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股市匯市觸底飄紅,金融穩預期提振信心

在經歷了前一日的大跌之後,8月7日A股迎來全面翻紅,而跟股市一起反轉的還有人民幣匯率。

8月6日,在市場極度悲觀的背景下,上證指數一度逼近新低,築出了“雙底”形態,創業板繼續跌出新低;而7日市場全面反彈,上證50盤中漲逾3%,截至收盤,三大股指集體升近3%,成交額重新超越3000億元大關,上證綜指創下兩年多來最大單日漲幅。

8月7日晚間,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漲破6.83關口,日內漲逾360點,盤中一度較日內低位漲超500點。

目前,就政策以及基本面來看,7月3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下半年宏觀經濟政策方向,強調“穩”字當頭。從貨幣到財政,各種穩定經濟增長的政策逐步推出,市場利率下滑,這些都讓最近疲軟的股市得到了一定的支持。

本輪熊市從2015年中至今,已持續了三年多,如今市場到底只是迎來了反彈,還是將徹底反轉重啟牛市?

績優股或提前見底

8月6日晚間,證監會最新公布的消息顯示,首批14只養老目標基金已經獲批,代表著基金業歷史上首批養老目標基金出爐。按照慣例,這14只基金最晚將於6個月內完成募集,這消息也為羸弱的市場提振了信心,7日市場大幅反彈。

本輪熊市從2015年6月開始至今已經超過三年,上證指數險些跌破2638點的兩年半前低位,而創業板指數直接創出新低,歷史上A股的熊市很少超過四年,這一次熊市在三年多過後,何時才能走向終結?

7月6日大盤創出本輪調整2691點的新低,8月6日則跌到2692點,貿易摩擦、宏觀政策層面的“去杠桿”、房地產加大調控、上市公司股權質押問題、人民幣下跌,都是近日市場連番調整的原因。

隨著8月7日全面反彈,大盤的“雙底”形態似乎要形成。另外,中國平安、招商銀行、華泰證券等部分業績優秀的龍頭上市公司,在最近2692點的底部股價,已經明顯高於2691點的時候,不少績優股似乎已經比市場提前見底。

“最近市場過於恐慌,有一定超跌反彈的機會。”華林證券財富管理中心私人業務部副總經理胡宇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未來隨著直接融資比例的大幅提升,以及去杠桿和增加權益資本的需要,資本市場的發展潛力非常大。伴隨資本市場發展的相關投資機會包括,券商及金融控股公司的投資機會。

“反轉還早。”新時代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樊繼拓則向第一財經記者這樣表示,市場依然處於反彈階段,不過熊市已經進入到“黎明前的黑暗”,這個階段是實體經濟數據最差、但股市逐漸有機會的階段,而成長股已經逐步進入了布局新階段。

廣發證券策略分析師戴康認為,最近“強勢股補跌”是市場放下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而進入真正的降倉防禦,是市場悲觀情緒出清的後半程,因此距離市場的階段性底部往往不遠。

央行稱有信心維穩

跟股市同時反轉的還有人民幣匯率。7日早些時候,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漲破6.83關口,截至晚間8點左右,在6.82附近震蕩,日內漲近300點。

人民幣中間價方面,7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上調82點,報6.8431,上一交易日中間價6.8513。

同日下午,央行公布的最新外匯儲備規模數據顯示,中國7月外匯儲備31179.5億美元,環比上升58.17億美元,升幅為0.18%,連續兩個月回升。國家外管局認為,7月,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總體穩定,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7月外匯儲備規模穩中有升。

另據媒體引述知情人士消息稱,央行要求銀行防範人民幣市場羊群效應,稱有信心維穩。

知情人士稱,中國央行於周一上午召集14家人民幣中間價報價銀行會談,央行有關主管官員在會議上表示,央行有信心、有豐富的政策工具來維護市場穩定,與會銀行應該和央行一起出力來防範羊群效應和順周期行為,對順周期行為不要推波助瀾。

央行官員表示,人民幣6月以來有一定貶值,但跨境資金流動總體平衡,基本面因素支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

上周五,央行發布消息稱,自8月6日本周一起,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調整為20%,此後離岸人民幣聞訊暴漲500多點。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撰文預期,下半年,內外部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較多,人民幣匯率會隨著內外部基本面變化呈現有漲有跌的雙向波動。未來任何中美貿易關系邊際上的改善,又或者是美元上漲動力衰竭,再或者是中國經濟和出口數據偏強,都可能造成市場預期的波動甚至逆轉。單邊賭人民幣匯率走勢是不足取的。

