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車企紛紛搶占全球汽車產業朝電動化轉型的契機,尤其在中國這個全球第一大車市的電動化布局進一步提速。8月8日,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下稱“東風有限”)對外公布東風有限綠色2022計劃,對未來在在綠色產品、綠色制造、綠色研發、綠色銷售和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規劃,其中提到三年內將實現電動化關鍵零部件100%國產化。
東風有限總裁內田誠接受第一財經等媒體采訪時談到,綠色產品是該計劃的重點之一,東風有限通過導入先進技術,推動全品牌電動化,未來將實現關鍵電動化零部件100%國產化,這將有利於提升市場競爭力,以及助力實現2022年電動車占總銷量30%的目標。
內田誠還談到,東風有限在電動化布局已全面啟動,繼2月發布“TRIPLE ONE”的新中期事業計劃之後,今年內將啟動電動化零部件國產化,日產品牌首款純電動乘用車軒逸·純電也將於今年下半年上市,2019年還將有東風啟辰三款純電動車上市,該公司正在順利推進新中期事業計劃。
作為日產汽車與東風汽車集團的合資公司,東風有限在今年2月發布的“TRIPLE ONE”的新中期事業計劃中指出,東風有限將於2022年沖刺260萬輛年銷量,電動汽車將占中銷量的30%,並成為領先的智行科技公司。為實現這一目標,東風有限計劃將在5年內向中國市場投放40余款新車型,包括20款電動化車型(零排放和e-POWER),著力將日產汽車打造成為中國市場領先的電動汽車品牌。
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為75.8萬輛,其中近一半來自中國市場。目前,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整體保持較快增長,不過,這一市場被自主品牌占主導位置,而許多合資品牌在今年才剛啟動電動車元年。其中,日系三巨頭中的日產、豐田和本田皆是今年在華投放首款純電動車,豐田在華合資公司是從中方廣汽集團導入首款純電動車,本田在華合資公司是在合資自主品牌理念旗下推出首款純電動車,日產與這兩家公司有所不同,其合資公司東風有限推出的是日產品牌的純電動車型軒逸·純電。相比豐田和本田,日產在華電動化步伐更快一些,整合日產在全球累計銷量已達到30萬輛的純電動車日產聆風等方面的資源。
成立十五周年的東風有限,通過不斷提升產品力及完善產品布局來促進銷量的增長,2017年銷量達到152萬輛,目前正加快整合各方資源,推動日產、東風、啟辰、和英菲尼迪全等四大品牌電動化和智能化,力爭將於2022年在中國實現新增超過100萬的目標。
東風有限旗下子公司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風股份”)執行副總經理李祥平8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談到,東風有限計劃2022年實現260萬輛年銷量中,東風股份將要承擔21.6萬輛的任務,而東風股份去年銷量是14.2萬輛,這意味著短短幾年內要實現超過50%的增長,而根據行業預期,未來幾年輕型商用車行業未必增長甚至出現下滑,這對東風股份是一大挑戰,但相對樂觀是新能源商用車在實現快速增長,2005年已開始研發新能源商用車技術的東風股份,之前在新能源市場上進展並不順利,直至2017年才突然爆發,銷量達到2.85萬輛, 大約在該公司銷量占比達到20%,目前,阿里巴巴、京東、順風等大客戶對新能源物流車需求量比較大。未來,長途重卡在較長一段時間內還是以柴油車為主,但在一二線城市的物流車將加快電動化,成為未來重要的增長點。
東風有限除了布局綠色產品提升競爭力之外,還在綠色制造、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全方位發力,包括通過回收電池儲能、利用谷電或可再生能源充電等。此外,東風有限在加快電動化的同時,也要加快智能化,面向未來的網聯技術在持續研發,TCU2.0+、TCU3.0以及智能駕駛艙三項技術是量產級方案。智能網聯後臺也在持續建設,包括實時流計算、邊緣計算架構方案等。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