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套現貓膩

http://www.p5w.net/newfortune/fmgs/201107/t3717789.htm

  大小非博弈利益最大化
套現貓膩

  A股2005年全面啟動的股權分置改革漸行漸遠,接近全流通狀態的「大小非」套現已成常態。與「小 非」簡單拋售變現模式完全不同,「大非」因其掌握和能夠調動的系統資源較多,其套現手法更為隱蔽。這些套現模式中,「大小非」並不像外界想像的那樣因其持 股成本極其低廉而闊綽大方,都不約而同地追求「高價套現」原則,並在此原則下費盡心機。或如晶源電子,通過互換股份等操作轉換股東身份,以達到順利套現和 避稅的目的;或如思源電氣,以拋售所持其他上市公司股份調節利潤增長水平,在獲取高額經營獎勵的同時精準掌控套現節奏,獲取雙重利益;或如錦龍股份、「儀 電系」,通過隱秘關聯方聯手操作。與一些赤裸裸拉高股價的低劣手段相比,這類暗度陳倉的「挖地道」方式略具品位,但其溫柔一刀也更加讓投資者防不勝防。揭 開「大小非」的各種隱蔽性套現方式,將有助於投資者維護自身權益。

 

  隨著A股規範化監管日趨嚴厲和細密,一些先知先覺的「大小非」摒棄層次極低的赤裸裸套現手法,轉而通過種種「挖地道」的方式牟取最大化的套現利益。「挖地道」套現的「大小非」,雖然個人控制的民營企業佔據絕對主角,但也不乏國有全資的「地方軍」。
相對利用輿論忽悠、人造利好、捉襟見肘高送轉等層次較低的赤裸裸套現招式,「挖地道」方式在掩人耳目方面技高一籌。

  改換門庭套現一石二鳥
  在所持上市公司每天成交量低迷萎縮的情況下,「大小非」即使規模較小的套 現也難獲得滿意的價格,但若能巧妙地將持股改換門庭,變成另外一家成交活躍的上市公司的股份,同時將自己在上市公司的角色進行轉變,「大小非」可以完成利 益最大化的套現。晶源電子原控股股東唐山晶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源科技」)就進行了這樣的操作。

