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深圳,進入了雨季,空氣中粘稠悶熱的感覺,有時候讓人透不過氣。但比起天氣,更讓人感覺不適的還有中興通訊總部的氛圍,4月20日這天下午,保安里三層外三層的把高新技術產業園里中興的一座研發樓“圈”了起來,即便是對馬路上經過的中興員工,詢問口吻里也釋放著些許敵意。
研發樓外各個路口都有保安把守
將中興此時面對的內外部環境聯系起來也許就能理解這種“謹慎與小心”。20日,中興高管首次出面舉行記者溝通會,解釋關於“禁運”事件的來龍去脈。中興董事長殷一民在溝通會上表示,美國的禁令可能導致中興通訊進入“休克狀態”,這項最嚴厲的制裁,對中興通訊極不公平,中興不能接受。
第一財經記者也在當天來到了中興總部,在采訪外場看到,不少在總部外穿行的中興員工也拿著手機,關註著這場來自公司高管的表態直播。在他們心里,也許也需要一個答案,或者說一種信心。
溝通會被安排到了研發樓的一層
過去四天,這家中國排名第二,全球排名第三的通信設備廠商遭遇到了成立以來的最大危機,“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公司出售零部件產品”的美國官方指令下達後,中興的股票進入了停牌階段,而與中興有關的上下遊和資本市場,早已躁動不已。
一名在美國芯片公司工作的員工四天前在社交平臺上發出了這樣一段話:“我今天寫信給全球和ZTE代工的EMS,斷絕一切關系。也是沒辦法。2016年有過一次,只是很短。”
而一名曾經在華為工作二十多年的離職高管則表示,“作為曾經的對手,中興依然值得尊敬。沒有完美的公司,企業的生存本身就是貢獻,唇亡齒寒,中興此時需要的應該全力支持,從政治和全球經濟的角度去談判妥協改進。”
高管表態:絕不放棄
中興董事長殷一民在記者會現場表示,“美國的制裁將直接影響公司8萬員工的工作權利,直接損害8萬個家庭的利益;將對公司為全球數百個運營商客戶,以及包括數千萬美國消費者在內的、數以億計的終端消費者用戶履行長期服務責任帶來直接影響;將對公司全球30萬股東的利益造成重大損害;將對公司對數以千計的、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合作夥伴和供應商履行責任和義務帶來直接傷害。”
“為此,公司不會放棄通過溝通對話解決問題的努力,也有決心通過一切法律允許的手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殷一民說。
但對於具體的應對錯失,中興並沒有做更多的披露,只表示“在律師同意的情況下,將向全體員工如實披露最終的調查結果,公司秉承開放、透明、誠信的態度,持續溝通,以合法合規的方式解決問題,盡最大努力降低此事的不利影響。”
當現場有記者問道,中興通訊做為高科技企業是否具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如果有,為什麽被美國制裁就受不了的問題時,殷一民這樣回複:
“中興擁有3萬研發人員;連續8年PCT專利申請量排名前三;多個標準化組織發揮重要作用;在5G無線、核心網、承載、終端等產品處於全球領先;公司各主要產品中大量使用自研專用芯片;我們還要加大技術投入,使我們的能力更強。”他強調,信息技術是全球開放程度最高的產業,全世界各國都在發展信息技術,導致產業鏈全球分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自身獨立完成,雖然美國在某些領域屬於世界領先,但美國也不例外。
在被外界詬病最多的“管理”問題上,他也坦言,出口管制是個複雜的系統,中興通訊業務複雜、員工眾多,要保證每個員工每個業務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出現疏忽,還需要更加努力。但強調,“即使在拿到拒絕令的今天,我們依然以全球一流出口管制合規企業的標準自我要求。”
殷一民說,合規和內控是公司戰略的基石。在出口管制合規方面,總裁直接領導合規委員會;組建了一支覆蓋全球的資深出口管制合規專家團隊;引入多家國際頂級顧問團隊;實施GTS系統;2017年投入超5千萬美元,並計劃在2018年投入更多資源;組織超過6.5萬名員工的合規培訓;全面配合美方指派的獨立合規監察官的監察工作,提供超過13萬頁文件;公司一直致力於建立全球一流的出口管制合規體系。在本次事件上,公司自查發現了問題並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本身就體現了中興的合規體系在有效運轉。
