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2018年巴菲特股東大會在奧馬哈舉行,“萬人朝聖”的景象再度上演。不過,今年可謂全球市場的“多事之年”——美股頻繁閃崩、貿易爭端持續、地緣政治風險時有發生,各界對於股神巴菲特的市場洞見尤為關註。
除了表達了自己對蘋果公司的一貫看好,巴菲特也對美國經濟擴張持肯定態度,他表示,自己已經經歷了美國總共44任總統中的14位,“特朗普現在是第45任了,美國的經濟仍然是一路向上,一直都在往前走……而且我們現在生活真的非常富足,這是一個讓人覺得非常理想的狀況,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此外,巴菲特也表示不看好持有長期國庫券,因為通脹預期的攀升將使這一投資“分文不值”。
但微妙的是,當美國經濟擴張進入晚期、美股估值不斷創下歷史新高,並且一季度見證了最佳財報季之後,市場對於美股能否繼續騰飛卻越來越持懷疑態度,尤其是當前標普500指數在200日均線附近,稍有不慎就將破位,市場也在關註今年“賣在5月”(Sell in May and Go Away)的“魔咒效應”將如何演繹。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多方機構普遍認為,美股一季度財報表現強勁,美國4月失業率創3.9%的歷史新低,但薪資增速溫和,表明美聯儲並沒有過大的壓力加速加息,且歐元區一季度經濟數據的意外走軟也導致歐洲央行對貨幣緊縮持謹慎態度,因此美股近階段看似安全。“但標普500指數今年持續在一個三角形形態中運動,在如此狹窄的區間搗騰也令投資者對‘破位’心存憂慮。”資深美股交易員司徒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股神確認經濟持續擴張
眼下,還沒有人對美國經濟的擴張持懷疑態度,股神對此尤為樂觀。
巴菲特表示,美國的經濟仍然是一路向上,一直都在往前走。每個人的生活會越來越好,而且是方方面面,“比洛克菲勒先生那個時候都要過得好,而且我們現在生活真的非常富足,這是一個讓人覺得非常理想的狀況,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這44任中的14個都是經歷了讓我的1萬塊變到5100萬的過程
巴菲特提及,自己經歷了美國44任總統中的14任,“都是經歷了讓我的1萬塊變到5100萬的過程“,這有一部分得益於民主黨總統,一部分得益於共和黨總統,“總的來說,美國的經濟仍然是一路向上,一直都在往前走。”
坐在一旁的查理芒格頗為逗趣地補充了一句:“以前的政客有多爛你們不知道,現在的議員是不錯的。”
眼下,美國經濟的確仍然處於擴張周期,且光從基本面來看,遠遠好於歐元區和日本。
上周五,美國勞工部公布4月非農就業報告,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6.4萬,預期19.2萬,前值10.3萬。不過,失業率為3.9%,前一個月為4.1%,再度刷新歷史新低。機構普遍預計,美國今年失業率可能會持續下行至3.5%~3.7%的水平。此外,勞動力參與率為62.8%,前一個月為62.9%。
眼下,市場期待的是,失業率的下降帶動薪資增速,從而推升通脹。但另一方面,如今市場對於薪資攀升心有余悸,因為這意味著美聯儲可能加速收緊,2月的美股閃崩正是因為薪資增速暫時飆升所致。好在,此次數據顯示,4月平均每小時工資較前一個月增加0.1%,預估為增加0.2%,同比增加2.6%。對於市場而言,這樣一個不溫不火的增速,似乎剛剛好。
美聯儲預計今年仍有兩次加息,年末聯邦基金利率將超過2%,6月加息概率目前已經逼近100%。
美股仍”人氣“不足
然而,與去年“跌了就買”的簡單粗暴風格不同,今年市場經歷劇烈波動後,都對美股謹小慎微。盡管財報季亮眼,但各界普遍認為這是因為稅改的一次性拉動作用較強,且大盤的漲幅多數來自於前期受醜聞影響、暴跌後反彈的科技股。
今年4月,美股震蕩激烈,但最終仍以小紅收場(道指和標普上漲0.3%,納指漲近0.1%)。眼下進入5月,股諺“5月賣股走人”的魔咒又將來到,如何趨吉避兇或許是投資人目前最關心的話題。
也有交易員對記者表示,的確存在這種季節效應,交易員傾向於將股票減倉,因為7、8月份一般是休假季,波動率和行情都較為清淡,真正的行情都要等到9月後。
根據《股票交易年鑒》統計,自1950年以來,5月是一個典型的漲跌互見的月份,過去67年中,道指有35次上漲,32次下跌,平均跌幅為0.02%;但對標普500指數而言,5月卻是一年中漲幅排名第8的月份,平均漲幅為0.2%,過去67年中有39次上漲,28次下跌;納指表現稍優,過去46年來平均漲幅0.9%,上漲的月份有26個。
值得註意的是,由於今年是期中選舉年,機構也認為“5月賣股走人”這句股諺很可能被做實,加之貿易爭端的解決非一朝一夕。其實,每年5~10月都是股市表現較差的時間段,但過去五年來由於美股漲勢兇猛,這個股市淡季的現象並不明顯。
據記者了解,不少投資人和小型機構選擇離場觀望,僅交易一些衍生品,這是因為今年美股的技術面存在重大風險。也有機構指出,目前標普500指數的50日均線約在2686點,只比200日均線2612點高出2.8%,一旦前者跌破後者,將形成技術面的“死亡交叉”,這一助跌的威力將不容忽視。
不過,瑞銀股票策略師派克(Keith Parker)在采訪中提及,標普500指數周一收報2656點,距離歷史高峰僅差200點,想賣股的投資人早已出場了,現在的問題是他們還會在5月持續賣股嗎?據統計,投資人在今年前3個月已經從美國股市撤資400億美元。 他認為,5月是一個重要的月份,但很可能月底時收盤接近2600~2800點整理區間的上緣,並主張科技股仍將領漲,而通脹不會構成大問題,但財政刺激對經濟的效應將只持續到今年第三季。
眼下,A股市場也密切關註海外的“5月魔咒”的溢出效應。也有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盡管各界期待6月A股納入MSCI前會帶動市場情緒,但在貿易爭端持續、去杠桿導致縮量博弈的背景下,外資和中資仍對A股持較為謹慎的態度。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也對記者表示,盡管一季度A股盈利穩健,但依然發現一些令人擔憂的現象,預計凈利潤增速將在今後幾個季度面臨更大的下行壓力,其中包括,一季度營收增速為11.2%,其可能會隨著經濟走弱而進一步放緩;費用率可能由於費用黏性而進一步上升,進而擠壓凈利率;商品價格高企在未來幾個季度可能會使毛利率承壓。因此,高挺仍然預計今年A股和非金融部門的盈利增速為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