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剛剛“送別”退市昆機、退市吉恩、烯碳退3只股票後,又迎來了希望“起死回生”兩只退市股。長油5和創智5本周二分別向交易所提出重新上市申請。
長油和創智如果能夠重新上市成功,必將給其他籌謀回A的退市公司帶來“複活”希望。一位來自某計劃重新上市的“老三板”企業代表對記者表示,長油和創智的路徑將成為他們參考的對象,近期會密切關註這兩家公司的重新上市進程。
但在當前發行上市制度“戰略性轉向”、政策支持更傾向於新經濟的背景之下,傳統產業的退市公司能否成功回歸,也將畫一個大大的問號。
“複活”路艱
長航油運(即長油5)1997年登陸A股,因2010 年至2012 年連續三年虧損,並不能及時轉虧為盈,長油5在2013年被上交所暫停上市。2014年6月5日,正式終止上市,成為A股首家退市央企。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2014年4月11日發布的終止公告,在退市整理期屆滿之日後的45個交易日內,退市公司便可進入到場外交易市場進行轉讓。
長航油運是招商局集團旗下從事油輪運輸的平臺,控股股東為中外運長航集團,實際控制人為招商局集團,最終控制人為國務院國資委。
已退市公司重新回歸A股,路途充滿未知。《重新上市辦法》針對不同情形退市公司,在重新上市的申請程序、申請文件等方面作出了差異化安排。第一財經記者發現,長油5重新上市,需要滿足的條件包括,最近3個會計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超過5000萬元,或者營業收入累計超過3億元;滿足扣非後最近三年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3000萬元,最近一年期末凈資產為正值;最近三年財務報告均被出具標準審計報告,主營業務沒有發生重大變化,董事、高管、實控人未發生重大變化、變更等,且具備持續經營能力。
2015至2017年的年報,長油5營業收入分別為54.79億元、57.81億元、37.29億元,扣非凈利潤6.1億元、5.28億元、3.79億元,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11.27億元、13.01億元、8.12億元。相比2010~2014年的業績,長油5的業績已大幅改善。
公司6月4日表示,已經具備了重新上市的條件,“公司的主營業務沒有發生變化、實際控制權沒有發生變更、經營管理層沒有發生重大變動的情況下,通過自身消解債務負擔,改善經營結構,恢複了盈利能力和持續經營能力”。
對比長運航油來說,創智科技(即創智5)退市後的路途較為“坎坷”。
創智科技主業是從事無線通信產品的設計與開發,公司1997年上市,後因2004~2006年連續三年虧損,於2007年5月被深圳證券交易所實施暫停上市。暫停六年後,於2013年2月終止上市。
值得註意的是,在退市進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之後,創智5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交易。
2016年7月,創智科技重新上市的申請獲深交所受理,但是一個月之後,又突然中止了進程。直到今年6月4日,創智科技才申請恢複了重新上市的程序。
匯綠5緊隨其後
長油和創智的舉動,也給了其他退市公司更多希望。
6月5日,在全國股轉系統“老三板”掛牌的匯綠5也發布公告稱“停牌期間公司與相關各方積極推進重新上市工作,公司股票將根據重新上市工作進度安排確定恢複轉讓日期”。值得註意的是,這是一家少有的通過“借殼老三板”謀求A股上市的公司。
匯綠5即匯綠生態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由匯綠園林重組華信股份後成立。匯綠園林早在2014年曾遞交IPO招股書,謀求A股上市。但2015年1月,公司就撤回了IPO申請。事後證明,匯綠園林改變了上市策略,從直接IPO、接受證監會發審委審核,轉道為通過“借殼老三板”的退市公司,從交易所申請重新上市。
排隊路上中途折返,匯綠園林的策略調整可能與IPO政策環境收緊,排隊企業過多以及公司業績下滑有關。
2014年IPO堰塞湖也維持在高位,上半年結束時,絕大部分排隊企業更因為財報過期而集體中止審核。當年截至7月1日,證監會已受理且預先披露首發企業共637家,含已過會企業40家,未過會企業597家。在未過會企業中,“中止審查”企業達到589家,處於正常審核狀態的企業僅8家,市場一度陷入“IPO關閘”的恐慌。
另一方面,匯綠園林2014年遞交的招股書顯示,2013年該公司的營業收入、營業利潤、凈利潤等均出現大幅下降,其中營業收入同比上一年下降30.85%,凈利潤下降44.57%。
