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社論:希望看到不誠信公司快速退市

中國資本市場的監管不斷趨於嚴格,這有目共睹。在清理打擊興風作浪的“資本大鱷”後,監管層又開始推出和完善退市制度,這對那些造假或不合格的上市公司將產生巨大威懾。

22日晚間,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上證所”)根據該所上市委員會的審核意見,決定 *ST吉恩、*ST昆機兩只股票終止上市。深市*ST烯碳也觸發了終止上市的規定,退市幾成定局。

可以預見,滬深兩市今年和今後還會有更多的上市公司加速退市。

之所以做出如此“預見”,是基於證監會“退市新政”及上證所的表態:上市公司退市實施機制已經逐步實現了“常態化、法治化、市場化”;今後上證所將嚴格認真履行一線監管職責,主動承擔退市主體責任,嚴格執行退市制度,堅持依法依規對觸及退市條件的公司“有一家退一家”。

今年3月初,證監會就修改《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幹意見》公開征求意見。滬深交易所快速跟進,分別就修訂《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下稱“辦法”)公開征求意見。22日晚,上證所表示,目前征求意見已經結束,後續在吸收合理建議的基礎上將適時對外發布。

在“適時對外發布”之前,決定上述兩家公司退市,充分說明了交易所對嚴格執行退市標準的決心,不能再給不合格的上市公司留下 “起死回生”這類故事的幻想空間,同時也不能留下更多缺乏理性的炒作空間。

長期以來,A股市場存在著“上難退更難”的窘境。數據表明,整個A股市場自1990年成立以來,總計有不到100家公司退市。而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已經超過3500家。這與歐美等成熟資本市場6%~8%的年均退市率相比,我國資本市場退市率總體還比較低。

“退市難”是A股市場的痼疾之一,這其中有很多原因。但大量財務狀況嚴重不良,或長期虧損,或已是“僵屍企業”的上市公司“賴”在A股市場上,從而滋生出許多大股東限售期滿套現,通過售賣殼資源獲利;通過尋求政府補貼、年報做手腳、調節利潤等案例,造成市場機制的嚴重扭曲。因為信息不對稱等原因,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受到極大損害。

今後交易所對上市公司的退市標準將更“寬泛”,路徑將會更“便捷”。這對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這次*ST吉恩、*ST昆機退市,觸及的還是業績方面的因素,這兩家公司已連續多年虧損。對更多上市公司來說,要強化的是誠信原則。每個上市公司在公告的第一條都會說: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信息披露的內容真實、準確、完整,沒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而出問題的上市公司往往毛病就犯在“虛假記載”這一條上。今後,這一條應該成為上市公司退市“一劍封喉”的高壓線。

作為欺詐上市的典型,欣泰電氣已於2017年8月26日正式退出A股市場,盡管欣泰電氣已被強制退市了,法律糾紛還在繼續,但我們希望,造假退市能成為“一票否決”的常態。

根據滬深兩市擬修訂的辦法,6種上市公司重大違法情況被列入應被終止上市之列,其中最重要的關鍵詞之一就是“虛假”。

但這其中的程序還相對繁瑣,還需“提速”,此前,交易所對上市公司做出退市決定需要依據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決定認定或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等。而這次的退市新政,證監會強化了滬深證券交易所對重大違法上市公司實施強制退市的決策主體責任,擬將重大違法公司實施強制退市的決策權下放給交易所。這給交易所留出了更大的操作空間。

應該看到,不合格上市公司迅速退市,短期內可能會影響到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但長期來說,也會教育投資者增強辨別能力,避免盲目跟風,這符合大部分投資者的長遠利益。

總之,“退市新政”將進一步凈化股市生態,促使資金流向優質公司,從而更加保證投資者權益。希望看到不合格的上市公司被快速清理出資本市場,尤其是那些不誠信的上市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69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