  2009年6月21日,《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與唐山晶源科技有限公司之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協議》公諸於眾,A股首例兩家上市公司互換股份案例出爐。 按照協議,晶源科技將所持3375萬股晶源電子(002049)股份轉讓給同方股份(600100),並以這些股份作為對價認購同方股份向其發行的 1.7%股權。經過這樣的改換門庭,晶源科技持有晶源電子的股權比例由35.3%降至10.3%,同方股份則以25%的持股比例成為晶源電子第一大股東。
改換門庭的操作,為晶源科技套現搭建了第一個台階。首先,在此操作前,作為每天成交量僅幾十萬股的晶源電子控股股東,其較小規模的套現都可能對股價產生 巨大衝擊,這已經為控股股東套現的上市公司股價走勢所證實。相反,非控股股東套現規模再大,對投資者心理層面的影響會小得多;而且,每天僅幾十萬股的成交 量也捆住了晶源科技套現的手腳。相比而言,同方股份2011年6月最低的單日成交量也有738.1萬股,完全可以輕鬆消化晶源科技所持3376萬股的套 現,節奏掌握得好的話,甚至可以不為市場所察覺;與此同時,改換門庭使得晶源電子傍上了同方股份這個「大款」,為晶源科技套現剩餘晶源電子解禁股創造了有 利條件。
2011年1月8日,晶源電子公告擬以14.07元/股發行10599萬股募資收購同方股份下屬的北京同方微電子有限公司100%股 權。定向增發完成後,晶源電子的盈利能力將大幅提高,一改此前盈利停滯不前的困局。2008-2010年,公司實現淨利潤分別為3054.79萬元、 3409.34萬元、3760.45萬元。此外,因換股後晶源科技持有晶源電子的比例降至5.77%,在其套現即將全部完成時只需進行一次信息披露即可, 對市場的衝擊也會小得多。
改換門庭便於解禁後的套現,僅僅只是晶源科技考量的一個因素,其換股操作的一石二鳥效用在限售股解禁前夕浮出水面。
2011年6月7日,晶源科技宣佈公司辦理了註銷手續,所持晶源電子限售股按比例分配至股東閻永江(81.73%)、孟令富(8%)、畢立新 (10.27%)名下。這樣一來,作為晶源電子總經理的閻永江直接持股8.44%,監事孟令富持股由0.34%增加至1.16%,前任董事、現任晶源電子 控股子公司深圳市晶源健三電子有限公司董事、財務總監的畢立新持股由0.47%增加至1.51%。相應地,晶源科技原本持有的3376萬股同方股份也按照 上述比例劃轉至閻永江(2759.20萬股)、孟令富(270.08萬股)、畢立新(346.72萬股)名下。
將晶源科技註銷後的持股劃轉至個人股東名下,這第二次改換門庭的操作顯然建立在第一次換股的基礎上。作為控股股東,晶源科技的註銷很難獲得監管層批准和廣大投資者的認可。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晶源科技二次改換門庭也有便於套現的考慮,但著重點應該是避稅。
閻永江、孟令富、畢立新都不是同方股份的高管,他們套現3376萬股沒有任何限制;閻永江、孟令富因為是晶源電子的高管,套現1295.8萬股時須遵守 每年最多只能出售25%的規定,而畢立新套現晶源電子沒有任何限制。顯然,套現便利程度在註銷前後差別不大,但持股劃轉至個人名下,讓閻永江、孟令富、畢 立新可以少交巨額所得稅:如果以晶源科技名義套現解禁股,除了繳納限售股轉讓所得稅,還需對繳納企業所得稅後的淨利潤分紅所得再繳個人所得稅,完成套現全 過程需三次繳稅,而以個人名義直接套現解禁股,由於尚未實施資本利得稅,只需繳納一次性的限售股轉讓所得稅即可。
2011年7月20日,閻永江等3人所持的晶源電子限售股將解禁,他們會如何實現套現還是未知數,但省下大筆稅額卻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精準掌控節奏賺取雙重套現暴利
  精準控制套現節奏,通過拋售所持其他上市公司股份做高利潤增長水平,在獲得高額獎金的同時,再通過不斷減持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上司公司高管們將雙重利潤順利落袋。思源電氣「大小非」的高管們就是通過這樣的手段,最大限度地獲取了雙重利益。

  思源電氣(002028)2007 年5 月受讓平高電氣17.8%的股份,這一收購作為首例中小板併購主板公司而獲得「蛇吞象」樣板的美譽。但事後證明,思源電氣的這次收購完全是財務性質的投 資。公告資料顯示,經過連年拋售,截至2011年3月31日,思源電氣所持平高電氣股份只剩1.75%。在思源電氣拋售平高電氣的過程中,具有高管身份的 「大小非」精準掌控套現節奏,借此平滑思源電氣業績,獲取巨額經營獎金同時,又收穫了高價套現思源電氣的「大紅包」。
2007年8月,思源電 氣通過《公司2007 年度至2009 年度的績效獎勵方案》,規定高管兩種計提獎金的情形:當扣除獎勵資金影響後的淨利潤增長率超過20%但不超過80%時,以淨利潤增長率的50%為提取百分 比、以淨利潤淨增加額為提取基數,計提當年度獎勵資金;當扣除獎勵資金影響後的淨利潤增長比例超過80%時,以40%為提取百分比,以淨利潤淨增加額為提 取基數,計提當年度獎勵資金。也就是說,高管們會因淨利潤淨增長超過80%而獲得最大化的激勵(表1)。2007年,思源電氣實現淨利潤約2.72億元, 比2006年的1.43億元增長82.55%,扣除獎金後的淨利潤淨增加額約為1.29億元。由此,高管們按照第二種情形計提約4911萬元的獎金。


