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專家建言粵港澳大灣區:建一個試驗平臺,哪邊政策好用哪邊

深港之間在科技創新合作上,人、物、資金如何更順暢地流動?

4月9日,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在博鰲亞洲論壇“粵港澳大灣區”分論壇上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很快就要出臺。深港作為核心區域之一,當地的科技企業以及科研機構對可能會出臺哪些創新舉措翹首以待。

其中,個人所得稅以及科研設備、科研資金的跨境使用等成為焦點問題。當地學界和產業界建議,建設一個特殊的試驗平臺,哪邊的政策好就適用哪邊的政策,集合深港兩地的教育資源、國際人才和產業轉化速度等優勢,打造一個共同的研發基地。 同時,鼓勵民間資本的參與,通過成立共同的投資基金等措施,推動多層次發展。

深港科技合作的視角應該改變

香港有全球排名靠前的高校,全球大學100強中有5所在香港,這是世界任何一座城市難以比擬的。這意味著,香港高等院校的基礎研究實力雄厚。而深圳,有著強大的產業基礎以及完善的產業鏈條,產業轉化速度備受外界稱贊。

與此同時,香港作為自由港,稅率低,貨物和人員在進出自由上都有較強的優勢,對人才有很大的吸引力。而深圳科技發展到今天,需要吸引大量的科技人才。

如何把香港高等院校的基礎研究與深圳的產業嫁接起來,如何讓香港自由港的優勢與深圳疊加,促進兩地的科技創新合作?

近日,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在深圳的一次關於粵港澳大灣區的論壇上表示,在新的歷史階段下,如何實現一體化的產業合作,尤其是在科技創新領域,應該與之前有不一樣的視角。

他說:“過去說大珠三角,就是城市間怎麽分工,你做什麽、我做什麽,比如我做金融、你做制造,是簡單的產業分工,或者是所謂‘前店後廠’這樣簡單的產業分工。但是因為今天每個城市都發展到相對高的水平,不是你做什麽我就不做這個,而是要把各自的優勢發揮出來,令這個產業在整個區域,甚至在全球能夠逐漸取得領導性的地位。”

他舉例說,深圳做科技,香港也想做科技,但是深圳的科技如何跟香港的科技合作,如何把兩者各自的優勢發揮出來,共同提升在全球的科技影響力,這是下一步要解決的問題。

人流、物流、資金流有待解決

不過,要推動深港之間科技創新合作,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跨境之間人員的流動。

目前,香港年輕人留在內地就業的不多,除了因為政策限制、政策宣傳不到位或者是其他的不便利之處,稅率是一個重要因素。具體來說,在大灣區工作的港澳及境外科研人員,受限於183天的個人所得稅安排。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經濟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張玉閣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按目前的規定,境外人士在內地就業超過183天,需要按照內地稅率來交稅。而在香港,個稅起征點比較高,月賺一兩萬港元的可能不用交稅。”

記者也從一位已經拖家帶口搬到深圳居住的香港人了解到,香港有一定的免稅額度,像她這樣有兩個小孩的香港人,幾年下來都基本免稅。

也有一些深圳的創新機構想去香港尋找科技合作時,由於雙方的信息不對稱,難以找到相應的平臺去對接。

深圳新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總裁肖耀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此前,他們有一個港澳臺的雙創大賽想邀請香港的團隊來參加,但是找不到一個合適的香港部門去對接。“可能他們也在尋找深圳的產學研轉化機構。但是沒有一個統一協調的機構,渠道不夠暢通。”

他補充道:“跟香港一些創業團隊,尤其是年輕人接觸後,發現他們對內地的了解欠缺,比如說深圳的核心行政區之一福田或南山在什麽位置,有什麽樣的產業環境和科技創新環境,都不了解,信息不對稱,雙方需要加強溝通。”

深港兩地在科技創新合作上,物流和資金流方面也需要有所突破。深圳一家孵化器的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進駐的創業團隊中,部分是來自香港, 他們當中有些人需要使用香港的研發設備,但是發現研發設備在深港之間進出要交關稅。

方舟也舉例說,香港一家大學在廣東的研究院想把香港本部的一些二手設備拿到研究院來用,但是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進出海關都需要繳納30%的關稅。“它還是非盈利機構,不是商業機構呢。此外,在未來生物醫藥和基因等方面,現在很多人體組織、血液樣品,因為檢驗檢疫的原因,也不可以跨境流動。希望未來能有所突破。”

在資金流動上,科研經費還不能在深港之間自由流動。不過,2017年11月底,在佛山舉辦的2017粵港澳合作論壇上,科技部創新發展司副司長余健表示,國家科研計劃將向港澳高校和科研機構開放,實現科研經費跨境撥付,允許相關資金在大灣區跨境使用。

深港科技合作試驗田內哪邊政策好就用哪一邊

目前,深圳已經采取了一些措施。以前海為例:前海管理局和香港青年協會等機構成立了深港青年夢工場,著力將其打造為港澳國際青年內地發展“第一站”,促進產業項目落地。夢工場占地面積5.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可同時容納約150家創業企業入駐。

前海夢工場事業部副部長聶海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來前海的香港創業團隊在個人所得稅方面,雖然適用的是內地統一的稅率,但是前海給予他們一定的補貼。

據前海管理局日前公布的數據,自前海深港合作區成立以來,積極開展人才所得稅退稅工作,共認定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386人次,個稅補貼合計1.35億元。

也有觀點稱,目前深港兩地正在打造的落馬洲河套地區可以成為解決上述人流、物流和資金流等綜合問題的試驗田。

2017年年初,香港特區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簽署了合作備忘錄,計劃將面積約1平方公里、原屬深圳的落馬洲河套地區發展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以科創為主軸,建立重點科研合作基地,以及相關高端培訓文化創意和其他的配套設施,目標是吸引國內外頂尖的企業、研發機構和高等院校進駐河套。

方舟認為,如果在河套地區內部互相打通各要素,等於是創造了一個“一國兩制”下的“特別合作區”。

方舟說,在“特別合作區”,哪一邊的政策好就用哪一邊的。比如香港的稅低,那麽這個特別合作區就可以用香港的稅;深圳在科技上有優惠的政策,那麽就用深圳的政策。用這個能夠同時享受兩邊政策紅利的特殊區域作為特殊平臺,把它打造成為我國最具國際化的一個科技研發基地。

一些民間機構也希望, 能夠同時推動多層次發展。肖耀文說:“大的官方動作需要時間,而我們民間可以先有所行動,比如說成立共同的投資基金,促進創新企業的發展。也可以多舉辦一些政策宣講以及項目路演,促進雙方的了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8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