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研報浩如煙海,投資線索眼花繚亂,第一財經推出《一財研選》產品,挖掘研報精華,每期梳理5條投資線索,便於您短時間內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專業團隊每周日至每周四晚8點準時“上新”,助您投資順利!
2018年8月15日目錄
►政策推動解決發展痛點,車聯網千億市場即將開啟(東吳證券)
►半導體材料國產化率持續提升,龍頭加速搶占市場(中信證券)
►消費升級助行業高景氣,本土母嬰童品牌擁抱成長(光大證券)
►三四線城市房產銷售韌性猶存,家電市場或可樂觀(安信證券)
►智能控制器龍頭再遠航,和而泰布局5G芯片業務(天風證券)
1.政策推動解決發展痛點,車聯網千億市場即將開啟(東吳證券)
目前國內車聯網智能系統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車聯網發展重點集中在車載導航、車輛緊急報警、車隊管理、車內娛樂等應用方面。東吳證券認為十年發展不達預期主要由於行業標準未定,導致行業內部格局混亂。
東吳證券指出,從供給端看,車企在互聯網時代的緩速變革導致車聯網產業主導方不明確,在車聯網巨大的市場規模吸引下,“百家爭鳴”卻未形成行業發展的主導路線;從需求端看,車聯網直接面向消費者,而車聯網終端入網滲透率低,用戶碎片化嚴重。從發展歷程來看,車聯網終端用戶消費體驗感提升不強,影響了消費端的付費意願。
值得慶幸的是,當前國家層面正在積極推動車聯網定準,東吳證券認為車聯網將迎來發展新階段。工信部級國家標準委員會於2018年6月17日頒布《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總體要求)》,車聯網產業發展痛點將被解決,車聯網標準有望在2020年落地。
東吳證券認為,隨著5G商用推進和自動駕駛技術的成熟,車聯網將產生質變。移動網絡與智慧交通的發展是不斷適配的過程。5G對車聯網的增強包括非安全性車聯網服務支持、安全相關的車聯網服務支持、多系統車聯網服務支持和網絡環境。車聯網技術是未來智能汽車、自動駕駛的基礎和關鍵技術,二者互為促進,交互發展。未來車聯網將不限於娛樂、導航等簡單場景。自動駕駛、V2X場景將給車聯網帶來質的飛躍。
車聯網是物聯網高速領域內行業成熟度最高並且連接數量較多的領域。據東吳證券估算,2020年我國車聯網數量將達到6000萬輛。以每輛車5000元的硬件+軟件產品價格來估算,車聯網市場將有3000億元空間,複合增速將達到72%。
東吳證券認為,在5G、自動駕駛發展契機下,車聯網將註入新的生命力,車聯網生態聯盟逐步完善將開啟國內共享汽車、輔助駕駛等新興產業,千億市場可期。東吳證券建議關註擁有上遊車規級通信模組生產廠商高新興(300098.SZ)、下遊高清地圖供應商四維圖新(002405.SZ)、語音服務提供商科大訊飛(002230.SZ)、雲計算廠商寶信軟件(600845.SH)等。
2.半導體材料國產化率持續提升,龍頭加速搶占市場(中信證券)
2014年,國務院公布《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將發展集成電路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對上遊材料提出發展目標,到2020年半導體材料進入國際采購體系。
中信證券指出,2017年我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14250.5億元,同比增長18.9%,在芯片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的銷售額達5411.3億元,5年年均複合增速20.2%。全球範圍內,中國半導體材料的銷售額占比逐年提升,2017年大陸地區銷售額76.2億美元,占全球市場16.2%。