由於主業利潤貢獻持續下滑,單靠經營業務帶來的貢獻,思源電氣高管們難以獲得最高限額的獎金。在此情況下,適時拋售平高電氣股份,以投資收益來提升淨利潤增長水平,是思源電氣高管們獲得高獎金的關鍵玄機。
2007年12月10日-24日,思源電氣拋售471.0735萬股平高電氣,獲得7739.17萬元利潤。2007年,計提的4911萬元獎金佔當年淨利潤的18.05%,剛好符合「計提的獎勵資金不超過當年淨利潤的20%」規定。
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規定,如果交易的成交金額佔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10%以上,且絕對金額超過1000萬元,就應該及時披露; 如果交易的成交金額佔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50%以上,且絕對金額超過5000萬元,上市公司除應當及時披露外,還應當提交股東大會審議。按照 這一規定,思源電氣拋售471.0735萬股平高電氣應該及時披露並獲得股東大會的授權,因為其2006年底的淨資產和淨利潤分別只有6.22億元和 1.43億元,而拋售該部分股權的成交金額超過了淨資產的10%,所獲7739.17萬元拋售利潤佔到2006年公司淨利潤的54.01%。然而,思源電 氣直到2008年1月初才對拋售行為進行事後補救披露,不排除思源電氣高管們為了獲得最大限度獎金而將規定棄之一邊的可能。
雖然思源電氣後來 對2008-2009年度的績效獎勵方案進行了調整,均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與淨利潤孰低者」作為計算標準,但適時把握平高電氣的減持節奏,依然 可以彌補其主業的下滑,維持業績平穩以支撐股價水平,而這對每年只能拋售所持思源電氣25%股份的高管們來說相當重要,因為公司業績下降會直接影響其來年 套現利潤的高低。
統計數據顯示,思源電氣2008年實現的3.46億元淨利潤中,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2.64億元;2009年,這 兩個數字分別是9.5億元和3.17億元,2010年分別是5.54億元和2.32億元。隨著能夠拋售的平高電氣股份數量越來越少,思源電氣正在失去藉以 平滑業績的重要工具,其2011年5月底的股價相比2010年底幾乎腰斬。高管們2007年6月-2010年6月享受的那種「天價」套現暴利,也許永遠成 為難以再現的歷史了(圖5)。

