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後拍住上 I世代達人月賺10萬
1 :
GS(14)@2010-08-17 23:27:022010-7-31 Im
兩個年齡相差5歲的年輕人,10年前相識於網上聊天室,當時一人不過是小六生,另一人也只是中學四年級生。惟他們旋即發現雙方對電腦和營商都甚有興趣,惺惺相惜。
及至較年長的Kevin於3年前有意創業,心底即時想起邀請這個小友Alex合作,花20萬成立網頁和iPhone程式設計公司,並於首9個月內回本,現今每月穩賺10萬元。
兩個「八十後」加一班「九十後」下屬,目標是朝?「Web x Apps x Facebook」的新一代廣告宣傳模式進發,打造最富潛力的宣傳攻略。
在家瀏覽Openrice網頁看中心水餐廳,但離家後才發現自己忘記抄下地址,也沒記下電話號碼,怪責自己的同時,有沒有想過手上的iPhone其實可以追溯剛在家瀏覽過的網頁紀錄?
「打個比方,我相信每一位女士,甚至男士也有自己鍾情的品牌,當該品牌有新產品推出市面,無論你身在何方,或在家或在街,我們的客戶第一時間就可發出最新消息,方便快捷。」Alex說起工作便滔滔不絕,簡單而言,就算你沒擁有一部iPhone,大概也會擁有facebook帳戶,算你連社交網站也沒「幫襯」,閒來沒事大抵也會上上網。而他們兩人的概念,就是將三個媒體結合,打造新一代的Web x iPhone Apps x Facebook無敵廣告平台,期望最少也擊中其一。
當中四生遇上小六生
這個故事,要由11年前說起。當其他中四生忙於備戰會考之際,當時只有15歲的Kevin已醉心電腦世界,不假思索每月擲出400多元利巿錢經營名為「Chat Cafe」的網上聊天室,在聊天室巧遇比自己年輕5年的Alex。
Alex當時只是一個小六生,但他用Frontpage所做的網頁已有板有眼,更得到Kevin青睞。後來Kevin開始對外接Freelance工作如協助裝置伺服器等,Alex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他小小的得力助手,兩人拍檔有錢齊齊搵。
「當年初相識時,他才小六,不過看過他的作品,還是在眾人中選擇了與他合作。」Kevin回想昔日不禁會心微笑,其後他畢業便投身電腦工程行業,期間 Freelance工作有增無減,4年間,名氣一傳十,十傳百,客源不知不覺間累積了厚厚的一本名冊。「當時工作及Freelance工作也讓我累積了一筆資金,所以便計劃與Alex開設一家網業設計有限公司,名為onemore。」
Web x Apps x Facebook
2007年的4月,有多年合作經驗的他們,花了短短兩星期,便在觀塘一個百餘呎、只能容納3個人的工業單位內,成立了第一家網頁設計有限公司onemore。當其他中七生放任玩樂的時候,同是剛完成高級程度會考的Alex已為自己的生意忙得不亦樂乎。
2009年12月,看準如日中天的iPhone程式市場及Facebook熱的持續升溫,他倆成立了第二家名為Playmore的有限公司,主攻 iPhone程式設計市場,而Kevin及Alex各守不同崗位,前者負責網頁,後者專攻iPhone程式,分駐觀塘及葵涌兩個辦公室,受聘員工共8人。
回顧這三年的合作,由開始時Kevin墊支13.5萬元、Alex則支付6.8萬元,合計約20萬元為創業資本,及至9個月後已經回本。目前這盤生意每月的營業額約20萬至30萬元,利潤高達10萬元,兩個小老闆每月獲支薪2.5萬,生意算是穩步上揚。
除了逐步拓展客源,增加利潤外,他們最希望的是優化宣傳平台,注入更多元素,「當初Playmore主要開發iPhone遊戲,為公司在iPhone市場打響名堂,但後來我們發現時機成熟,便計劃將網頁設計、iPhone遊戲,再跟Facebook合併,打造全新的廣告平台!」Kevin一談到生意策略便一臉嚴肅。