一名來自上海的投行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匯綠園林通過收購“老三板”公司來謀求上市,有兩種可能,一方面當時IPO堰塞湖現象十分明顯,排隊時間過長;另一方面,通過發審委上市需要面臨重重審核,業績的要求相較於“老三板”重新上市來說,也更為嚴格。但由於匯綠5適用於重新上市新規,想要“彎道超車”也便的更加漫長。
證監會2014年推動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同時授權交易所對相關規則進行修訂。2015年1月30日,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了修訂後的《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針對不同情形退市公司,在重新上市的申請程序、申請文件等方面作出差異化安排。
其中規定,包括最近3個會計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超過5000萬元,或者營業收入累計超過3億元;滿足扣非後最近三年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3000萬元,最近一年期末凈資產為正值;最近三年財務報告均被出具標準審計報告,主營業務沒有發生重大變化,董事、高管、實控人未發生重大變化、變更等,且具備持續經營能力。
匯綠5就因主營業務發生變化、實際控制權發生變更等原因被卡在了門外。2015年,匯綠園林完成與“老三板”掛牌公司華信5(400038)的重組,重組後公司名變更為匯綠生態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代碼為變為匯綠5。對於當年匯綠園林的上市改道,業界有不少爭議。有觀點認為,撤回IPO而賭華信恢複上市,或許是因為
“目前來看,無論通過IPO、‘借殼’上市公司還是借殼‘老三板’重新上市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IPO審核從嚴,且需要排隊時間;借殼上市公司的成本太高;而‘老三板’劣勢在‘新老劃斷’之後尤為明顯,盡管對比IPO來說,程序較為簡單,避開了發審委,比‘借殼’上市公司節省了成本,卻極有可能面臨三年的窗口期。”上述投行人士稱,盡管“老三板”重新上市是通過交易所審查,但並不意味著就更加輕松,而目前由於仍未出現第一支重回A股“賽場”的退市股,仍不能確定“老三板”重新上市是否能成為一條上市“捷徑”。
“老三板”春風擾動
隨著匯綠5距其變更主營業務和控制權過去即將滿3年,似乎也讓它離以重新上市的方式進入A股,越來越近。匯綠5的凈利潤由2016年逐漸好轉,扣非後的凈利潤相比2015年上漲57.7%。但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在2017年之前一直為負數,且在2016年達到-2600萬元。
除上述企業之外,退市集聚地“老三板”的掛牌公司也紛紛啟動“複活”計劃。天創5於6月4號宣布,正在準備重新上市。此外,提出重新上市計劃的企業還有南洋5、國重裝5等。
但是,重新上市不是想上就可以申請的,修訂後的重新上市辦法對業績和公司股權結構都做出了明確要求,符合重新上市要求的“老三板”企業尚屬少數。
根據全國股轉公司規定,“兩網及退市公司”股票采取集合競價方式,根據公司不同情況,實行區別對待,具體分為3種情況,分別用數字1、3、5標註。
其中,規範履行信息披露義務、股東權益為正值或凈利潤為正值、最近年度財務報告未被註冊會計師出具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的公司,其股票每周轉讓5次(每周工作日各一次),其股票簡稱最後一字符為“5”.截至目前退市到“老三板”掛牌交易的59家企業(包括3家B股企業)中,共有26家以“5”結尾的企業,長油5和創智5就屬於符合第一種情況。
另外,股東權益和凈利潤均為負值,或最近年度財務報表被註冊會計師出具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的公司,其股票每周轉讓3次(每周一、三、五各一次),其股票簡稱最後一字符為“3”,目前有13家企業被列為此類。
而最後一種情況每周僅能轉讓一次,位於推薦公司股票掛牌的主辦券商簽訂《推薦回複上市、股票轉讓協議書》或不履行基本信息披露義務的,截至目前有20家企業處於該階段。第一財經記者查閱各個公司的公告發現,這20家公司皆已發布公告稱“不能按時披露2017年年度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