  自家人聯手
  在「大小非」套現中,自家人緊密聯手,通過各式各樣的繁雜安排,以圖掩人耳目,最大化實現套現利益的案例最為普遍。錦龍股份和「儀電系」是其中的典型。


 隱秘關聯股東丟芝麻揀西瓜
  錦龍股份(000712)2006年3月股改實施時共有3個 限售股股東,分別是持股26.48%的東莞市新世紀科教拓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世紀科教」)、持股25.81%的東莞市榮富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榮富實業」)、持股14.44%的廣州市錦麟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錦麟投資」)。錦麟投資到2009年底時全部套現完畢,榮富實業套現剩餘的 10.80%股權2009年7月13日被司法劃轉給了自然人鄧永洪。榮富實業和錦麟投資套現錦龍股份的最高價格,分別達到40.51元和41.1元。而在 刺激股價動因中,除了錦龍股份收購東莞證券40%股權、變身「券商概念股」外,還有利用股東隱秘關係在關鍵節點向錦龍股份輸送蠅頭小利製造了炒作題材。
2007年3月27日,錦龍股份限售股開始解禁。在限售股解禁前十天,錦龍股份以略高於資產淨值的9188.18萬元受讓了榮富實業所持有的東莞市金舜 房地產投資有限公司51%股權。其時,房地產上市公司因人民幣升值概念而炙手可熱。儘管錦龍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收購成熟商業地塊有利於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 長遠發展,但一年多後的2008年12月2日錦龍股份將其以1億元轉讓給了新世紀科教,其中的5000萬元轉讓款還是新世紀科教佔用錦龍股份的資金。
但是,在這一買一賣間,錦龍股份股價旱地拔蔥,短短數個交易日內翻倍。截至2007年4月11日,榮富實業就以18-20.5元/股迅速套現352.1765萬股,以這個價格區間的中值估算套現金額為4402.21萬元。
2009年3月11日,錦龍股份以約9800萬元向榮富實業出售清遠市錦龍正榮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51%股權。尚在籌建中的清遠錦龍多年沒有經營,主要 資產與金舜房產一致,就是土地使用權。錦龍股份通過這一轉讓獲得近5000萬元投資收益,使其淨利潤較2008年的2135萬元大增134%,進而推動錦 龍股份股價扶搖直上,從9.2元升至2009年8月4日的23.78元。在此過程中的2月19日至4月17日、4月18日至6月25日、6月26日至11 月18日,錦麟投資分三次套現1026.92(356.53+361.16+309.23)萬股。按照套現價格區間的中值估算,約套現15523.77萬 元。錦麟投資這三次套現的平均價格為15.12元/股,而在錦龍股份出售清遠錦龍之前的2009年1-2月,其套現347.2419萬股的平均成交價格只 有6.51元/股。
從受讓榮富實業房地產股權打造「房地產概念」,到轉讓房地產資產獲得巨額非經營性盈利、拉高業績,以刺激股價從而在相對高 位套現,對錦龍股份股東們而言並非新鮮的思路。公告資料顯示,錦龍股份2007年6月開始謀劃收購東莞證券40%股權,在全市場「牛市思維」的背景下,錦 龍股份躋身「券商概念股」,股價快速沖高,而榮富實業和錦麟投資趁機套現。按照2007年4月12日至6月22日錦龍股份股價波動區間(19-40.51 元)中值估算,榮富實業在這一階段減持409.3811萬股,約套現1.2億元(圖1)。
但隨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券商概念股風 光不再,錦麟投資2009年1月拋售錦龍股份套現的最低價僅為5.76元。在榮富實業和錦麟投資套現價格持續下滑的情況下,新世紀科教2008年7月8日 出面承諾未來19個月內不在二級市場以低於25元/股的價格出售錦龍股份。但這並未能夠有效支撐錦龍股份的股價。於是,錦龍股份向榮富實業出讓房地產獲取 投資收益刺激股價就顯得順理成章。其實,榮富實業願意高價受讓資產向錦龍股份「輸血」,甘願兩次為錦麟投資高價套現做嫁衣,並非因為它是「活雷鋒」,只是 因為3家股東的實際控制人都是錦龍股份董事長楊志茂(圖2)。這是錦龍股份適時買賣資產、股價走高得以落實的根本原因。
眾多信息顯示,新世紀 科教、錦麟投資、榮富實業均是錦龍股份董事長楊志茂控制的關聯公司。首先,新世紀科教、錦麟投資、榮富實業幾乎在同一時間成為錦龍股份股東。2000年9 月13日、11月4日及2001年1月12日,錦龍股份原第一大股東廣東金泰企業集團公司及其下屬公司,分別向新世紀科教、榮富實業、錦麟投資轉讓了 29.76%、24.44%、15.79%的錦龍股份。不僅如此,榮富實業成立於2000年8月15日,錦麟投資成立於2000年12月19日,與它們承 接錦龍股份的時間不到一個月。
其次,新世紀科教、錦麟投資、榮富實業人員交錯。榮富實業的註冊資本1.81億元,原來持有65%股權的梁堅榮 在公司成立之前就受僱於楊志茂;在新世紀科教1997年1月成立前後,他是新世紀科教相關手續的直接經辦人,即使在新世紀科教入主錦龍股份時其角色也未改 變。向榮富實業現有股東、錦龍股份監事李熾蘭轉讓28%股權的何浩強,也受僱於楊志茂;錦龍股份現任監事會主席振生的身份是新世紀科教的財務總監,但他 2007年8月卻給錦麟投資辦理了工商資料變更手續。按照工商部門的規定,只有股東、員工或者專業的代辦機構才能辦理這種手續。第三,新世紀科教、錦麟投 資、榮富實業同在東莞雁田村。
如果上述三大巧合揭示的是錦龍股份股東股權控制關係的話,那不啻是表明楊志茂實際控制的錦龍股份股權遠非公告顯 示的那麼少。結合新世紀科教承接了29.76%錦龍股份,距觸發要約收購義務的30%僅僅一步之遙,不能不給人以這樣一種感覺:以3家公司承接廣東金泰企 業集團所持錦龍股份,是為了規避中國證監會審批,順利完成收購。榮富實業替新世紀科教、錦麟投資支付錦龍股份的股改對價股份,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三者之間 的緊密關係。
這種較隱秘的股東股權關係,為其後楊志茂減持錦龍股份的相關操作,埋下了伏筆,同時也成為迷惑二級市場投資人、順利拉高股價的重要籌碼。