中信證券指出,目前來看,在前道晶圓制造材料和後道封裝材料上,國外企業均占據主導地位。2015年,我國集成電路晶圓制造材料市場規模為317億元,封裝材料市場規模為274億元,國產化率整體小於20%。矽片領域,我國6英寸以下矽片已實現自給,8英寸滿足10%需求,12英寸幾乎依賴進口,但目前上海新升開始12英寸矽片量產發貨。CMP材料領域,國產拋光墊市占率幾乎為零,2017年鼎龍股份拋光墊產品打破國外壟斷,預計實現量產後國產化率有望快速提升。其他如光掩膜版、電子特種氣體、靶材等材料的國產化率分別為20%、25%、10%。
中信證券指出,在政策和資金的雙重推動下,我國突破國外對關鍵半導體材料的封鎖勢在必行。根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晶圓制造材料市場規模整體可達617億元,其中矽片和矽基材料201億元,掩膜版74億元,光刻膠40億元,濕電子化學品71億元,靶材17億元,CMP拋光材料47億元,電子氣體101億元。國產份額可達278億元,屆時我國半導體材料國產化率整體在50%以上。而各領域的龍頭企業投入研發時間久、積澱深厚,掌握一定的核心技術,更易實現國產替代。
投資方面,隨著國內技術不斷突破,我國部分材料龍頭企業已在各自的細分領域取得進展,半導體材料的國產化率有望快速提高,在產業驅動和政策支持下,龍頭企業將優先搶占國產化的市場空間,有望享受豐厚的業績回報。中信證券重點關註:①轉型進軍電子化學品行業的飛凱材料(300398.SZ);②CMP拋光材料龍頭鼎龍股份(300054.SZ);③全面布局超凈高純試劑、光刻膠、功能性材料和鋰電池粘結劑的晶瑞股份(300655.SZ);④半導體材料平臺型公司雅克科技(002409.SZ);⑤高純濺射靶材龍頭企業江豐電子(300666.SZ);⑥具備長期成長性的濕電子化學品領軍企業江化微(603078.SH)。
3.消費升級助行業高景氣,本土母嬰童品牌擁抱成長(光大證券)
母嬰童產業貫穿整個孕產及嬰童成長周期,包含孕產婦、嬰幼兒、兒童等相關產品與服務。我國母嬰童產業發展較快,2016年市場零售額3559億元,2012~2016年複合增速12.6%。嬰童產品起步較早、已步入產品與服務齊頭發展階段,孕產產品仍處起步階段、以產品消費為主且增速較高。
光大證券認為,母嬰童產品因其客群特殊性更加註重安全舒適及購買便利性、連帶消費意願強,銷售渠道多元差異化競爭,2014~2017年線下、線上渠道市場規模複合增速分別為12.61%、35.23%,2017年線上滲透率14.45%,母嬰童專賣店憑借多品牌、多品類等一站式優勢成為線下主要渠道。
嬰童用品子行業中鞋服仍處成長期、景氣度較高,集中度待提升兒童成長快消費頻次高,兒童鞋服仍處成長期,高景氣增速較快。2017年童裝、童鞋市場規模分別為1796、532億元,2014~2017年複合增速12%、10%。童裝中大、小童約4:1,2014~2017年增速分別為11%、19%。紙尿褲、嬰童洗護用品、兒童玩具等仍處於發展早期、呈快速增長,紙尿褲、嬰童洗護用品等因標品屬性促集中度較高。
光大證券指出,孕產用品子行業的需求覺醒,行業處發展初期,發展空間大。孕產用品起步晚、仍處發展初期,行業初具規模,需求覺醒前景廣闊。2016年市場規模618億元,2012~2016年複合增速13%。其中孕婦裝占比33%、為主要消費品,同期複合增速11.19%,品牌化程度、集中度較低;孕婦用化妝品占比3%,同期複合增速15.25%,消費人群占比及水平有待提升,進入者不多集中度高。
光大證券認為,長短期多重利好助跑行業萬億空間,品類協同性強短期生育政策松綁助推行業發展,中長期生育率趨勢性向下、行業增長動力主要為消費升級。二胎政策釋放此前被抑制的生育需求,生育年齡推遲、4+2+1/2的漏鬥型家庭格局為哺育後代提供更優質的經濟條件等內外生增長動力,推動母嬰童行業有望保持快速發展。預計2020年母嬰童用品有望達萬億級市場規模。
光大證券對未來行業趨勢看法是:①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嬰童消費品的特殊性使得其品牌忠誠度較高、集中度將高於成人同類消費品;②兒童鞋服行業本土品牌占優,本土成人裝延伸品牌與專業品牌各有千秋、均有望成為龍頭;③由於消費人群相近,拓品類成為母嬰童公司戰略選擇之一,能夠較好發揮協同效應、打開新的增長空間。
4.三四線城市房產銷售韌性猶存,家電市場或可樂觀(安信證券)
