二手房市場保持在每月7000至8000套的交易量時,鏈家能保持盈虧的平衡點。但左暉更在意的不是門店的數量,而是單店的盈利能力。經過幾輪調整後,「鏈家沒特別差的店。」左暉說。
儘管今年市場並不好,但左暉預測今年鏈家的業績會跟去年持平。據瞭解,2010年鏈家地產全年佣金收入突破20億元,單月曾突破3.53億。這樣的盈利水平,幾乎接近一個中型開發商。
「中介是別在腰帶上的行業」
目前鏈家在北京、大連、天津、南京4個城市擁有近900家門店,1.3萬名經紀人,並加緊新的城市佈局。
對於擴張過程中的城市選擇,鏈家的標準是,首先看地區人均GDP及經濟發展是否已經到了二手房發展的時點;此外,則是要看當地二手市場的規範性,「我們比較適合的市場是相對規範的市場」。
目 前,鏈家的全國性擴張有了實質性動作。繼天津、大連之後,今年6月,鏈家在南京開設了10家門店作為初入的起點。「每年會進一兩個城市。」他說。為了進一 步擴張,鏈家還引入了鼎暉投資和復星資本。在外界看來,這也是為上市鋪路。「這樣做也是為了股權結構更加合理。」復地投資集團總裁張春華十分看好中介行業 在中國未來的發展前景。不過,鼎暉投資和復星資本只佔很小的股份。
令左暉頗為感慨的是,10年前,中介行業是無人問津的行業;10年後, 是罵聲一片。但他能夠明顯感覺到行業地位的提升。他透露了一個細節,每年年會,他都會問員工,如果以身體部位做比喻,你覺得你所處的行業地位屬於身體哪一 個部分。最初的幾年,員工會回答說,腳踝。直到今年的年會,員工說已經到了腰部了。「中介是一個別在褲帶上的行業。」左暉開玩笑說。
此 前,鏈家推行真實房源計劃,承諾其官方網站「鏈家在線」所有房源全部真實,保證真實在售、真實圖片、真實面積、真實戶型,並保證不吃差價。有些房源有可能 被同行挖走,但左暉認為,有些核心競爭力是拿不走的。2005年至2006年間,鏈家的門麵店數增長了20倍。左暉回憶說,當年就堅持不吃差價,「如果那 時我們只看到眼前利益,吃差價,就不會有今天的規模。」
左暉一直試圖讓一些理念體系化、制度化、規範化。讓企業可以擁有健康生長的基因。 拋開個體的差異,每家門店、每個經紀人都在標準的基礎上提供至少60分的服務,剩下的加分靠個體來實現。唯有此,風險才變得更加可控。鏈家地產此前曾斥資 5000萬元宣佈與IBM全球諮詢服務締結為戰略合作夥伴,再造服務體系工程,也曾斥資億元打造鏈家服務平台。
「這個行業太缺乏反省,也缺乏投入。」左暉說。他表示,未來鏈家會進一步加大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投入,在管理平台上的投入。在他看來,下一個10年將是中介的網絡時代,中介的社會地位一定比今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