  左右手互倒賺差價
  上海儀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儀電控股」)旗下上海華銘投資有限 公司(以下簡稱「華銘投資」)和上海敏特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敏特投資」)的「兄弟」關係過去一直秘而不宣,但一個事實是,華銘投資在暗中多次幫助敏 特投資高價套現所持上海金陵的解禁股,置身明處的儀電控股則頻頻啟動對相關上市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以讓華銘投資在相對較高的股價上全身而退。
儀電控股是上海國資委全資控制的國有大型企業集團,華銘投資是其通過儀電控股工會組建的上海興正投資發展管理中心的全資子公司,敏特投資同樣是其持股63.71%的控股子公司,敏特投資另外的股東還包括儀電控股轄下上海儀表電子工會(圖3)。
上海金陵(600621)2005年10月股改完成時,敏特投資持有其10.78%的限售股,2010年二季度全部套現完畢。公告顯示,敏特投資持股中 的絕大部分為低價受讓所得:2002 年11 月14 日以1元/股受讓上海匯龍儀表電子有限責任公司所持3485.86 萬股,2004 年11 月2 日以1.7元/股受讓上海金陵集體基金合作聯社和上海同裕創業投資聯社所持2621.1032 萬股,2004 年12 月31 日受讓上海恆欣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所持的2520.1982 萬股。如果2004 年12 月31 日受讓價格也按照1.7元/股計算的話,敏特投資取得的上海金陵8627.16萬股總共斥資12226.07萬元,而這筆投資在2007年3-5月以11 元/股平均價格減持3369.65萬股上海金陵時即已淨賺了1.86倍。
敏特投資套現操作途徑有兩個,一是直接從二級市場增持賺取高低差價, 二是在華銘投資從二級市場買入推高股價後進行高價套現。從2004年下半年開始,除四次受讓法人股8627.16萬股外,敏特投資還從二級市場大量買入上 海金陵,它持股最高峰的時候佔上海金陵總股本的18.43%;對比上海金陵2008年和2009年的季報、半年報發現,從2008年二季度到2009年二 季度的一年時間內,華銘投資和敏特投資採取一家買一家賣的方式,隱秘套現(圖4)。
在華銘投資和敏特投資一買一賣的對敲期間,上海金陵的股價 在3.78元至9.41元之間波動。由於無法獲悉具體的買賣價格,無法估算它們的投入與產出,但對照華銘投資和敏特投資買賣上海金陵各個時點的股價走勢不 難看出,華銘投資的買入有效支撐了股價,掩護敏特投資賣出套現。分析顯示,華銘投資和敏特投資聯手套現,是為了規避上海國資委在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全 面爆發時出台的尚未撤銷的國資「大小非」不能擅自套現的「救市」規定。目前來看,儀電控股直接所持上海金陵、飛樂音響(600651)、飛樂股份 (600654)和廣電電子(600602)四家上市公司股權至今並未減少,沒有違反這一規定。
安排華銘投資和敏特投資對敲套現後,儀電控股 啟動上海金陵的重大資產重組,試圖幫助華銘投資全身而退。但由於上海金陵2009年9月24日公佈的重大資產重組方案低於市場預期,以及大盤在其停牌期間 暴跌,華銘投資未能全身而退。直到2010年二季度,華銘投資和敏特投資才分別拋空所持2272.46萬股和1197.65萬股上海金陵股份。
儀電控股對此操作似乎情有獨鍾,很快又將這一模式移植到飛樂音響。飛樂音響是滬市少有的幾家無需進行股改的「三無概念股」,華銘投資持股全部從二級市場 買入,但獲利不豐。在這種情況下,飛樂音響董事會2010年3月決定以8.6元/股向儀電控股定向增發5800萬股,用以收購主營汽車LED照明燈的上海 聖瀾實業控股權。但人算不如天算,這場好戲被華銘投資套現操作攪黃了。
華銘投資2009年四季度減持了飛樂音響1702.54萬股,期間 6.19元-10.05元股價對應先前買入時的股價區間,價差利潤相當可觀。然而,飛樂音響2010年4月22日召開的審議上述定向增發的股東大會,卻因 華銘投資這次減持而未獲通過。定向增發議案獲53.2912%贊成比例,不足66.67%的規定。對照參會的12343.91萬股有表決權股份計 算,66.67%贊成比例所需股份為8229.68萬股,而實際贊成的股份是6578.21萬股,少了1651.47萬股贊成股份,如果華銘投資未做減持 而投贊成票,議案顯然會獲得通過。事實上,「儀電系」在對上海金陵重組時,未將華銘投資和敏特投資作為關聯方而要求迴避關聯交易表決,飛樂音響重組審議股 東大會時也未明確要求華銘投資迴避表決,因而如果華銘投資未減持,飛樂音響定向增發讓儀電控股套現資產可能已經獲准實施了。
對於本文內容您有任何評論或補充,請發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