統計局日前發布2018年1-7月房地產銷售數據,7月單月全國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年度增長11.0%,增速環比回升12.9個百分點。
安信證券認為,根據測算,大致在4~5個季度後,本月新房將對應拉動廚電行業銷售約4.4個百分點、拉動白電銷售增速2.2~3.3個百分點。7月銷售再超預期,對家電銷售的拉動也好於前兩個季度。
安信證券認為,市場擔心三四線房地產市場景氣度的持續性,尤其是在棚改政策出現調整後,擔憂商品房銷售會出現斷崖式下跌。根據統計局數據,自5月以來住宅銷售同比增速轉負為正,7月增速創下近一年新高;與此同時,7月土地購置、新開工、開發資金來源數據都較上半年反彈。結果表明,樓市景氣要好於上述悲觀預期,由此對家電銷售的拉動作用也可以更樂觀些。
除了上年7月基數不高,7月房地產銷售增速反彈超預期的原因,一方面是三四線市場在低庫存下的韌性,另一方面一二線核心城市成交持續改善。從監測的樣本城市來看,7月單月4個一線城市網簽面積年度增長14.3%,二線城市成交增速降幅收窄至下降2.9%。分區域來看,1-7月東部地區銷售面積累計同比增速較1-6月回升約1.6個百分點,反彈幅度明顯,接棒中西部維持銷售的韌性。
考慮到房貸利率走高,調控政策不放松,安信證券維持前期觀點,即認為房地產銷售增速在沖高後會回落,但下行幅度或比市場預期的要小。
安信證券認為,房地產市場延續景氣,對家電銷售下行的擔憂也可以更樂觀些。繼續看好家電板塊,建議關註空調長期行情、出口型公司的邊際改善,重點推薦格力電器(000651.SZ)、美的集團(000333.SZ)、榮泰健康(603579.SH)、浙江美大(002677.SZ);長線看好小天鵝A(000418.SZ)、青島海爾(600690.SH)、三花智控(002050.SZ)、奧佳華(002614.SZ)、新寶股份(002705.SZ);長期來看,老板電器(002508.SZ)、華帝股份(002035.SZ)競爭力突出,仍將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5.智能控制器龍頭再遠航,和而泰布局5G芯片業務(天風證券)
和而泰(002402.SZ)是國內智能控制器的龍頭企業,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智能控制器提供商之一,是全球高端市場唯一兼具智能控制器研發、設計、中試、生產的專業企業,提供專業解決方案。
天風證券指出,公司2012~2017年歸母凈利潤複合增長率為40.37%,盈利能力穩定且持續增強,高增長業績鞏固市場地位。公司智能控制器產品應用領域廣泛,涵蓋家用電器、汽車、家用醫療與健康、智能建築與家居、電動工具、衛浴、寵物用品、美容美妝、兒童用品、智能臥室產品等眾多產業門類,形成以家庭用品和個人生活用品綜合產業集群為核心的廣泛服務領域。公司同時以控制器為核心,向智能硬件和大數據平臺延伸拓展,以C-life互聯網產品,打造信息產業鏈閉環。
天風證券還指出,2018年6月公司完成對鋮昌科技的收購,緊抓芯片自主可控國產替代新機遇,同時有利於公司物聯網大數據業務實施高維戰略布局,有利於雙方充分整合資源,進一步快速提升公司整體經營業績。鋮昌科技的核心產品就是微波毫米波射頻模擬相控陣T/R芯片,擁有軍工相關資質,以及自主可控核心技術。公司經過擁有強大的科研生產隊伍,在IC行業擁有核心技術與專業能力,建立了從設計到量產的自主完善的研發生產體系。產品可服務於民用高端芯片領域5G通訊、物聯網硬件芯片以及毫米波成像等領域,市場空間寬廣。
考慮未來智能硬件的不斷升級,上遊智能控制器的需求不斷加大。同時公司擁有高端微波毫米波自主可控芯片技術,將會進軍5G以及布局物聯網領域硬件芯片領域,實現業績承諾。天風證券預計公司2018~2020年凈利潤2.62/3.65/4.77億,EPS為0.31/0.43/0.56,P/E為25.9倍/18.6倍/14.2倍。根據2018年估計主業業績為2.20億,鋮昌科技提供歸母凈利潤為0.408億,合並得出市值為109.3億。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