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專訪森博格投資總裁布雷迪:中國的終極目標是融入全球市場,提前布局把握再開放機遇

2017年全球經濟增速達到3.8%,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也維持了對2018年和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測。但眼下,美聯儲引領全球貨幣政策收緊,全球經濟複蘇勢頭有所放緩;國際金融市場持續震蕩;短期美元維持強周期,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因此承壓。

中國則不斷重申改革開放的堅定決心,表示將盡快落實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的背景下,各類資產走勢如何?全球投資者將面臨何種機遇及挑戰?第一財經記者就此采訪了美國森博格投資管理公司總裁及首席執行官詹森•布雷迪(Jason Brady),他表示:“中國的終極目標是融入全球市場,我們需要提前布局。”

全球波動性加劇,新興市場面臨“逆風”

成立於1982年的森博格是一家獨立的全球投資管理公司,目前管理規模500億美元,歷史上曾為美國資管行業做出眾多創新。

“全球經濟增長正在放緩,過去十年全球緩慢穩定的複蘇主要得益於全球央行的量化寬松(QE)政策,但其效應在達到極限後已開始邊際遞減,全球央行紛紛開啟加息進程。收益率曲線也暗示我們已處在這輪周期的尾聲。”布雷迪稱,“如今,市場波動率更高,潛在收益下降,各類資產估值也已偏高。”

他預計,美聯儲在2018年還將加息1~2次,並對全球經濟和市場造成一定影響。“如果將此加息幅度和美聯儲縮表效應相疊加,實際上相當於實行貨幣緊縮(QT),預計這將在明年夏天反映到全球經濟上。”

對於加息對市場的影響,布雷迪表示,投資者在短期內可能會蒙受損失,但長期來看,高利率對於投資是有益的。“例如美國的現金回報率在過去十年中首次從負值升至2%。”

此外,眼下,美元走勢及其對投資的意義也頗為微妙。今年4月中旬以來,美元扭轉了始於2017年的貶值趨勢。

布雷迪指出,從基本面來評估美元走勢,會發現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驅動力是利差。目前,美國和其他國家,尤其是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利差較大,使得美國市場頗具吸引力。美聯儲料將在短期和中期持續加息,也會支撐美元。

“這對於非美市場是一股潛在的逆風。過去幾十年的情況呈現出某些共性,即美元升值,新興市場變得更加顛簸,某些新興市場陷入困境。”他稱,“但新興經濟體的情況也千差百異。例如,巴西、土耳其、阿根廷等,目前確實面臨本幣貶值、資本外流等困難,但大部分亞洲國家的情況均較為良好。”布雷迪認為,投資者還需區別評估單個市場。

此外,他稱,不僅僅是新興市場,利率上升以及美元升值也會給全球各市場帶來一定的脆弱性,企業的高杠桿是背後一個重要因素。

傳統60-40投資策略難以奏效

布雷迪分享了森博格在利率上升、市場波動增加背景下的投資策略,以及對部分資產走勢的判斷。他稱,森博格會在全球範圍內各資產間進行分散投資,尋找有價值的投資標的,並且不會跟隨基準投資模式。

就美股而言,市場普遍認為,美股如今是有史以來最被高估的,甚至高於1929年和2007年,也因此即將面臨重大修正。

對此,他表示,從市盈率(P/E)來評估,美股估值很高,但還未達到瘋狂的程度;從市凈率(P/B)來評估,估值已經高到瘋狂;從市值占GDP比例(Market Cap to GDP Ratio)評估,估值也已高得離譜。

“我們的投資是在大環境下,探尋個股投資機會。伴隨美股估值整體走高,尋找有投資價值的個股的確比過去困難。”

但他也稱,根據長期投資經驗,高估值並不必然導致價格修正。“當估值偏高時,股票不一定會下跌,當估值偏低時,也不一定上漲。高估值只說明市場對股票的增長預期較高,當不及預期時,股價就會下跌,而低估值則是對股票的增長預期較低。我寧願投資後者。”

在具體的板塊偏好上,布雷迪總體看好金融板塊中的銀行股。“金融危機後,全球範圍內,尤其是美國的銀行被迫清理資產,銀行如今的資產負債表風險比金融危機時大大削減。”他稱。

美股中另一個熱門板塊——科技股,十年前占標普500指數的比例為17%左右,如今已上升至26%,其在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新興市場指數中更從十年前的10%驟升至現在的27%以上。

但布雷迪稱,很多所謂的科技股並不一定僅限於科技股的範疇,例如亞馬遜雖然從雲服務中獲取了巨額利潤,但它也是一家零售商店,對科技板塊進行標準化定義是很危險的。他並表示,每當一家公司的市值接近10億美元時,都會面臨挑戰。

在全球股票市場中,森博格較看好歐股和中國的消費增長主題股票。

布雷迪稱,歐洲股市目前的估值在全球屬於偏低。“首先,歐洲目前面臨結構性較低利率和低增長;其次,歐洲還有人口結構困難和強監管。”因此,他認為,歐洲有些有價值的個股,能夠為投資者帶來一定現金流回報和收益。

同時,伴隨中國消費能力的增長,他還看好中國的消費主題板塊。“既要尋找長期投資主題,也要找尋短期周期性的主題。”他稱。

總體而言,布雷迪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傳統的60-40投資策略,即60%投資於股票,40%投資於債券的資產配置策略,會越來越難以奏效,這也是全球投資者面臨的最大挑戰。

“過去,通常的情況是風險資產(股票、利差、債券)和避險資產(政府債、國債)之間呈反向關聯性,即當市場出現恐慌時,風險資產走弱,避險資產走強,采用傳統的60-40的資產配置模式,兩者相抵,投資者還是能夠獲得不錯的收益,”他稱,“但過去數年,伴隨利率上升,市場波動率增強,風險資產和避險資產走勢的關聯性生變,這使得投資者在面臨脆弱的投資環境時,獲得的保護式微。”

歸根結底,他認為,投資者不能將現在和未來的投資決策及對資產走勢的判斷建立在對過去積累時間較短、無用的數據庫的分析上,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

提前布局,把握中國再開放機遇

去年以來,中國進一步開放的步子越邁越大。對此,布雷迪認為,中國的一系列再開放措施很鼓舞人心。

“森博格擁有全球投資的人才和經驗,已經在中國參與了近20年投資,中國市場是我們全球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我們客戶的角度,很顯然,因為現存資本管理制度,中國資金進行全球投資還面臨一些阻礙。但這一情況可能在未來數年顯著改善。不論如何,我們需要提前布局。” 布雷迪透露,此次來中國,正是為了發掘如何最好的與中國客戶互動,了解中國市場和投資者習慣,為未來服務於中國客戶全球投資的需求做好準備。

“當我評估中國市場時,我看到的是一個蓬勃發展、增長迅速的市場。”他堅信,中國的終極目標是融入全球市場。

今年6月,A股的222支大盤股被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基於5%的納入因子,約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0.73%的權重。

對此,布雷迪表示,很多全球投資者都會遵循基準投資法,但森博格並非如此。“MSCI的判斷並不會過多影響我們的投資決策。被納入MSCI指數的確是中國向全球投資市場邁出的一步,但中國資本市場的市值與其GDP相比依舊很低,銀行依舊攫取了大部分資源,監管基礎設施還在建設中,政策影響相對較高,上市公司信披還需要改善。”他稱,A股入MSCI能夠促進中國市場進一步開放,繼續改善信息披露,降低投資摩擦,逐漸放寬資本管理,改善投資環境。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林潔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1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