  大小非」食利大宗交易

  通過大宗交易平台減持解禁股,是管理層當初意在給「大小非」套現增加的「緊箍咒」,但現在卻被「大小非」當作了全新的食利平台。


按照《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的規定,「大小非」套現每達到公司股份總數1%時應在兩個工作日內公告,但這個「防火牆」留下的 「公告期間無須停止出售股份」的縫隙就被「大小非」們充分利用起來。它們通過在後兩個交易日內翻倍拋售的辦法,僭越「第一時間進行信息披露」的規定,實際 披露時的拋售比例常常已達總股本5%的上限。由此,證監會2008年4月21日下發《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轉讓指導意見》的「補丁文件」,要求「大小 非」預計一個月內拋售超過總股本1%時就要通過大宗交易系統進行轉讓。隨即,大宗交易變成「大小非」套現的中轉站。
統計數據顯 示,2003-2007年,大宗交易5年合計的交易金額只約85.55億元,但2008年陡升至375.51億元,2009年增長到642億元,2010 年進一步達到891億元。2011年一季度,大宗交易金額已飆升到292億元,發生的1020筆大宗交易涉及255家上市公司,平均每家被減持1.14億 元和977萬股。「大小非」如此熱衷大宗交易進行套現,概因它已成為全新的食利平台。

  四環生物股東利用大宗交易高價套現
  2010年7月 28日,控股股東江陰市振新毛紡織廠(以下簡稱「振新毛紡」)所持四環生物(000518)1.28億股限售股解禁,振新毛紡隨後宣稱,計劃在六個月內以 不低於股權分置改革時承諾的6元價格減持5147.7811萬股。實際中,振新毛紡僅用3個交易日就基完成現了這一減持規劃,而且套現價格遠遠高於限售股 解禁之時股價盤亙的6元一線。
2010年9月8日,振新毛紡通過大宗交易系統以6元/股向建銀投資長春人民大街營業部折價近5%出售了 1000萬股四環生物。當晚,四環生物公告董事會決定增資新疆愛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及建設「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 萬噸/年煤焦油製備清潔燃料油工業示範工程」項目,以及投資5000萬元進軍文化傳媒產業。次日,四環生物漲停。深圳證券交易所公開交易信息顯示,建銀投 資長春人民大街營業部在漲停價上出售了1000萬股。9月15日和16日,振新毛紡又通過大宗交易平台,分別以7.08元/股和7.18元/股減持了 1900萬股和2100萬股(附表)。


大宗交易高價套現如此輕而易舉,這似乎讓振新毛紡非常痴迷。在原定減持計劃已經實現的情況下,振新毛紡又在2010年11月3日以7.43元/股套現840萬股,使其持有四環生物的比例跌至5.83%。