政策調整增強市場信心

股市匯市的反轉,跟近期一系列的穩預期措施密切相關。

6月15日股市開始加速下跌後,6月底繼續出現了各種政策調整,從資金面利率的逐步下降,“去杠桿”作出一定的微調,到可能更積極的財政政策等措施,其實都對近日脆弱的市場信心起到了穩定作用。

6月24日央行年內再次宣布定向降準。7月20日央行發布資產管理新規細則,銀保監會發布理財新規,這些政策都有利於緩解流動性緊張局面。7月2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更好發揮財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擴內需調結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7月3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了“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的六個“穩”。財政政策要在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上發揮更大作用,要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同時也強調堅定做好去杠桿工作,把握好力度和節奏。

在六個“穩”中,穩金融,既要堅定去杠桿,又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更好結合起來;穩預期,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合理引導市場預期,為改革發展營造良好氛圍、堅定社會信心。

8月3日央行發布公告,擬將遠期售匯業務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調整為20%,這一政策調整釋放出穩定匯率的信號。8月3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在第二次會議中,重點研究了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問題。

宏觀流動性方面,上周公開市場操作凈回籠2100億元;銀行間拆借利率繼續回落至2%以下;國債收益率大幅下行,信用利差延續回落。

而在8月1日召開的2018年下半年工作會議上,中國人民銀行提出要更加註重和市場的政策溝通,更加註重引導預期,為金融改革發展穩定營造良好氛圍。銀保監會今年在處置相關風險時充分考慮機構和市場承受能力,合理安排過渡期,有計劃、分步驟,漸次達成目標。證監會則在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等工作時充分考慮國際國內市場情況,科學把握節奏和力度。

前海開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楊德龍預計,在整體經濟增速出現下行壓力的背景下,下半年在財政政策方面應該會出臺一些新的舉措,包括基建投資、降稅減費等方面。通過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來穩定經濟增長的預期,從而有利於緩解當前局面,提振投資者的信心。

“穩增長”政策作用

三年多的熊市之後,遇上近日“穩增長”的各種配套政策,讓不少投資者想起歷史上的多次牛熊轉換。有資深市場人士把當前跟2011年的熊市作出對比,而近日從利率下滑到基礎設施建設計劃,“穩增長”的目標愈發明晰,也讓人想起2012年下半年的情況。

樊繼拓認為,2018年的熊市走勢類似2011年。從內部邏輯的角度,一般股市的調整第一步大多是估值的調整,後續才是業績的調整。2011年前三個季度都是估值的調整,上證綜指下跌約600點,指數在此期間只出現過一次月度反彈,2011年四季度至2012年底才是業績的調整,上證綜指下跌約400點。

樊繼拓表示,目前股市的調整是估值的調整,但調整的幅度約800點,比2011年四季度業績和經濟數據跳水之前約600點的下跌幅度更大。另外,從強勢板塊表現來看,2011~2012年期間,最強勢的食品飲料板塊,一直維持在高位震蕩,不過其間也會出現補跌,每次補跌後市場可能都會有階段性反彈。

回看歷史,2012年“穩增長”的大背景下,12月開始藍籌股出現了連續兩個月的暴漲,這也帶領市場大幅反彈,而當年9月也是創業板的大底,不過2013年中市場遭遇“錢荒”沖擊。

國泰君安策略分析師李少君表示,此次穩投資的力度和廣度都將較2008、2009年有所收縮:其一,在海外加息、國內控制地產價格的前提下,當前加杠桿環境與此前有較大不同;其二,經歷供給側改革後,上遊價格顯著修複使得提價空間有限;其三,基建指向補短板,方向上傾向鄉村振興,地域上有所側重。

金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剛則認為,所謂的政策邊際調整,實際上是對於前一階段推動並不理想的部分政策的適度糾偏,以及面對國內外新的複雜形勢下的靈活應對,但去杠桿的大原則、大方向不會變。而貨幣政策也只是趨向於邊際寬松,期待重新走“大放水”的老路並不現實。

廣發證券認為,以過去幾次熊市末期的歷史經驗來看,“強勢股補跌”會打破市場原有運行風格特征,短期市場風格多會切換。A股邊際變化已確認由寬貨幣轉向寬信用,寬貨幣對應成長股反彈,寬信用對應基建鏈條周期反彈。從外匯風險準備金率上調穩匯率來看,寬貨幣的力度會減弱,繼續建議優先配置基建產業鏈。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楊小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0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