一條龍搶攻三面平台
Facebook的普及,在於現今不論衣食住行各行各業,全都利用它以作廣告宣傳,諸如髮廊、服飾品牌、甜品蛋糕,以至香港新興的杯形糕餅(Cupcake)品牌,也開設Facebook帳戶,接受客人訂購,可見廣告的宣傳層面不再局限於網頁,而是已經延伸至我們手上的那部iPhone或是每天也瀏覽多次的Facebook。
故此這個二人組的目標,便是把Facebook結合在他們的生意裏,成為一個三合一的宣傳平台。他們首先以Onemore名義接觸新客戶,協助他們的公司成立網頁,為產品宣傳。
然後,將旗下的Playmore服務介紹給客戶,例如幫其度身訂造iPhone程式或相關遊戲,若公司有新產品推出,就會即時透過iPhone網絡通知公司的顧客。最後,為了進一步增值服務,便再將Facebook加入策略當中,務求令他們的客戶,可以「一條龍」擁有上述由3個介面結合的宣傳平台。
他們的客源不乏大型知名企業,如Baleno及工聯會等等。「我們共設計了6個iphone遊戲及一個sms應用程式,雖然數量不多,但已為我們打響頭炮!」二人本?這個新穎的廣告宣傳意念,在今年5、6月,再成功洽商兩家分別從事USB電腦配件公司,以及傳統桌上遊戲(Board Game)的大型企業,落實採用Web x iPhone Apps x Facebook的廣告宣傳手法。
對於未來的展望,兩人致力發展三合一平台,也着力改善公司服務效率,提高競爭力。今年剛畢業於理工大學會計系學士課程的Alex便活學活用,靈機一動,在今年2月將書本中所學的「看板生產管制系統」(Kanban Production Control System)引入公司,使日漸擴充的公司運作得更流暢。「看板」最初是豐田汽車公司於20世紀從超級市場的運行機制中得到啟示,專為加快生產及傳遞運送指令而研製,能讓管理人員對生產的優先順序一目瞭然,從而更容易分配人力。兩個好拍檔相視而笑,Kevin坦言:「我們希望做到有麝自然香,用有效率的方法,生產好的產品,讓客人因著我們的口碑而幫襯。」
﹏﹏﹏﹏﹏﹏﹏﹏﹏﹏﹏﹏﹏﹏﹏﹏﹏﹏
創業Tips
八九十後打工仔最緊要好玩
兩位股東於當初的創業資金中,Kevin支付了大部分,惟兩人於盈利上卻是五五分帳。Kevin打趣說:「我覺得無所謂,當初他才剛升大學,他多點清潔洗手間當補償便可,哈哈哈!」
二人深厚感情在談吐間表露無遺,難怪合作無間。但股東合作無間,不代表員工之間也如此順暢。兩位「八十後」老闆,旗下8名員工全為「八十後」和「九十後」青年,中間磨合並不容易。
「他們多是『九十後』,又有點藝術家性格,一旦意見不合便當面吵起架來,我就如父親般又勸又安慰。」Kevin一邊說,一邊也自覺啼笑皆非。
「八十後」老闆帶領「九十後」員工合作發展,已成為新一門管理學問,「我們每星期最少也會開一次非正式及輕鬆的會議,互相提出意見,閒時更會舉辦麻雀大賽或打遊戲機大賽!」
香港索尼(SONY)電腦娛樂總經理項明生表示,旗下員工也以「八十後」為主,而每年的遊戲展也會聘請不少「九十後」的青年當Part time。他稱讚他們有良好的工作態度、盡責,而且時常提出新概念及新諗頭。
他指出時下青年找工作不再以金錢為上,而是追求工作的過程及與同事或上司之間的關係。「我們定期會舉辦各式各樣的娛樂及Gatherings如唱卡拉 OK、燒烤等等,每年也有超過七成的出席率,他們覺得工作開心,自然下年暑假也會再加入我們!」他最後建議各位僱主要尊重及與員工多作溝通,才可以留住人才,同時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
Kevin Lam
27歲
2007年資訊工程學系高級文憑畢業
----------------------------------
Alex Lau
22歲
2010年理工大學會計學系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