  衍生傳言刺激股價
  「大小非」通過大宗交易找到接盤資金套現之後,上市公司往往會出台利好,這已 經是公開秘密。2010年12月8日,控股股東永鼎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大宗交易套現1850萬股後,永鼎股份(600105)隨後宣佈進軍超導產業。然而, 應景式的利好到底對上市公司的發展能有多大幫助呢?
從1993年上市後,四環生物至今已經六次更換控股股東,十次更換證券簡稱。作為江蘇省第 一家上市公司,四環生物曾戴過「A股第一隻被暫停上市的股票」、「A股首批資產置換試點公司」、「A股首批PT(特別轉讓)公司」、「A股首例PT摘帽公 司」等形形色色的帽子,同時其主業也從化纖轉為毛紡品,由毛紡品、房地產轉為生物醫藥。2010年9月,公司宣佈進入煤制油、文化傳媒產業的決定,不排除 僅僅是四環生物配合控股股東高價套現的又一次應景之作。
除了上市公司出台利好外,大宗交易彷彿是製造刺激相關上市公司股價傳言的發令槍。四環 生物大宗交易發生後,公司將被華東有色地勘局借殼的傳言四起,股價屢創新高。重組傳言無法實現之下,四環生物股價跌回大宗交易發生之前的水平,被套在高位 的大宗交易接盤遊資隨即散佈四環生物再被舉牌的傳言,股價受此刺激報復性地飆漲到10元,四環生物被責令停牌進行澄清。
*ST鑫新 (600373,現名「中文傳媒」)在被江西省出版集團重組之前,堪稱大宗交易市場的玩偶,世紀證券上海威海路營業部和相距不遠的中信建投上海北京西路營 業部從控股股東江西信江實業有限公司分七次受讓了14.7%的股份。期間,*ST鑫新的重組傳言滿天飛,形形色色企業成為借殼謠言的主角,但唯獨沒有最後 對其進行重組的江西出版集團。


 當大股東遇到「大小非」
廣彙集團:引入第三方援手減緩套現

  從控股股東的角度而言,如何儘量減小大小非套現對上市公司的影響,無疑也是考驗其經營智慧的試金石。孫廣信對這一難題的解答過程,儘管不一定具有典型性,但仍然有借鑑意義。

  2011年5月25日,廣匯股份(600256)完成8916.67萬股的定向增發,募集資金 21.4億元,投向「年產120 萬噸甲醇/80 萬噸二甲醚(煤基)項目」。此次完成的定向增發股份,較2009年3月24日董事會最初擬定的1-3億股下限還要少,但募集資金則相差不大。廣匯股份得以 「花小股、辦大事」,離不開突然登場的公務員葉濤。
2008年4月,「湧金系」掌門人魏東跳樓自殺後,「湧金系」對所持上市公司解禁股的套 現迅速加快。作為魏東遺孀陳金霞親自掌控的「湧金系」一員,廣匯股份第二大股東上海匯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匯能」)也不例外。到2009年 2月,上海匯能所持廣匯股份的股權比例已由19.30%降至11.89%。由於A股當時還未能擺脫2008年以來金融危機衝擊形成的暴跌陰霾,投資者擇機 離場慾望強烈,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發股價暴跌。因此,上海匯能的套現不啻是橫亙在廣匯股份股價上升通道上的一把達摩克斯利劍。
湊巧的是,新 疆廣匯實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廣彙集團」)桂林子公司廣運實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廣運實業」)執行董事、常務副總經理宋軍的 妻子葉濤及時出面承接了上海匯能的控制權(2004年6月,時任廣彙集團發展部部長的宋軍通過競聘成為廣運實業的常務副總經理)。2009年2月23日, 趙丕華(云南信託董事趙雋之父,魏東曾是云南信託的實際控制人)、陳金霞分別將所持上海匯能55%、30.93%股權分別以6371萬元、3583萬元轉 讓給了任職桂林市經貿委規劃科的葉濤(陳金霞另行轉讓給王永輝的14.07%股份情況不詳)。上海匯能當時所持廣匯股份的數量為10298萬股,按照當日 股價推算市值高達13億元左右。也就是說,葉濤以區區9954萬元取得了11.17億元市值的廣匯股份。截至2011年5月31日,雖然上海匯能持股比例 通過多次減持已經在廣匯股份定向增發實施之前降至2.6%,但市值仍舊高達17.77億元。
外界難以追究陳金霞等為何願意以如此低價出讓股份 的真正原因,但廣彙集團將影響廣匯股份股價的一個不確定因素變成了可掌控因素,從而獲益良多。從時間點上看,在上海匯能加快套現之際,廣匯股份也正同時籌 劃以不低於每股11.47元的價格,定向增發1-3億股募集「年產120 萬噸甲醇/80 萬噸二甲醚(煤基)項目」所需資金。如果上海匯能不計價格只求快速套現的話,廣匯股份乃至廣彙集團的整體資金安排將可能被衝擊得七零八落。一方面,廣匯股 份定向增發的股份數量勢必可能因套現降低股價而增加,從而稀釋大股東的控制權;同時,股價下跌也會打亂已將所持41.89%廣匯股份全部質押給信託公司的 廣彙集團的融資安排,甚至出現信託公司因質押不足強行平倉的嚴重後果。
上海匯能股權轉讓之後的緩慢套現,沒有對廣匯股份股價造成衝擊,這讓增發價格和增發股份數量得以保持,再加上高送轉擴大總股本基數等操作,廣彙集團大大降低了增發股份的攤薄率,從而保持了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同時也消弭了信託公司強行平倉質押股份的風險。
從取得上海匯能股權後至2009年8月24日,葉濤分三次減持廣匯股份,分別是2009年2月23日-7月16日減持370.29萬股,7 月16 日-7 月20 日減持580 萬股,8 月24 日通過大宗交易以18.55元/股減持2112 萬股。按照廣匯股份股價在上述區間內波動的平均值推算,三次減持分別約套現5554萬元、9860萬元、39177.6萬元,加上廣匯股份2008年分配 的1029萬元現金紅利,葉濤合計套現55620.6萬元,遠遠超過其受讓股權支付的9954萬元(附表)。