不少中興的員工拿著手機在外場看直播
艱難的談判
就在中興溝通會開始前夕,美國商務部一名官員卻釋放出了“強硬”態度。
美國商務部新聞官Will Reinert在接受一家中國媒體訪問時,表示(美國)這項禁令即時生效,且目前沒有扭轉的余地或協商的空間,“這是一個7年的禁令。”他補充道。
冰冷的回答似乎讓中興未來的“和解”之路變得更加艱難。
中興方面20日向外界首次披露了這一年半以來,中興關於“伊朗出口”問題的懲罰措施。和美國官方釋放出的信息不同,中興表示一直在和美方做溝通,並且主動匯報和員工情況說明。
比如在2016年11月,中興就向美國政府相關部門提交了一份信函,內容關於對一些涉及受制裁國交易的高管和員工采取紀律處分措施(紀律處分包括職務調整、獎金扣減、發送懲戒信等內容)。其中部分措施已實施,另一部分按計劃實施。以及中興通訊建設出口管制合規體系的進展情況匯報及未來的計劃。
而後分別在2017年5月9日以及2017年7月20日,對部分員工的紀律處分措施完成情況進行描述。但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方面並沒有要求給予35人員工紀律處分的要求。
但就在今年2月底3月初,事情出現了“變化”,中興的首席出口管制合規官和公司外聘的第二家律師事務所陸續收集到信息,顯示公司對某些員工的獎金扣減計劃並未及時執行。
中興總部
為了防止事態向壞的方向發展,中興表示,主動在3月初向美國政府部門和監察官報告相關情況,並對相關在職員工發出懲戒信,對扣減2016年獎金作出安排。
中興稱,BIS無視中興過去兩年在遵循出口管制合規方面的艱苦努力、巨大投入和長足進步,無視上述兩封函件的問題是公司自查發現的,及時主動通報;無視公司第一時間處理有疏忽的責任人,快速糾正問題,並聘請權威美國律師事務所調查。在相關調查尚未結束之前,BIS執意對公司施以最嚴厲的制裁,對公司極不公平,中興不能接受。
而在一封內部信中,殷一民表示,僅2017年中興就投入超過5000萬美元用於出口管制合規工作,並計劃在2018年投入更多資源。公司支持美方指派的獨立監察官進行包括訪談、文檔提交、系統測試在內的各項監管工作,累計輸出文件超過13.2萬頁。
而作為中國廠商,這也許只是“敲開”美國大門的門票。
有分析認為,事實上國際化的市場沒有想象的那樣簡單,眼前的現象都是複雜時空環境中累積的因果關系的集中呈現,並且,全球化分工後沒有全產業鏈的公司。美國的做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在損害美國公司的利益。
一個沒有得到官方確認的信息是,在兩年前中興“出事”時,美國的幾大芯片廠商積極的向美國政府遊說,希望可以給予中方公司進一步的談判空間。
英特爾方面也表示,全球化的時代,已經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脫離全球供應鏈體系。
“而退一萬步來說,中興還有自己的底牌。”一名不願意具名的通信人士對記者表示,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的2017年通過PCT(專利合作條約)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統計排名,中興通訊以2965件國際專利專利申請量排名全球第二,中興通訊累計擁有6.9萬余件全球專利資產、已授權專利資產超過3萬件。其中,5G戰略布局專利全球超過1700件。
“如果哪一天中興不做產品了,不賣設備了,不買手機了,那麽那時候中興將會是全球最大的專利授權商,可以向其他公司發起專利攻擊。當然,現在還沒有到討論這個的時候。”上述人士對記者表示,盡管中國的芯片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值得註意的是,現在美國擔心的不是中國芯片弱,而是越來越強,中興華為背後是十幾年來不計產出的技術資金投入,這一點應該被重視。