當然,葉濤實際付出的金額因信託融資操作應該高於這個數字。葉濤自稱受讓上海匯能股權所用 9954萬元的資金來源為不低於10%的自有資金及信託融資,因而通過信託融資最多為8958.6萬元。公開信息顯示,上海匯能2009年4月8日將 8000萬股廣匯股份質押給華寶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寶信託」),2009年7月3日解除質押50萬股,2009年8月21日和8月26日又分 別解除質押2112.9236萬股和6637.0764萬股。對照上海匯能減持進程可以看出,8月21日解除質押的2112.9236萬股是8月24日大 宗交易轉讓的部分,而上海匯能在它解押時手中已有兩次減持和分紅所得的17046萬元(5704+9860+1482)資金,但這17046萬元似乎並不 夠支付給華寶信託用以解押剩餘的6637.0764萬股,而需通過出讓先行解押的2112.9236萬股去換取。
上海匯能短期的信託融資尚需 付出如此巨大代價,因而可以想像廣彙集團通過信託長期融資條件的苛刻程度。按照信託質押股權融資的操作慣例,融資金額最多按照質押股權市值的七成計算,一 旦上海匯能2009年2月大舉套現,廣匯股份股價下跌必然影響廣彙集團信託融資總額。此外,信託公司操作股權質押融資往往會設定股價的風險臨界點。也就是 說,上海匯能拋售導致廣匯股份股價下跌,很有可能因廣彙集團質押不足而觸發信託公司強行平倉或者按約自行處置質押股權,這顯然都是廣彙集團不願意看到的。
由此,葉濤突然接盤上海匯能,可能並非像廣彙集團或者孫廣信撇清的那樣簡單。其實,葉濤在上海匯能股權轉讓協議簽署44天後才將廣匯股份質押給華寶信託 這個被人疏忽的細節,已經傳遞出有實力人士在幕後為其向股權出讓方擔保的隱秘事實。否則,很難想像陳金霞會在葉濤資金毫無著落的情況下就將股權轉手,況且 奇貨可居的上海匯能股權即使提價數倍都會立即在資本市場上召來成百上千的搶購投資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